“美容”水果光鲜 背后暗藏玄机
业内人士揭秘各种“粉饰”招数
水果品种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反季节品种。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邓先生在中心市区某超市购买了3个油桃,外表正常,回家切开一看,其中2个的果肉已经发黑。其实,市民买到外表光鲜里子腐败的水果已不是新鲜事,关于水果喷洒、注射药剂或在表皮打蜡等信息也屡见不鲜。不少人心存疑问:这样的水果安全吗?部门如何监管?市民如何鉴别?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并向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核实。
□本报记者 陈灵 谢宜萱 文/图
故事篇
“食用后,我和老公都眩晕了!”黄女士是泉州市区人,去年,她在泉州某水果连锁店里花128元购买了一个外壳开裂的榴莲,带回家与丈夫孩子分享。谁知,她和丈夫吃了几口后,竟有眩晕感。“我吃了一些,立刻一阵眩晕,本来没有想到与榴莲有关,可丈夫吃了后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觉得是榴莲有问题。”
她和丈夫怀疑,可能是榴莲开裂会吸引蚊虫,工作人员为了避免蚊虫影响销售,喷洒杀虫剂时喷到果肉上。“也不清楚喷洒物的成分和剂量,还好症状不严重,现在看到榴莲还有阴影。”黄女士说。
芒果到达手中大多腐烂
不久前,市民王女士在微信的“拼多多商城”上与朋友拼团购买了两箱芒果。微商称,芒果每箱19.9元,6个约3斤。到货后,她大跌眼镜,芒果很多已经腐烂。“通过微商购买水果,经常收到快要腐烂的水果,我怀疑水果商售卖前会喷洒催熟剂,但储藏和运送时间较长,当水果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已经腐烂。”她说。
红瓤西瓜疑似注射膨大剂
市民林先生酷爱吃西瓜,夏季几乎每周都要吃一些。冬天虽然不是西瓜的生长季节,但也挡不住他对西瓜的热爱。前不久,他在水果市场购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切开后,他发现瓜瓤虽然很红,但是瓜籽却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味道很淡,不怎么甜,咬起来不沙不爽脆。
林先生有了疑问:“之前听人说过,为了让西瓜在反季节上市,部分农民或者商贩会给西瓜注射膨大剂来促进西瓜生长,这种西瓜口感不好,容易变质。我担心吃了以后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催熟剂可随意买到
走访篇
肉眼难辨水果安全
近日,记者走访中心市区多家超市和水果连锁店,看到水果售卖分类明确、陈列整齐,除了国产水果外,还有进口水果专柜。这些水果大多色泽鲜艳、干净整洁,但是,它们流入市场前是否也这么漂亮?有没有被动过手脚?这很难用肉眼辨别。
随后,记者随机购买了几个颜色鲜艳、外形美观的苹果。在清洗前,记者用指甲轻刮苹果表皮,竟刮下来一层薄薄的白蜡。清洗后,记者欲用水果刀削皮,没想到用刀刮出的白蜡比之前多。
催熟剂可随意买到
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晋江池店凤池路的水果批发市场,有的店铺外摆着大量西瓜等反季节水果。在一家店铺外,芒果被粗糙的纸层层包裹,装在箱子里售卖。
走进市场外围的一家水果包装商店,记者称想要买催熟剂。“你要催熟什么水果?”记者回答“香蕉之类的”,她找出一瓶乙烯利,售价30元。这瓶乙烯利上标注有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生产日期、主要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在“注意事项”中,它对几种农产品都注有安全间隔期,如在番茄、香蕉、柿子收获使用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
“芒果、木瓜也可以喷。”她说,这一瓶可以用很久,催熟香蕉的话,大的洗衣桶里装水,倒入两瓶盖的乙烯利,香蕉浸一下就行。量不要用太多,否则香蕉会很快腐烂。也可以倒入喷桶里,喷到包着芒果和木瓜的纸上。至于使用后多久可以卖,她说“瓶子上写了,自己看。”
记者又询问是否有催熟西瓜的药剂,她说道:“我这边没卖,而且那种药剂你也不会用,要种植户才懂得打。”
苹果表皮有不少蜡
内幕篇
水果行业是否存在使用化学药剂催熟、保鲜、上色等行为?经过多番联系,记者找到了从事水果销售多年的杜先生,他向记者透露了部分“招数”。
芒果用石灰捂黄
香蕉和瓜类用催熟剂
“一般水果是没办法等到自然成熟后再采摘,因为从采摘到销售,过程较为漫长,不仅需要运输,到卖场还需时间储藏。因此,到了售卖阶段,有些水果还没成熟,部分商贩会进行催熟。”
他举例,芒果一般都是放石灰捂黄。香蕉也会使用催熟药剂,有些还会使用氨水催熟。市场上的大部分瓜类,都是没成熟就在售卖,所以使用催熟剂是业内常态。“比如西瓜,会用膨大剂之类的药剂进行催熟。”针对网上流传用针管注射催熟剂,他表示不是很清楚,但不否认存在此类行为。
他坦言,使用催熟剂是常态,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也有相关标准,但有些商贩并不一定按规范操作。
不法商贩打工业蜡
用色素为草莓着色
另外,为了防止水果水分流失,让它们卖相比较好,工人采摘后会给水果打蜡,比如苹果。“从正规渠道进入的水果,大多打正规食用蜡,但非正规小商贩为了节省成本,有可能使用工业蜡。”他透露,食用蜡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工业蜡对人体有危害 。
同时,草莓等颜色鲜艳的水果,不法商贩还可能使用色素着色,让品相更好。
至于如何购买这些药剂,他表示,商贩不会将这些东西售卖给陌生人:“这涉及他们的利益,如果不是很熟的客户,他们不售卖。”
分析篇
部门:食用蜡及催熟剂需科学使用
泉州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农药方面,市农业局去年7月曾下发文件,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清单整理下发。其中,禁止使用的农药有38种,如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杀虫脒、除草醚等;限制使用的农药19种,如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禁止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溴甲烷禁止在草莓、黄瓜上使用等。
他也针对社会上流传的不规范使用着色剂、催熟剂等做出回应。他说,如芒果使用生石灰捂黄、桃子用工业柠檬酸浸泡、大枣用化学染料染色、荔枝用硫酸浸泡护色、苹果用催红素增色、香蕉用氨水催熟等,都是非法的。
他表示,工业原料中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如铅、汞、砷等,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重金属是人体无法代谢出去的,只能长期不断累积,对肝、肾也会有损害。而膨大剂、乙烯利等催熟剂属于生长激素,只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操作,科学按量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可以使用,如西瓜未成熟时个头较小,可以使用生长素促进其生长。
至于给苹果、橙子等水果打蜡,他称,果皮上的蜡分几种情况,有些是水果表面自带的果蜡,有些是人工加上去的食用蜡。食用蜡如果合理按量使用,对身体并无害处。还有一种情况是使用工业蜡,其中所含的汞、铅可能通过果皮渗透进果肉,危害健康。
监督:抽检为主要监督手段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商贩在生产基地非法使用药剂为水果“美容”,消费者一般很难判断出来。为此,市农业局采取多种方式监管。今年截至3月25日,农业局共抽检2055件主要水果样本。
在水果流通环节,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以水果批发市场、水果专卖店、水果仓储式超市为重点监管对象,严把水果入市关口,严格督促指导水果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索取相关产地证明,严查未履行法定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行为。
目前市区建立完成了32个市场快速检测监测点,为主检测农药残留及二氧化硫等十几个项目。他表示,消费者如果发现农产品疑似使用非法药剂或其他质量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热线12331。
声音:莫让商贩有漏洞可钻
“每天在市场上流通的水果这么多,被抽检到的概率毕竟不高,是否需要更有力的监管手段?”王女士认为,部门对水果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这道防线如果薄弱,让不法商贩有漏洞可钻,消费者只能上网搜索信息自行辨别水果使用何种药剂,并不靠谱。
水果销售商杜先生也表示,规范的市场不仅消费者吃得放心,对合法合规生产和销售水果的商家也更公平。他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不法商贩严加惩处。
如何辨别和清洗水果
辨别: 使用催熟剂:西瓜、芒果、草莓、猕猴桃、柑橘、葡萄等
第一招:看切开后果肉的颜色是否均匀。正常水果果肉都是呈自然鲜艳的颜色,或因成熟度不够呈白色,但是颜色都是均匀的,不会红白界限非常分明。
第二招,品口感。正常水果口感较好,果香浓郁、果味清甜,但注射了激素的水果,有些看起来颜色不错,闻起来不香、味道也很淡。
第三招,看能否隔夜。被注射激素的水果不能长久存放,一般隔夜后,排除被挤压等原因外,如果变质就很可能是注射了调节剂,正常水果一般能过夜存放。
水果打蜡:苹果、柑橘、橙子等
第一招:看光泽度,食品蜡对光的反射不会很强,如果看到水果打蜡层亮度过高、甚至“闪闪发光”,很可能用的是工业蜡。
第二招:看打蜡薄厚,食品蜡成本高,一般只在水果表面打上薄薄的一层,工业用蜡成本相对较低,加上对技术、设备等要求不高,工艺水平不高,打蜡层相对较厚。
第三招:看蜡质纯度,食品蜡的纯度较高,无色无味,工业用蜡一般都会含有杂质,若是用纸一擦就掉色,明显不是食品蜡。
清洗:水果先用臭氧水浸泡
市民们在选购水果时,最好到大型超市去购买。对于过季储存和销售的水果要特别小心,颜色不均匀、不正常、特殊鲜艳、泛白;外部过硬;闻起来有异味的水果最好不要轻易购买。
建议在食用水果之前用臭氧水浸泡处理后再食用,可以很好地分解破坏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和其他有害成分。
打蜡水果削皮再吃
打蜡水果最好削皮吃,因为一般的蜡不是水溶性的,按照平时的清洗方式洗不掉表皮的蜡,水果表面还可能有农药残留。
由于不确定小贩使用的是食品级染色剂还是工业染色剂,以及使用量的多寡,因此很难确定对人体的危害性有多大。市民在购买、食用水果前,一定要留意是否被染色,切勿食用染过色的水果,食用能削皮水果时,最好削了皮再吃。
用牙膏去除保鲜剂
可将牙膏涂在苹果表面当清洁剂,也可用热水冲洗苹果,将苹果表皮的蜡和保鲜剂等清洗掉。
相关链接
实验让“化妆水果”现形
重庆商报记者曾联合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所,针对网传的青枣变红枣、用化学品催熟香蕉、在橙子表皮涂蜡等方法进行实验,并教读者如何辨别。
实验一:青枣变红枣
实验人员将某种能够使青枣变甜的甜味剂置于烧杯中搅匀,把青枣放入,约30分钟后,青枣表皮慢慢起红点。有甜味剂的青枣变色明显,味道也微甜一些。研究人员表示,正常的青枣表皮是没有甜味的,如果消费者购买的青枣表皮比果肉甜,则说明可能是“化妆青枣”。另外,“化妆青枣”的表面有种黏黏的感觉,而正常枣表面较为光滑。
实验二:香蕉十分钟“熟透”
在通风橱中,实验人员向两个七分熟的香蕉外皮喷洒适量化合物溶液后,置于食品袋中密封保存。十分钟后,发现香蕉外皮呈黄黑色,看似熟透的样子。实验人员随后剥开香蕉皮发现,果肉十分生涩,并没有完全成熟。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三点: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会有香蕉熟透的标志——“梅花点”;催熟的香蕉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催熟的香蕉芯则是硬的。
实验三:橙子打蜡后变光鲜
实验人员将放有固态石蜡的加热锅置于电炉上,将石蜡加热熔化后,随即用刷子蘸取液态石蜡,均匀涂在橙子表皮。液态石蜡很快凝固,可以清晰地看到之前凹凸不平的橙子表皮有了一层薄膜,色泽变得光鲜。研究人员表示,正规用于水果的果蜡或水果表面的天然果蜡对人体无毒害作用。而劣质的果蜡进入人体后会凝固附着在脏器的内壁上,从而对消化系统等造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