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金溪堂重建,“古厝”有了现代影子
【将来】拯救古厝:补录和抢修
自2008年开始,岵山镇政府便邀请艺术、历史、文化、建筑各界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调研和综合价值评估,明确保护内容及保护范围;对镇域内的4个中国传统村落,按照国家住建部有关要求完成“一村一档”的档案制作;邀请厦门大学建筑系进行全面普查,进行综合分析后,对重要历史建筑进行测绘。
针对古厝被盗,在重要交通路段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巡查;对建筑精美构件、对联等进行拓片收集,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汇编……岵山镇党工委副书记陈志宏表示,镇里希望通过引导利用传统建筑经营农家乐、民宿、特产店等,增加村民收入,留住原住民。
如何把这些凝聚着乡愁记忆的历史建筑更好地保留下去,陈志宏表示,根据规划,在尊重其原有的选址格局、建筑形式及历史痕迹的基础上,可分类实施4种修缮改造形式。
一是保护管理。对具有珍贵价值的、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及时与住户沟通,采取适当补助的方式,动员住户自觉对古厝进行管护保洁,对无人居住的,由村里统一加强对内外部构件及周边环境的保护管理,尽量维持其原貌。
二是功能提升。对建筑质量和建筑结构尚好,又有人居住的历史建筑,保留其传统风貌不变,结合现代构局,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内部结构予以适当改建,增加厨、厕等必要的生活设施,提高居住条件,尽力解决户主生活所需,保持建筑活态生活模式。
三是改造整治。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又难以马上拆除的建筑,特别是历史建筑群周边及传统古街区内部的现代建筑,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外部改造整治,以达到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四是修缮复原。对具有特定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环境要素及历史古迹,如400年石砌古寨福茂寨,按照专家提供的修缮方案,修补寨门、寨墙、祠堂、风水池、环寨水渠等原有布局样式,整治寨内脏乱环境,理清聚落分布脉络,再现传统闽南寨落历史风貌及生活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