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市档案馆开放改革开放初期档案 市民可免费查阅

2016-05-17 07:49:41 徐锡思 夏鹏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市档案馆公开改革开放初期部分档案,市民可免费查阅

【档案1】

55头良种公猪 配种母猪2146头

猪肉,历来是市民菜篮子的主角。不过,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大有人在:养大的猪,都被收购去统一销售了,没有肉票的养猪农民,根本就吃不到。

“许多地方的养猪政策落实不够,给生产、收购带来一定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正确执行奖售政策和价格政策,运用经济规律,根据市场变化,采取经济措施,促进生产收购。”一份1979年的晋江地区行政公署商业局报告,这样描述当年“粮食还没有过关”的情况,以及解决的各种措施。其中,“市场”“经济规律”等字眼频繁出现。

这样的大背景下,让母猪生下更多的小猪,无疑是公猪最重要的工作。报告提到,整个晋江地区有35个食品站,饲养良种公猪55头,为社会母猪配种2146头(次)。平均下来,公办食品站的每一头公猪,要跟社会散养的39头母猪进行交配,差不多每10天就要“出公差”一次,够忙的吧?

这份报告还表扬了一个典型。惠安县配备18名生产人员,协同294个大队选配生产员,在2924个生产队落实养猪政策,全县母猪增加到2.2万头——相当于每1个养猪人员服务70头母猪的生产,效果也是明显的:第一次实现猪苗自给。

当时的猪肉价格怎么样?当时的晋江地区计委、商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的通知》记载,1979年生猪均价由50元上升为62.07元,其中出肉率80%以上的,在市区可以卖到每担(即100斤)72.5元,折算下来每斤0.72元;猪越小出肉率就越低,价格也低,出肉率不足67%的在市区每担只能卖56.7元,主要是鼓励农民把猪养得更大一些。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