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海上泼水水中捉鸭 泉州各地民俗活动闹端午祝安康

2016-06-10 08:34:3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上泼水 傣族姑娘成焦点 水中捉鸭 男女勇士竞风流

泉州市各地昨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闹端午祝安康

晋江安海,勇敢的小女孩第一个抓到鸭子。(陈明华 摄)

记者 王金植

核心提示

赛龙舟、水上捉鸭、海上泼水……昨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市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市民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之中。笋江桥边,中断80年的“扒龙船”重现江湖;泼水节上,来自云南的傣族姑娘成了一道靓丽风景;水上捉鸭,男女勇士竞显风流。本报记者昨日兵分多路,记录着这一节日的点点滴滴。

水上捉鸭 巾帼不让须眉

差一点就抓到了(陈明华 摄)

本报讯(记者陈明华 黄祖祥)嗦啰嗹、水上捉鸭、高甲戏、南音、闽南童谣……昨日上午,泉州晋江安海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热闹非凡。安海镇万人空巷,数万人汇聚到安平桥参加晋江市(安海)第五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

各显神通 水上捉鸭

小心翼翼的、莽撞突进的、趴在竹竿上匍匐前进的、吊在竹竿下方双手交替前行的……总之,不管参赛选手用什么办法,只要能穿过长竹竿,抵达终点抓到鸭子,都能迎来数以万计的观众的欢呼和掌声。

昨日上午10点30分,晋江市(安海)第五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最令人期待的水上捉鸭活动终于开始了。目标,长五六米的竹竿另一端,关在铁笼子里的鸭子。那是勇士们的战利品。

碗口粗的竹竿,长且弹性足,人踩在上面会不停地晃动,要横穿悬空的长竹竿,难度可想而知。

最先出场的是几名小孩,胆儿大的蹭蹭蹭往前冲,胆儿小的刚踩上竹竿就迈不开步子,他们的共同归宿就是“扑通”一声落入水中。第一个抓到鸭子的是一名小女孩,这名女孩小心翼翼地走到一半后,不敢走了,就趴在竹竿上慢慢地挪到末梢,虽然险象环生,但她还是成功地打开铁笼抓到鸭子。虽然有些取巧,但这名小女孩的机智和勇敢,还是赢得全场数万名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水上捉鸭,在安海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水上看捉鸭、岸上看嗦啰嗹……安海端午节的活动,远不止水上捉鸭这一项。

嗦啰嗹表演(陈明华 摄)

文创市集 开市迎客

在“水上捉鸭”活动开始前,“闽南风·海丝情”——晋江民俗文艺展演在安平桥畔闪亮上演 ,这里特意选择伸入水中的演艺岛为舞台,精心装饰成海船的造型,寓意安平商人梯航万国,扬帆破浪。

本场民俗文艺展演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为宗旨,有高甲戏曲歌舞《金龙焕彩》、南音演唱《根在五店市》、布袋戏《龙山情缘(片断)》、闽台歌舞《天乌乌》、民俗舞蹈《数宫灯》等,整场演出创意十足。

在文艺展演的同时,由安海职校学生组成的24境旗队及妈祖宫采莲队等,用游艺阵头的形式,从长桥上徐徐行进。

作为南音的发源地,晋江有着百余年蜚声海内外的安海雅颂南音社,与艺术造诣深厚的东石镇南音社、陈埭镇民族南音社、金井镇无荒阁南音社、深沪镇御宾南音社,这五个社团一起在安平桥畔的观景长廊进行南音大会唱。

作为第五届晋江端午民俗文化节的特色系列活动之一,“两岸两安平”文创市集昨日上午开市迎客,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令人脑洞大开、不虚此行。

闹端午 石狮蚶江

海上泼水 傣族姑娘展风采

云南傣族姑娘参与海上泼水节(陈小阳 摄)

本报讯(记者温文清)“我们的节日·端午”——第十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昨天在石狮举行。今年的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为主线,通过闽台文化交流,充分展示闽台多元民俗文化魅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推广海丝文化史迹,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遗产助力。

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泼水活动,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自2007年起已连续举办九届。今年的对渡文化节活动不搭建观礼台,取消开幕式文艺表演,但仍延续海上、陆地活动交相辉映的传统———海上民俗活动有海上泼水、王爷船巡海、海上捉鸭、龙舟邀请赛等;陆上活动有攻炮城、两岸灯谜联猜、摄影采风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20名来自云南省景洪市的傣族姑娘加入到海上泼水活动中。在活动现场,婀娜多姿、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的眼球,成为“长枪短炮”聚焦的亮点。

今年闽台对渡文化节的海上活动包括龙舟邀请赛、海上泼水、“海上捉鸭”、“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四项民俗活动。

其中,龙舟邀请赛当天中午在蚶江后垵澳举行,6支龙舟队伍参与角逐。

“王爷船”巡海仪式当天中午在蚶江后垵澳同步举行。信众们恭抬“王爷船”放置海边,根据风向调整风帆,再由一艘舢板船护送出海。

今年的捉鸭活动也在蚶江后垵澳举行。当天,许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大胆挑战和参与活动,亲身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今年的海上泼水活动,除了指挥船与摄影船以外,有近30艘船只参与泼水,场面热烈纷呈,不论泼别人还是被人泼,都被认为是吉祥的祝福。

富有闽南特色的攻炮城和猜灯谜活动,也是今年闽台对渡文化节延续保留的两项重要陆上活动。

根据安排,当天中午,攻炮城活动在“五王爷庙”西侧平地举行,胜出者获得了丰厚的奖品。两岸灯谜展当天也在蚶江后垵澳(沿海大通道)路段举办。

另一项陆上全民活动——摄影采风比赛今年也继续举办,来自全国的摄影爱好者们,在各个活动现场进行摄影采风,并向组委会投稿。

据悉,今年,海峡两岸共有近万人参加了活动。多年来,历届的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融进了海洋文化的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石狮乃至泉州打造“海丝”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闹端午 市区笋江

中断80年 “扒龙船”再现江湖

“扒龙船”再现笋江(廖培煌 摄)

本报讯(记者王金植 廖培煌)昨日中午,中断80多年的“笋江扒龙船”再现笋江,引来许多群众前来观看。

鲤城区笋江桥头观音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许多群众聚集在笋江两岸等待观看“扒龙船”民俗活动。14时30分,“扒龙船”正式开始。在笋江桥头观音寺旁边的一个渡口上,两艘龙舟左右并排着,由观音寺法师和100多岁的黄大头大爷共同进行敬船仪式,之后龙舟下水。

“中断80来年了,今年端午节再次下水赛龙舟。”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友强告诉记者,以前江边几乎村村都有一支龙舟队,每到端午佳节都会到笋江赛龙舟,有数百年历史了。有数十支龙舟队,当中只有一支母龙舟,其他的为公龙舟,母龙舟行在最前面,后面一群公龙舟竞相追逐,非常热闹。

据介绍,“扒龙船”,古称“竞渡”,又名赛龙舟,由多人坐在形状如蛟龙的长舟上集体划桨,多船相互竞赛。竞渡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仪式。在赛龙船前,浮桥龙船队必须举行请龙、祭神等一些民俗仪式。为复古传统,此次还请来“笋江扒龙船”鼻祖——100多岁的黄大头大爷坐镇“指挥”。

浮桥龙船队第二代传人黄大头回忆,“扒龙船”结束后要将船收藏好,待来年比赛时再抬出来。来年“扒龙船”前把船抬出叫“请龙”,请龙仪式十分隆重,由长者带领众龙舟队员,上香、祭拜、三鞠躬。礼毕,给龙船进行修整、上漆,龙头重新上色等。“请龙”时村里要设宴请客,请戏班来搭台唱戏。这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民俗,并演绎成独特的龙船文化。

据介绍,今年年初,“扒龙船”习俗(笋江)入选了泉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此鲤城区成立了龙舟文化促进会,并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接下来,将建立传承人梯队、举办划龙舟技艺培训班等,组织龙舟文化交流,并开展龙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熟悉龙舟习俗并能参与传承保护。

闹端午 泉港沙格

龙舟竞渡 见证青春激扬

龙舟竞渡,奋勇争先。(黄墩良 摄)

本报讯 (记者黄墩良)昨日的端午节,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一天——海上龙舟竞渡。岸边,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见证了参赛者们的青春激扬。

“很耗体力!”第一轮赢了比赛,小王很是高兴。他说,今年村里有6支参赛队伍,分成三组比赛,成绩较好的几只队伍,10日还要捉对再赛,以决出冠军。

据村民介绍,泉港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沙格村也由此成了世界上最早开展端午“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沙格村位于湄州湾南岸,对面就是湄洲岛妈祖祖庙。龙舟赛原本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在沙格却被融合演化成为妈祖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沙格龙舟赛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地方。

昨日,在笋江边举行了水上捉鸭比赛,吸引了不少人参与。 (肖云 摄)

今明两天 精彩继续

本报讯(记者王金植)昨日是端午节,我市各地举行了海上泼水节、水上捉鸭、嗦啰嗹、笋江扒龙船等民俗活动。今明两天,各地还将继续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和表演活动。有空的朋友,不妨去感受一下。

10日,在德化县龙浔镇塔雁社区举行南音、歌舞展演,内容包括演唱南音传统曲目,演唱德化山歌等。

10日,在晋江安海镇安平桥景区游客中心举行安海民间藏品展。

11日,在石狮市文化馆音乐厅举行“闽南四句”说唱演诵会,内容包括表演者将传统的“闽南四句”改编为说唱、表演唱、对唱、小戏等形式。

11日,在泉港文化中心举行泉台北管音乐演出,160多名台湾同胞到场与泉港北管艺术家和爱好者同台演出。

11日,在南安市人民会堂举行高甲戏《郑成功》公演。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