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技术工人培育状况调查:技工人才 一“匠”难求

2016-07-07 09:18:5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分析

技工学校招生困难

记者从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了解到,目前泉州有6所技工学校,但因缺乏生源,实际上只有3所在正常运转,“现在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家长、社会都会将其引流到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越来越难。”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处境较差,无论是职业晋升空间还是薪资待遇体系都不完善。”

“在德国,60%以上中学生走的是技术工人道路,而公务员、教师、办公室职员,是中国式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路线。很少有家长主动让孩子去学技术。”

而另一端是高学历毕业生“难用”的现象。“现在很多高端设备,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学工科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有时候实践性不够,而且眼高手低,流动性非常大。”市劳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泉州很多民营企业更偏爱招收中专毕业生。

缺乏重工业产业土壤

产业氛围是孕育产业工人的土壤,区域的经济特色决定其技术工人的供给情况。泉州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综管部部长姚小伟认为,泉州仍是以纺织、鞋服等轻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以致很多学校的技术教育以轻纺专业见长。“装备制造企业更需要机械、电子、焊接专业学生,我们常要跑到湖北、江西、云南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招聘学生。”

泉州装备机械产业刚迈入千亿产业集群,随着“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工程的实施,企业技术设备快速向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制造业技术的快速提升,必将催生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秘书长张跃良认为,很多工人技术素质较低,要么通过再培训提升水平,要么将被淘汰。校企应该探讨合作,支持大中专院校完善学科设置,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注重培养“会开机器人”的高级技术工人。

就业诉求发生变化

群峰机械标准化生产车间内,两个小伙子正在一个空调房里操作机器编程。张建海告诉记者,如今像这样愿意在车间干技术的年轻人很少,有时候一整批毕业生到工厂,能留下的不多。“现在的年轻人怕苦怕累,而且崇尚自由,不愿受管束,对工作环境要求也高。”

分析认为,技工的紧缺,折射的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人们不愿当“工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社会认可度不够。“生日聚餐、文娱晚会、带薪年假、宿舍有空调、免费wifi……”在泉州市劳动就业中心发布的招聘信息中,记者看到,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招揽技术工人,但也是少有应聘者问津。工作人员说,“与以前农民工‘赤脚进城’务工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有点学历,家庭条件不会差,想法多,对职业要求更看重发展空间,还有医疗、教育等保障是否完善。”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