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塔防渗漏工程 年底或完工●追踪
东西双塔“身高”有玄机 塔高以第一层外围周长为比例 清康熙年间曾重塑21尊浮雕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西塔旁边没有高层建筑,一片宁静。(陈世哲 摄)
■早报记者 张素萍
近八百年来,东西塔经受多次飓风、地震的摧撼,仍巍巍矗立至今,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留下不少未解之谜。您知道吗,东西塔上的浮雕并非均为宋代遗留下来的,其中有21尊浮雕曾在清康熙年间重塑过;您知道吗,看似寻常的双塔身高,背后竟藏着“以塔身的周长作为塔身高度的比例标准”的玄机;民间还有传说,风水欠缺之地建塔可抵一座山,当年建东西塔是为刺破永春这一“渔网”,为“网”下的古城“鲤鱼”撑起一片生天。
【民间传说】
建东西塔
是为刺破永春这一“渔网”?
东西塔的兴建缘由和过程,有很多故事和传说。传说中泉州的知名古塔,大多都带有俗世生活的烙印。
塔因其高耸挺拔的形象,使堪舆家认为在风水欠缺之地兴建,作用可抵一座山。“泉州地区早有建塔补风水的做法,建东西塔是为刺破‘渔网’放出‘鲤鱼’……”这是《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曾刊载过的文章《泉州古塔的人文价值》中记载的。
传说泉州古城形似鲤鱼,东门如鱼嘴,而东湖如珠,形成“鲤鱼吐珠跃龙门”的地理佳构,美中不足的是,距此百里之遥的永春桃城却像张大渔网,兜头朝鲤鱼盖下。为了放出这条高跃的“鲤鱼”,府州郡县想出修建两座冲天的高塔、以“刺破”这张恼人渔网。就这样,东西塔分别耸立在开元寺两侧,为“网”下的“鲤鱼”撑起了一片生天。
【塔高之谜】
双塔“身高”有玄机
塔高以周长为比例标准
在网页搜索东西塔的高度时,会跳出不同的数据。根据《刺桐双塔》、《泉州东西塔》的记载,东塔总高48.27米,西塔总高45.066米。
为何取这样的高度?
据考证,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造的苏州罗汉院双塔,塔高等于第一层外围周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总高度,恰好等于中间第三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东塔第一层外围周长46.40米,与塔高很接近;西塔第一层外围周长44.48米,也几乎等于塔身的高度。
“可见,这种以塔身的周长作为塔身高度的比例标准,已成为古代建塔设计的一种依据。从理论上说,圆形物体只有它的周长等于高度时,才是最美观和谐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家们似乎已采纳了这一点。”泉州学者王寒枫撰文认为,东西塔的建筑者采取这种优选的方法,使东西塔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而且,东西塔采取逐层收分的做法,能大大地加强塔身重心的稳定性。”
【雕工匠艺】
清康熙年间
曾重塑21尊浮雕
如今,我们看到的双塔浮雕人物,其实并非都是宋代所塑。据西塔上的石刻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曾经重塑两塔人物21尊。
王寒枫推测,当时重刻这21尊人物的原因,一是因为年代久远,有的浮雕长年受到风雨侵蚀,难免风化驳落、漫漶不清;二是因为地震飓风,造成塔刹金顶坠地,檐板栏杆断裂,或许浮雕也被损坏。
经过对比参照,可以辨认出这些重塑的人物是:东塔第二层布袋和尚和第三层庆友;西塔第一层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神荼、郁垒;西塔第二层韦驮、散脂大将、哈将;西塔第三层白净水金刚、黄随求金刚、护僧伽者、护比丘者、神弓大将;西塔第四层梁武帝、唐三藏、护戒、护法和二尊护咒金刚。
【浮雕人物】
160尊浮雕
仅一尊取“坐身姿势”
东西塔上共有160尊浮雕,这些浮雕实际上都按各自的身份、特征和规定的情景,表现了不同的神情姿态。其中,除了马郎妇取坐身姿势,其余都取立身姿势。马郎妇浮雕,在西塔第五层西北方向,造型是一位发绾云髻、身穿裙裾的女子相。她坐在一块假山石上低头读佛经,背后有一株树。枝叶遮在她头上,神态恬静淑雅。
马郎妇是佛教故事人物。《释氏稽古录》载,唐朝元和年间,陕右有一位美丽女子,当地青年都想娶她为妻。女子约法说,谁能一夜之间背诵《普门品》就嫁给他。一夜后,有20人能背诵。女子说,谁能背诵《金刚经》才嫁给他。第二天有十数人能背。女子又提出谁能在三天内背诵《法华经》就成亲,结果一位姓马的青年在三天内背诵出来,便与此女成亲。谁知新人一进马家便猝亡,只得举礼埋葬。几日后,一老僧来到马家,用锡杖拨开葬地,尸体已朽,就挑起女子的黄金锁子骨,说此女是观音大圣诞化身,专来度化大众的,说罢飞空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