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与唐三藏西塔“对拜” 西塔有只猴东塔有头猪
经考证,此猪名“勃贺”,并非“猪八戒”
东塔须弥座上有一“薄荷示迹”的浮雕
早报讯(记者 张素萍 文/图)“不仅西塔上有唐三藏,东塔上也有!”7月23日早报A03版刊发《梁武帝与唐三藏 西塔上“对拜”》一文,引起泉州网友广泛关注。昨日,读者赵先生致电早报记者报料,东塔第二层也有唐三藏浮雕,而且东塔须弥座上还有一尊疑似猪八戒浮雕。
关于东西双塔上的浮雕,民间有个说法:“西塔有只猴,东塔有头猪”。为何东西塔上都有唐三藏的浮雕?东塔上真的有猪八戒浮雕?
东塔须弥座上有一“薄荷示迹”的浮雕,上面有只名为“勃贺”的猪,故事传说,此猪能管领群猪又爱吃薄荷。
东塔也有“唐三藏” 身旁有一“猴头小人”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开元寺,通过摄影镜头,看到东塔第二层上确实有一尊唐三藏浮雕造像。有意思的是,唐三藏的左前方下角,有一个头戴软脚幞(fu,第二声)头,身穿宽袖纱袍的猴头小人。这个猴头小人,正是南宋时期瓦舍市井流传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中的“白衣秀士”猴行者!
为何有此结论?这得先从话本说起。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所叙述的情节,是目前所知关于悟空最早的一段文字记载。书中的猴行者,显然是后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前身,但神通远不及孙悟空。
泉州学者王寒枫在《泉州东西塔》中介绍,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曾称: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帮助罗摩太子,搭救悉达公主,从南印度一跃而至今天的斯里兰卡,打败魔王罗波那。“哈奴曼不但神通广大,而且学识渊博,被印度人民奉为第九位文学大家,因而它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一开始就是一位文士的形象。”
王寒枫说,这幅浮雕就是表现玄奘西行求法,在路上遇到白衣秀士,为它取名“猴行者”的情节。猴行者一路上保护玄奘战胜种种困难到达印度,完成了取经求法任务。“这个猴行者就是后来明朝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前身”。
东塔第二层也有唐三藏浮雕造像
东塔有只“猪” 吞下书信化而不见
民间说法,东塔上不仅有唐三藏,还有猪八戒、白龙马等浮雕造像,甚至流传着“西塔有只猴,东塔有头猪”一说。
然而,记者发现,东塔上的这头猪并非民间所谓的“猪八戒”,而是一只名为“勃贺”的猪。
这只“猪”被刻于东塔须弥座上一幅名为“薄荷示迹”的佛传图雕中。根据记载,“薄荷示迹”讲述的是僧人辨聪和一头名为“勃贺”的猪的故事。
僧人辨聪云游五台山后,将要回京都,有一位老僧托他带一封书信,上写“东京城付勃贺”。辨聪到东京,遍访各处没有勃贺其人。一天,见一屠夫赶逐一头大猪,口中呼喝“勃贺”。辨聪问为何这头猪的名字叫勃贺?屠夫说,这头猪能管领群猪不乱跑,保护庄稼,又爱吃薄荷,所以叫它“勃贺”。辨聪听罢,便把书信递给勃贺。这头猪就把书信吞下,像人一样用后足站立,化去不见。
至于白龙马一说,记者发现,东塔须弥座上确有一“白马”浮雕,但并非《西游记》中的“白龙马”,而是永平十年摄摩腾和竺法兰用来驮载佛经和佛像的白马。
《泉州东西塔》中印有东塔唐三藏浮雕造像图
猴行者助力取经 可往生西天极乐世界
为何东西双塔均有唐三藏和猴行者?
据了解,东西塔每一层嵌有佛教人物浮雕16尊,两塔共有160尊。须弥座上,还有佛传图40方、花卉鸟兽图48方,以及负塔侏儒16尊。其中,东塔象征东方娑婆世界,分五层,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西塔象征西方极乐世界,也分为五层,代表“八方上下的十方世界”。东西双塔一样,每一层每一面的浮雕人物,都以二人为一组。
“东西塔的表象就是着意适应这种东方婆娑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内容。特别是东塔,每一层的八个面壁上,都嵌刻着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这些人物浮雕,体现了东方婆娑世界的佛化精神。”王寒枫称,其中东塔的浮雕,一则表现他们之间道果境界深浅不同,一则表明他们在婆娑世界负有自身修行和普化运戴众生的责任。
唐代高僧玄奘,是中国佛教经藏四大翻译家之一。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万里,带回大小乘教经律论三藏共520策、657部。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玄奘尽20年之精力从事译经工作。他的西天取经事迹广泛流传到民间,进而演变为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南宋时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有《唐三藏》院本,元代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代有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可谓妇孺皆知。
而猴行者帮助唐僧玄奘往西天取经有功,被唐太宗封为八万四千铜头陀尊者,地位相当于罗汉,又由于佛教主张“众生佛性平等”,猴行者也可以往生西天极乐世界了。
相关链接:白衣秀士
也称“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孙悟空化装为白衣秀才,与玄奘一行6人相遇,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来助和尚取经。白衣秀才是孙悟空这个形象形成中的一个环节。从孙悟空原型看,与白衣秀士密切相关。现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南宋时说话人使用的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