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查获的包装机器
警惕 工业盐冒充食用盐 每年执法都会查到
昨日,市盐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的执法中,他们每年都可以查处到工业盐冒充食用盐的案例,主要出现在餐饮店和工厂食堂、酒楼等场所;而食品加工业中,如生产调味品调味包,生产腌制品如腌制水果、蔬菜以及渔业加工等的一些厂家和小作坊,也存在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的现象。
为何屡见工业盐“变身”食有盐?盐务人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工业盐一吨一般三四百元,食品加工用盐则要七八百元,小包装碘盐一吨更是高达两三千元至四五千元不等。显然,其中存在不小的差价。为了牟利,个别厂家和小作坊就铤而走险,用工业冒充食用盐。
该负责人表示,食用盐分成两大块,食品加工用盐和小包装碘盐,以前曾不同程度存在假冒产品。近几年,盐务部门加强整顿打击,现在情况不断好转。
缘由 违法成本低屡回潮 监管难度相对较大
市盐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对食盐仍然实行专营管理,即食盐的生产、批发和运输都必须经过审批发证。
该负责人坦言,小作坊场所隐蔽,不少位于农村或边远地区,有些还是无证经营,白天不加工晚上作业,给监管带来了不小难度。即使有被查处的,但因为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入刑,很多只能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成本低,不少小作坊主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即使被查处了,也会另择场所重新进行加工。
市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家道德缺失是监管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好像前案中的颜某,此前已经被相关部门处理过两次,但为了利益依然铤而走险。此外,工业盐和食用盐用肉眼确实不太好辨别,检测上也有一定难度,同时犯罪分子的手段比较隐蔽,方式不断更新,这也为监管增加了难度。
该工作人员呼吁,广大市民参与进来,全社会共治,一旦发现食药安全违规违法行为,可通过“12331”全国统一投诉举报电话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