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泉州”开新篇 勇于担当立潮头
——解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中谷海运集团4.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中谷辽宁”号首航靠泊在围头港区2#5万吨级码头。 (吴刚强 苏德辉 摄)
编者按
昨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郑新聪同志代表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报告历数了泉州2011—2016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累累硕果,描绘出未来五年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奋力开创“五个泉州”新局面的发展蓝图。
新起点,新挑战。今日的一条条思路、一个个目标,将化为未来泉州经济、文化、民生、改革等领域的恢宏图景。聚焦城市发展脉络,过去五年取得哪些辉煌成就,下个五年有什么振奋人心的发展亮点,泉州晚报今日为您解读报告。
【五年奋斗看辉煌】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活动年,累计对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85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万亿元、年均增长23%;
建成中化炼油、联合石化脱瓶颈、中车海峡轨道客车(一期),引进落地EC产业园、晋华集成电路、中化乙烯,顺利推进兴泉铁路、“七库连通”、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
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
率先启动“泉州制造2025”及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质量品牌提升三个专项行动;
编制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建筑建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率先开展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引进中科院泉州装备所、国家数控分中心等30多家高端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40%;
实施“互联网+”行动,重点建设众创空间59个,率先设立虚拟产业园,获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主动承接超百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习总书记批示肯定;
国家“金改区”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民间融资管理等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运营;
国家“民综改革试点”多点突破,推进“六张清单”“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突破55万户;
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惠及300多万新市民;
海丝战略支点城市、海丝先行区列入国家规划,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