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图为城东片区。(陈起拓 摄)
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5%、11.5%;
中心城市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5%;
泉州湾大桥贯通,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迈入高铁时代、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落实挂村包户责任制,市本级每年统筹1亿元资金,分批抓好30个乡镇、300个村的精准扶贫,五年脱贫12.6万人;
年均新增城镇中小学学位1.9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300个;公立医院改革先行突破,累计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34万张,养老床位达每千人31张。
加快建设法治城市
推动设立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及法制工作委员会,领导制定首部实体法《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
在全国首创“跨域·连锁·直通”诉讼服务平台,成立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中心;
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开展领导接访活动,引入第三方参与化解信访问题;
保持对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集中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构筑治安立体防控“七张网”,城市安全信息系统视频网络向镇村延伸;
建立健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有力有效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标准严要求推进;
有效管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华大讲堂”被评为福建省十大社会科学讲坛;
推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优秀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培养计划,推广村干部异地挂职锻炼、“跨村联带”等,完成村级组织换届,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整顿,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全面推开;
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总结共建共享、龙头带动、网格推动、同业互动、混合联动5种园区党建模式。
出台《市委研究市管干部推荐考察和任用工作流程》,在换届考察中推行百分制量化考评办法;
打造“爱泉州·重人才”品牌,“海纳百川”聚集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