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动化改造,发泡材料在硫化之前的送料环节实现了机器代替人工。
核心提示
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2016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切块资金日前下达,泉州市三家企业的三个项目共获资金补助300万元,以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作用。业内人士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而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些泉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填补市场空白、向高端产品攀升、自动化改造等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本报记者 黄文珍 通讯员 孙铭军 文/图
填补市场空白寻找经济新增长点
“高分子发泡材料能起到密封、减震、保温、隔热等作用,运用领域相当广泛,汽车车窗接缝处、轨道枕木下、家电、电脑包、潜水衣、运动器械等都能见到这一新型材料的身影。”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样品陈列室里,董事长陈奕汲拿起适合各类产品应用的发泡材料向记者介绍,尽管这只是成品中的一个配件,但对该材料的开发却并非易事。
据介绍,一直以来,高端发泡材料主要靠进口,原因在于市面上的发泡材料大多数不是含有卤素(氟、氯、溴、碘),就是阻尼系数不高、吸震能力差,易导致受保护材料的损坏,同时材料拉伸和撕裂强度低,在耐老化、耐气候、阻燃、耐酸碱及耐化学溶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为了抢占高端市场,陈奕汲告诉记者,2008年公司成立至今,每年都会拿出营收的5%作为产品研发经费。经过这些年的技术创新研究,公司开发出了氯丁橡胶闭孔发泡材料、低卤环保型氯丁橡胶闭孔发泡材料、无卤环保型三元乙丙橡胶闭孔发泡材料等系列特种发泡材料产品,“填补了国内特种发泡材料的空白,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材料的垄断。”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泉州企业开始瞄准新材料开发市场,不断打破倚靠国外进口的局面,以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比如,人们常见的婴儿纸尿裤、女性卫生巾等高锁水性的卫生用品中,蕴含着名为高分子吸水树脂(简称SAP)的新材料的运用。它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并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SAP产能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西欧等地区,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德国等公司手中。”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卫生用品企业对于SAP的选用至关重要,潜在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一些泉州企业也越来越深度介入该材料的研发。邦丽达(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将自主研发的SAP产品广泛应用于卫生用品市场,同时还用于餐巾纸、医疗手术裹伤口材料、户外和浴室铺垫、家庭宠物污物处理等,是一种替代进口的精细化新材料。
自动化改造与引进 并行不悖
实际上,不论是新材料,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鼓励该领域发展,在《泉州市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2016年省级专项切块资金申报指南》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其中的一个专项,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技术、软件等)不高于4%(补助比例根据省切块专项资金余额进行调整)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在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绿色的传输带将一张7.8米长的待发泡的材料送进油压机中硫化。“一张7.8米长的发泡材料重达五十多千克,过去只能靠人工搬运,费时费力,也具有危险性。”陈奕汲告诉记者,企业在原有设备基础上,一直在思考设备的自动化改良并提出设计方案,请专业设备厂家帮助将设想落地。“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是去年研发并投入使用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企业在产品密炼、热炼、出片、挤出、发泡、过磅等环节自动化运用程度在逐步提升。“一部分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加入自动化应用;另一部分是通过购买自动化流水线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比如我们花了9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台湾产的发泡材料切片机。”陈奕汲认为,技改后,减少人工投入超两成,产能提高了三成以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自动化行列的方式。
在今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该企业的年产5万元立方米特种发泡材料厂房及生产线技改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资金补助;此外,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的利用废弃固体建筑垃圾制造石英石板项目以及福建省鼎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贴片式LED封装电极项目也分别获得了100万元的资金补助。
据了解,邦丽达(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开展高吸水性树脂(SAP)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将达2.5万吨高吸水性树脂(SAP)。目前,已建成一期厂房、4栋仓库以及罐区和相关配套设施,购置了部分生产设备,装配了成套高吸水性树脂流水线,并进行安装及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