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街比往年冷清了点
这两天,泉州迎来了降温天,却抵抗不住“双11”带来的热度,“剁手”再次成为近段时间市民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可是,“双11”的热度并非蔓延在泉州的每一个角落。昨晚,记者走访了各个“战场”,除了网络购物的疯狂和实体店的大力度促销之外,一些曾经在往年的“双11”中活力四射的地方,如今却有些平淡,甚至有点冷。
记者 李菁 傅恒 戴晓晖 文/图
冷
“幸福鞋业”不太幸福 商家躺店里睡觉
昨日傍晚6时30分,记者来到市区幸福街。在幸福街鞋业批发市场内,记者转了一圈,发现,除个别商户忙得不可开交外,大多数商户较为清闲,完全没有“双11”即将来临的感觉。记者发现,在该批发市场内的人不多,有的商户坐在店里玩手机,有的则甚至躺在店内的沙发上睡觉,还有的三两成群,在店门口打牌。
记者走进一家卖女鞋的店内,逛了一圈,店老板听到声音后,才从收银台后的沙发上懒洋洋地爬起来。他告诉记者,“双11”期间,店里的客流量和往日里并没有区别,自己也没有做“双11”促销,他也差不多要关店回家吃饭了。
店老板没有做网店。“现在网店也不好做,实体店不是更好吗?”店老板说,还是有很多老客户不喜欢网购,因为实体店可以试穿,试完才能试出脚感。而且,网上的图片有时候和现实中差别较大,客户也不满意。
而在另一家做运动鞋的店内,店老板许先生蹲在门口抽着闷烟。他告诉记者,“双11”期间,在幸福街开店的人并不是大家都那么“幸福”。“这里很多是做批发的,‘双11’也就那样。”许先生说,“做网店的都是晚上才开始忙,你可以晚上过来看看。”
光有量利润低 商家抱怨白忙活
昨日晚上8时,记者再次来到幸福街,这里的景象显得有些“冰火两重天”。街上一些店铺已经关门,门外的马路上显得一片冷清,“双11”似乎在这儿销声匿迹。
在另外一些店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部分店铺外的道路更是被载货的车堵得水泄不通。记者看到,在一家商铺内外,六七个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一辆三轮电动车停在店门口,装着满满一车货准备运走。虽然生意看起来很火爆,但是店老板还是有些怨言。“越来越难做了。”老板说,这条街上做网店的,虽然有量,但是利润很低,加之现在微商、代购等又进一步冲击了市场,生意太难做。
“今年‘双11’可能就是白忙活,没赚到钱。”老板说,“其实很多人的仓库和网店工作室不在这里,都搬到附近民房,或者其他位置更大的地方去了。”
昨晚10时左右,记者再次来到幸福街,想象中充斥着“双11”气氛的景象仍未出现,有店主告诉记者,自己晚上不开店,也没有“双11”活动,附近有些做网上批发的店铺则是下午暂时休息了一段时间,晚上再来开店。
幸福街一些商家仍然忙碌,但生意不如以前好做
幸福街的“双11”也曾辉煌过
2013年的“双11”当天,幸福街商户们的交易量达到了7000万单。当时,这里有300多家网店和2000多个新商标。一位60岁的商户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说,他管理着5个QQ号,和老伴忙到了零点之后。也有商户告诉记者,第一年做“双11”时,一天就赚了12万元。
早在2008年年底,鞋街一些批发商户开始转型尝试网络销售,实体批发业务逐渐向网络批发转型。2011年,幸福商城开通新的网上供销平台,后来该平台又与天猫合作,在“闽品汇”热销的鞋子也会被推荐到天猫去,批发商又多了一条销售渠道。时间来到2014年,当年的“双11”第一天的总销售订单金额就达1.5亿元。
但是,2015年,有商户坦言订单比前一年下降了三成,原本准备通宵的他却零零散散地接了些小单子,凌晨1点就关店回家了。而曾经被热推的“闽品汇”在天猫上看上去也没有往年的热度了。一些网店开始自己贴牌,做起了天猫店。原本应该无比忙碌的12日,看起来似乎与往日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这条街上也有个例,你看附近那家店,还是有好些来自京东和天猫的订单,快递员下午就来收了。”一位店主告诉记者。
市区一仓库正在忙着清点货物
热
鞋店两天成交10万单 已做好通宵准备
昨晚9时,记者在美食街183号一个淘宝商户的仓库内看到,多名工人在仓库内忙得不可开交。
这家做男士运动鞋和休闲鞋的商户参与了今年淘宝的“双11”活动,据仓库管理人员介绍,截至昨晚,淘宝上就已经成交了10万多单。“我们一些货已经运到快递的仓库内,随时等着发货。”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小张告诉记者,店里在市区一共有2个仓库,在清濛还有一个。这两天,不仅仓库里货品满满的,单个仓库里的17名工作人员也都很忙,每天都有至少五六车货运出去。“晚上估计最多小睡两三小时,早上7时得继续开始打包。”小张说,他们已经做好了通宵的准备。
昨晚,在市区津淮街附近的一家女装网店工作室里,夜宵已经准备好了,泡面、水果、蛋糕、饮料……店主一边忙着一边和记者聊天。她说,工作室已经为“双11”忙了一个多月了,大家轮流加班,今天是最紧张的冲刺阶段,晚上都得加班到0时之后。
为了“双11”期间货品充足,原本备货不多的小仓库被挤得满满当当,老板说,从前几天的商品浏览情况来看,今年“双11”店里的生意肯定比去年好。
泉州品牌“火力全开” 征战“双11”
今年上半年,泉州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079.4亿元,比增50.3%。网商的发展迅猛,让泉州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双11”来临,泉州的品牌当然也是火力全开,期待能够再创销售新高。
昨晚,记者打开了安踏、特步、361°等泉州知名运动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各家店铺的首页上,“双11”的宣传内容和特惠商品已经成为主角。在安踏的店铺内,记者看到“双11”结束的倒计时牌跳动着,狂欢购物的氛围已经非常浓烈。据了解,去年“双11”,安踏销售额达到了1.7亿元。
去年同样单日销售额破亿的特步,今年第七次参加“双11”大促,备货量达到10亿元,新品和当季产品占比超过50%,其中“双11”专供款占比达到70%。
泉州另一知名品牌九牧王入股的韩都衣舍,今年的销售目标是4亿元,其创始人表示,最保守估计也会达到3.7亿元。据了解,从今年5月起,韩都衣舍就开始了“双11”的准备工作,培训新增加的客服人员,对商业智能进行持续升级,储运中心还引入了自动化设备,提高了发货效率。
市区一家超市加入“双11”促销的行列
市民凌晨在网上秒杀 傍晚到实体店“血拼”
上周,市民李小姐就发现泉州的各家商场已经开启了各式各样的“双11”购物节活动,部分品牌的折扣甚至达到了3折以下。
“泉州商场里没有设专柜的牌子,我就到网上买,已经早早地放进购物车里等付款了。泉州有实体店的牌子,我决定直接到实体店买,折扣也很大,看得见质量,买起来更舒心。”李小姐说。
“凌晨网上秒杀,傍晚实体‘血拼’。今天是周五,晚上正好吃饭逛街去,也当是过个节。”市民郭先生说,“作为男性,我还是不太擅长在网上买东西,往年‘双11’买的东西有一大半都不如意。今年我干脆不看了,直接到实体店享受‘双11’。”
另外,部分品牌在网上做“双11”时,提供了线下实体店提货的服务。“正好到店里再看看,尺寸不对还能换。”市民黄先生说。
除了商场,超市、水果店、服装店等实体店铺也纷纷加入促销。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满100送50购物券”的宣传语随处可见。一家水果超市门口,巨大的横幅和宣传标语写着“双11”会员特价,可以享受全场8.8折。就连药店也不例外。“维C银翘片特价销售……”市区一家药店外,不断地播放着促销口号。“囤药是盼着自己感冒么?”这有点诡异的促销让市民忍俊不禁。
加强监管 让电商平台远离“店大欺客”
■王敏 王攀 于佳欣
“双11”再次袭来,优惠和让利的旗号再度成为各大电商吸引消费者的不二法宝。然而,新华社记者经过调研发现,在如火如荼的平台大战中,不少卖家已经对高昂的折扣深感不堪重负,一些商家选择“赔本赚吆喝”,甚至出现一些价格欺诈、以次充好等现象,这需要引起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高度重视。
电商平台和品牌企业本来是平等合作关系,然而现实发展过程中电商平台的规模持续壮大、话语权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在消费者、品牌企业和电商平台构成的利益关系中,有的电商平台占据垄断地位,事实上成为规则制定者和主要监管者。看脸色行事、敢怒不敢言成为不少中小商家的心态。
也正是因为这一态势,为了备战“双11”,诸多商家不得不遵循电商平台要求参加各种优惠活动,深陷低价促销战,加剧行业恶性竞争。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颠扑不破的市场准则。在一味追求低价的背后,必然会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拖累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还出现了价格欺诈现象,不少商品先涨后降,制造折扣假象,触及法律底线,背离诚信商业原则。
避免店大欺客,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制度是市场运行的底线与准绳,面对持续发展的电商业态,依法依规监管是平衡各方利益、保证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基石;避免店大欺客,需要相关电商平台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高企业诚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平台企业只有坚持打造创新和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不断为消费者和制造商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服务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