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宋元时期多元宗教是泉州经济的“强心剂”

2016-11-11 11:15:3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宋元时期多元宗教是泉州经济的“强心剂”

多种宗教共生并存,成为支撑当时刺桐港繁荣的精神基石之一;在那个时期,诞生了不少海外通商贸易的巨贾

泉州留存着丰富的宗教文物,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图为航拍下的开元寺。(陈小阳 摄)

本报讯 十三四世纪的泉州,以她“东方第一大港”的宽博胸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诸种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也得以在此无拘束地交流、传道。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发生、发展、繁盛,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以及中华传统的儒教、道教,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并各收因果。甚至教中之教、教中之派、形形色色的民间神祇也荟萃泉州城。至今泉州留存着丰富的宗教文物,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正是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形象见证。

多种宗教一城共存,反映了中外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尊重殊方异域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的历史事实,也是彼时支撑刺桐港繁荣的精神基石之一。宋末元初,仙游人林蒙亨曾作《螺江风物赋》,生动记载了元初刺桐港舶来货的贸易盛况,当时“胡椒、槟榔、玳瑁、犀象、殊香百品,异药千名,木帛之裘,葛布之简,重载而来轻赉而去者,大率贸白金而置青铜”,这些舶来货待“扶桑日出,阳候波暖,舳舻衔尾……瑕琛远货不可殚名者,辐辏于南北之贾客”。

由于各种宗教文化能在泉州这“海纳百川”宽容博大的国际都市自由传播,吸引了欧、亚、非各国商客。刺桐港“涨海声中万国商”,城市呈现出“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的盛况。“东方第一大港”的航线大大拓展。南宋赵汝适执掌泉州市舶司时和泉州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58个。元时汪大渊赴南洋、印度洋游历数十国,归来所写闻见录《岛夷志略》,已记述有98个国家与地区和泉州发生贸易关系。刺桐港已开拓了极为广阔的航程,对沟通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起着门户的重要作用。

当时在开放政策中靠兴贩起家的中外商人是很多的,如:泉州有巨贾,南番回回佛莲者,其家甚富,凡发海舶八十艘,死后家中尚存珍珠130石;少时削发为僧的王元懋,因“学会南洋诸国文字,常随船赴占城,住十年归来,致家财百万缗”;洪迈《夷坚丁志》也记“泉州杨客海贾十余年,致赀二万万”。

泉州宗教活动的频繁,无可置疑地对中外文化与思想交流,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直至今日还留有源远流长的影响,联络着世界各国的宗教情结。可以说,有了宋元时期的开放,泉州才有这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正确运用宗教感情,可达到招徕外国客商,直接产生商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今天,泉州加大海丝品牌宣传,主动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借鉴历史,仍有其现实的意义。(陈鹏 吴拏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