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历史文化名街不能承受之重 泉州中山路火灾频发原因何在

2016-11-18 08:53:55 张晓明 张九强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山路火灾事故频发、建筑结构老化、骑楼顶棚掉落……

中山路是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有人这样描述泉州古城:“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两座塔”指的是开元寺的东西两塔,“南北一条街”即指中山路。中山路是泉州市一条标志性的街道,享誉“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

然而,这条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近些年来火灾事故频发,今年有报道的火灾就达6起。承载历史文化的骑楼接连因失火倾覆,暴露出其繁华背后的种种隐忧。无论是线路老化、房屋老旧等老问题,还是民众防火意识不足,这条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记者 张晓明/文 张九强/图)

骑楼天花板掉落,电线杂乱外露。

数据篇

一年烧了6次 天花板频坍塌

11月10日15时,中山南路指挥巷口发生火灾,382号电动车店与380号餐饮店被烧塌,相邻的店也遭受损失;11月1日凌晨,中山南路民生巷旁边一电动车店发生火灾,店里电动车全被烧毁;6月25日下午,中山南路往惠存巷入口处旁,一电动车店二楼突发火灾,二楼楼顶烧塌;5月22日凌晨,中山南路与义全街交叉路口附近,一电动车行发生火灾,三间店面被烧毁;3月13日13时,中山南路指挥巷一间民房起火,三间平房烧成废墟;2月15日晚,中山路一居民楼7楼起火……

其实,不仅仅是今年,最近几年,中山路频频发生火灾事故。

除了火灾事故多发,长达2公里的中山路骑楼建筑,也因年久失修发生多起天花板坍塌事件。2013年8月23日22时30分,中山路与涂门街交叉路口,一处骑楼的天花板从天而降;同年5月18日16时30分,中山南路四家店铺门口走廊的天花板发生坍塌;2010年6月16日早晨,连日降雨后,中山中路一家店铺骑楼的吊顶轰然掉落……

调查篇

线路:电线杂乱外露

说到中山路的火灾隐患,周边不少居民的第一反应便是“线路老化”。走在中山路上,随处可见如蜘蛛网一般的电线,有的成捆搭在外墙,露在沿街立面上,有的坠落吊在半空中,还有的随意绑在电箱上。各种线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旦出现短路,极可能引发火灾。近日,鲤城区多部门组成的巡查人员走访数家电动车行看到,不少电线直接钉在木板上,一旦线路发热容易发生火灾。

建筑:吊顶破损严重

“老旧房子尤其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火星一冒就烧起来了。”鲤城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分析,中山路建筑密度大,间距小,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成片被引燃。巡查中,不少店铺放着易燃物品,店家又未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沿着中山南路行走,每隔几间店铺就能发现有吊顶脱落松动。记者发现,不少关着的店面门口贴着“危房”字样,里面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消防:逃生通道被封

巡查人员发现,由于历史久远及防盗等原因,不少店铺缺乏足够的安全逃生通道。在不少店铺二楼,窗户用木板封死,窗边堆满杂物。消防官兵介绍,中山路老街区是一个“三合一”商区,即骑楼一楼为店面,二楼用做仓库或住人。店家经营的大多为服装、鞋帽及电动车,大部分物品是易燃品。消防设施不完备、建筑格局不合理、电线老化等多方面消防安全隐患交织,是近年来中山路火情多发的主要原因。

骑楼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倒塌。

症结篇

线路老化问题 改造项目立项受阻

今年以来,中山路发生的火灾,多数与电线线路老化有关。那么,中山路的线路是否能进行改造?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电表以下线路的产权不属于电力部门,因此这部分资金谁来出就成了问题,资金缺乏是线路改造的最大难点。临江街道伍堡社区党委书记康黎英表示,作为市人大代表,她曾多次提案反映中山南路电线老化问题,但电力部门回应,设计工程量大,没有资金来源,所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线路老化问题是否引起电力部门重视?据泉州电力部门相关负责人陈主任介绍,今年以来泉州电力部门联合鲤城区安监局等部门和各街道,组织人员对沿街店面用电安全隐患进行多次检查。2015年以来,他们开展老旧城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11次。然而,线路隐患的问题依旧存在。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配电中心主任助理朱毅勇表示,早在2010年,他们就对中山中路进行10千伏电缆入地、0.4千伏低压线路电缆化改造。今年年初,他们又对中山南路线路改造进行勘察设计,仿照中山中路进行线路改造,并提请省公司立项,300多万元所需资金也将由省公司拨付,但现在却由于两个原因导致立项受阻。一是目前中山南路低压线路都封在骑楼顶棚内,顶棚拆装资金需要政府部门出面与店家协商解决;二是部分店家不愿意将电表安装在门口,而很多店面后面没有线路走廊。“只有协调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可以重新提请立项。”朱毅勇说,他们已将此情况告知相关部门,但目前仍未得到答复。

建筑老化问题 产权成翻建拦路虎

“建筑结构都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年限,中山路上的骑楼大多已有五六十年历史,不少已经上百年了,大大超过安全年限。”鲤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房子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大多还住着好几代人。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天棚掉落现象不仅有房子自身原因,也有人为、自然等外在原因。

专家组指出,由于房屋结构老化不坚固,天棚吊钩及四面约束不牢固,主次龙骨变形后导致天棚脱落。另外,设计方案不甚合理,居民三相用电、通讯、广电等线路沿天棚上方架设,线路杂乱无章。

“房子翻修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房子产权不明,所以手续审批变得困难重重。”临江街道溪亭社区相关负责人张朝阳说,很多居民愿意翻修房子,可是产权不明往往成为审批手续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这些骑楼经过几十年风雨沧桑,多数已经老化,却没有得到及时修缮。”临江街道新桥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郭毓锋表示,骑楼倒塌的根本原因就是年久失修。此外,不少骑楼的产权无法厘清;一些骑楼业主常年不在国内,都是委托其他人代为管理;有的骑楼有三四个业主,对于是否翻修,意见无法统一。这些问题都导致当骑楼变成危房时,在是否翻建以及申请翻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问题。

行动篇

公安消防 “微型消防站”配备完毕

据悉,针对中山南路火灾发生的特点,近期,临江街道将联合鲤城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泉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在原侨光电影院门前举办一场大型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演练。据消防部门介绍,在临江街道建设的7个“微型消防站”已全部配备完毕,将在加强辖区内初期灭火应急能力上发挥一定作用。“微型消防站”主要本着“就近原则”,针对辖区中山南路多小街小巷的特点,设置在辖区警务室、物业、专门场地,由社区联防队员、工作人员管理。

鲤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中山南路因历史原因遗留下的“三合一”现象、建筑格局不合理、电线老化、消防设施不完备等多方面消防安全隐患交织问题,今年以来,临江街道已先后投入5.94万元为中山南路沿街180家店面配备了“5+1”的消防设施,即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消防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消防斧头、逃生绳和防火安全手册。他们还将联合各街道继续加大巡查,加强宣传,力争把辖区的火情隐患减至最小。

临江街道 成立义务志愿者消防队

临江街道相关负责人韦辉煌表示,除了为中山南路沿街180家店面配备了“5+1”的消防设施外,街道还成立了义务志愿者消防队伍,加强社区的消防网格化管理。“当然这些都只是平时的一点准备,要想根治还是得从线路和危房改造上入手。我们建议上级加大危房翻修力度,将这项内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当中。”韦辉煌建议,在中山路整体规划出台之前,每年选5至10户人家,简化申请手续,给予一定补贴,逐步改善危房状况。

相关协会 要求商家排除火灾隐患

日前,泉州市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协会召集电动车商家开会,要求各个商家要自查火患,特别是老房子的线路老化问题,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储藏,同时,要求所有商家配齐消防设备。

据悉,中山南路沿街涉及电动车商铺约80家,占沿街商铺的三分之二,沿街两侧不少店面都是木结构老房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线路老化问题凸显。因此,线路问题成为商家自查的关键点。该协会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部门,进行自查隐患行动,并敦促商家进行老化线路改造,以排除火灾隐患。

立法计划 出台中山路保护条例

中山路及两侧骑楼建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政策法规科科长王双明说,大部分骑楼建筑结构及使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同时,因产权不清、缺乏维修资金等原因,中山路骑楼的修缮保护工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实施。为此《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被列入泉州市2016年立法计划。

据介绍,该《条例》在今年4月底,曾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初稿已经完成,并已在今年10月份上报给泉州市政府。“根据相关的流程规定,《条例》还需要呈报到省里。争取2017年通过并落地。”

立法1:解决产权不清无法翻修的困扰

根据立法项目起草工作方案,立法1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中山路骑楼建筑的保护内容及其相关保护要求;二是进一步规范骑楼建筑的维护、维修、翻建及店商广告设置等行为;三是通过立法,解决好因产权不清而无法进行翻修的困扰;四是明确骑楼建筑所有人或管理人的权利与义务,落实好主体保护责任;五是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立法2:保护资金落实 建立补贴制度

根据立法项目起草工作方案,立法2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二是制定历史建筑的认定、公布程序;三是制定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明确历史建筑修缮、翻建的申请主体和报批程序,明确相关审批主体的责任与权限,明确历史建筑所有人或管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四是保护资金的落实,建立历史建筑的修缮、翻建补贴制度;五是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出路篇

修复破损骑楼 完善相关设施

年久失修的骑楼,日渐破败的基础设施,成为制约中山路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山路不少骑楼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导致一些骑楼在翻修或翻建过程中,遭遇各类问题。”鲤城区临江街道新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毓锋建议,相关部门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骑楼,在申请翻建时灵活处理。比如,在不改变原有产权的情况下,让骑楼业主的后代或实际使用骑楼的人进行翻建。

郭毓锋认为,对于申请骑楼危房翻建的业主,相关部门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业主翻建危房的积极性。

提升商业价值 鼓励居民改造

曾多次写过中山路改造提案的原泉州市人大代表丁丙认为,中山路存在的消防隐患和危旧房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及时解决,是因为中山路目前人气不足,居民看不到“钱途”,加上翻建或修缮危旧房的成本相对较高,自然不愿出资。

他认为,政府部门可以此次中山路入选十大名街为契机,对其功能进行引导,鼓励“老字号”和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店进驻,丰富这条老街的商业内涵,把它打造成为繁荣的旅游商品步行街,而不是较单一的“服装街”、“电摩街”。如此一来,中山路的商业品牌价值得到盘活与提升,业主自主修缮或翻建危旧房,排查隐患的主动性将更为强烈。

政府统一修缮 发展特色产业

市民李先生认为,居民自行翻建风格不一,不利于保持中山路的整体风貌;如果能由政府统一对外墙面进行清洗,对破损墙面用相应的原材料进行修补,使质感、颜色等与原旧墙面一致,这样既能保持中山路的原貌,又能重现中山路的光彩。

鲤城区临江街道办事处主任倪著佳也呼吁,相关部门可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四川成都宽窄巷保护经验,选取中山路的一段做试点,对两侧骑楼进行统一收购,进行保护性的修缮,统一调整业态,发展古城特色文化产业。

泉州市旅游局市场开发科科长叶俊伟认为,由于泉州的中山路原本在历史上就是泉州最繁华的商业街道,因此在业态打造上一方面是保留骑楼这种建筑文化,另一方面就是要想办法发扬街区的商业文化。

引进专业公司 准确规划定位

市政协委员孙亚宏认为,政府应对中山路的业态进行梳理,让与古城文化毫不相干且会造成破坏的产业尽早退出,否则中山路将不堪重负。他建议,中山路应进行重新定位,开发成旅游胜地。

“政府对中山路要有一个规划和准确的定位,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市民吴先生建议,可以通过引进专业化的公司,统一开发统一运营。同时,应在中山路周边多建停车位,解决配套问题,交通便捷后,商圈吸引力自然就提高。

旅游界的人士也认为,中山路的骑楼建筑具备鲜明的泉州特色,它作为传统商业街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旅游购物条件,如果和西街的开元寺、威远楼、文庙等景点捆绑在一起,对于提升整个古城区旅游的文化价值也有一定的意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