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之殇
尹小文医生去世后,办公桌上留下的医学书和同事送来的表示悼念的纸花
东南网12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史国亮 林秋燕 尤燕姿 编辑 叶碧玉 李梓召 视觉 龚长旺)
没有任何预兆,两名骨干医生,在短短两天内,先后离开:本月7日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王昭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数日不幸去世;仅隔一天,即9日凌晨,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突发心脏骤停离世……而几天后的13日清晨,福建省立医院正在值夜班的护士徐玲突然晕倒,疑因急性心肌炎被送进ICU抢救。
哀伤惋惜之余,不少医护人员感叹,谁也无法预料,死亡会在何时何地亮出獠牙。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在看病之余,常提醒患者常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但海都记者深入医院随访时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饮食无法规律,睡眠严重不足,好几年都没体检、运动,身体出现问题,也不会太在意。
一顿午餐,只能抓住间隙,迅速扒几口,断断续续吃了三四次,直到饭菜凉了,嚼在嘴里没了味道,只能扔进垃圾桶……这样的场景,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早就习以为常。有值班医生自嘲说,急诊室和抢救室之间间隔可能只有四五米,但他们要不停地走来走去,一天的微信步数可以达到1万多步。
今年8月,调研机构“医米调研”发布了一份《中国医生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指出,缺斤短两的睡眠时长、成年累月的夜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自医”的健康意识等“职业病”,成为突破医生健康底线的导火索。
“我们都在透支身体。”这样的现实,让救死扶伤的医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和危机。
从医尴尬:7成骨干“亚健康”
深夜,一名呼吸和心跳已停止的病人被送来急救
像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预兆,两位骨干医生,在短短的两天内,先后离世。噩耗传来,在追忆与两位医生的生活、工作、情感的点滴,惋惜两位医生在学科、医疗技术、待人接物的造诣之余,几乎每个受访的医护人员表示,死亡就在身边,健康“阴影”挥之不去。
以厦门为例,据海都记者了解,2000年~2015年间,厦门市常住人口增加约181万人。在此背景下,仅以中山医院急诊外科为例,日均门诊量已由十年前的三四十例剧增至如今的七八十例,但三甲医院的增量、相应的医生配置、床位增量远远低于这一增长倍数。
“我们都在透支身体。”与去世医生王昭医生同科室12年的赵江宁副主任医师感慨,“这也是我们的中年危机。”
两名医者的噩耗
本月7日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王昭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8日晚上,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8日晚间10点多,刚刚洗漱完的呼吸内科黄医生突然接到了尹小文的电话。“我还以为是科里出了什么事”,在电话那头,尹小文说,他有些“胸痛”,想让黄医生来帮忙看一下。原来,因妻儿都在江西老家,尹小文在厦门始终是一个人生活,深居简出。
因为只是大概知道师兄的住处,匆忙下楼,在楼下等车的间隙,黄医生打尹小文电话想问问地址,却发现电话始终没有接通。短短几分钟内已无人应答,意识到师兄可能出了事,黄医生立即拨打了120求助。赶到尹小文的住处时,大门是反锁的,进不了门,因为始终没人应门,最终还是消防队员帮忙拆了门。黄医生说,当时尹博就躺在卧室的床上,手机就扔在身边,人一动不动,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了。他和120医生赶紧进行了急救,却无法挽回尹博的生命。
噩耗背后的辛酸
11日上午,在厦门福泽园安亲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们送别这两位曾经的战友。哀其不幸的同时,很多医生也在伤心,因为不知何时,这样的不幸会再次降临。和王昭同个办公室12年的血液科赵江宁副主任医师感伤道,“这也是我们的中年危机。”
2005年,尹小文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是福建省首位呼吸内科博士,同事们都称他“尹博”,认真、严谨、为人低调,是同事对他的公认。
在办公室里,吕智副主任医师就坐在尹小文的对面,因为王医生的突然去世,对很多医生的冲击很大,二人还一起感叹王昭医生离世的突然,记得尹小文很惋惜地说:“还那么年轻,这病怎么来得那么快。”
尹博的生活习惯却一直被同事所诟病。“可乐配油条”、“好吃肥肉少运动”……这都是尹博不健康习惯的真实写照。
在黄医生眼中,医术顶尖的尹小文却是个不修边幅的人,如果不是江西的妻儿来看他,他时常是胡子拉碴、头发蓬松。热衷可乐的他还常常会配些垃圾食品当正餐,黄医生值班时总要拉着他一起吃饭。一份青椒炒蛋和粉丝汤,尹博就很满足了。
相比尹小文的一个人,王昭医生和妻子一直一起在厦门打拼。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夫妻二人都是外地人,夫妻俩在忙工作之余,孩子都是自己带的。一个多月前,王昭的小儿子出生了,一家欣喜之余,王昭的压力反而更大了,虽说老人特地从老家赶来厦门帮忙,但王昭白天忙完科里的事,晚上回家还要帮忙照顾孩子。这种白天晚上连轴转的艰辛,让科室里很多同事都打消了二胎计划。
两位医生的突然离世,对同是骨干医生的吕智冲击很大,“我10年没请过公休了,但尹博去世后,虽然心里难受,但反倒不敢再提公休了,因为要顶替上尹博的空缺,等着我的病人也更多了。”
随诊记录:8小时接诊80例
11日上午10点55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送餐员将一份份的快餐送到抢救室的接诊台旁,因为总有病人出来进去,直至下午4点多,一些快餐还没有被领走。
已经快下午1点了,马敏医生端着饭盒,抽空到休息室里吃饭。因为急诊一线的工作太忙,有时急诊的病人一个接着一个,叫来的餐基本都是要吃几次直至吃不下去。
虽然说白天值班的内科医生有四个人,但因为病人太多了,一顿午饭始终被打断,剩下的饭菜还是被马敏医生扔掉了,她一回到岗位上,另一名值班医生才能抽空把饭吃完。
记者随访当日正值周末,较平常病人相对较少,但整个白天里,急诊内科的两个值班医生总是围着七八个人等着问诊的。因为问诊期间,急诊室时不时会送来需要急救的病人,值班医生还要抓紧时间抢救,在急诊室和抢救室之间,值班医生是不停地走来走去。“间隔可能只有四五米,两个房间,但一天的微信步数照样可以一万多步。”一名值班医生自嘲道。跟访结束时已经是凌晨0时,白班8小时内,单个急诊内科值班医生最高接诊80例,晚班6个小时内,18点、21点和23点迎来就诊高峰,单个值班医生最高接诊数量达到了70例。
这种工作强度也不单单体现在急诊一个科室上,在血液科,一周虽是5天班,但几乎没有整休过。赵江宁医生称,“每天早上都要给负责的病人查房,作为轮班制,即便周末没被轮到,有值班医生,但负责的医生还是要来查房、写医嘱等,交代完后才能离开。除了白班,一周还会轮到一次值夜班。值班时间为上午8点至次日上午8点,晚上在值班室里休息,病人有情况立马起来解决、抢救,由于上午8点又要查房,实际需要连续工作28小时左右。当天休息后,第三天早上8点继续开始上班。
如附骨之蛆的病态习惯
在马敏眼中,医生都有一种病态的亢奋,饭吃得少,水也不敢多喝,照样可以应付长时间的工作。如在疾病高发期,急诊病人都是一个接一个,在抢救室内待上七八个小时那是常有的事。另外,这种病态还体现在对自身疾病的处理上。马敏说,很多医生都是带病值班的,任凭鼻涕、发烧、头疼肆意,都是硬顶着不吃药,宁愿在值班后到办公室里去打点滴。至今,马敏还记得,有一次她是顶着39°的高烧值了一天班。“谁都知道,有病要赶紧治。”马敏说,很多药品都有嗜睡的副作用,为了不影响诊断,避免医疗事故,很多医生都是硬忍着。
医生在看病之余,常提醒患者常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但从接触的多名医护人员中发现,很多人好几年没体检、运动,身体出现问题,也不会太在意。
两位同事的离去,吕智医生做了个决定,“为全家人安排了体检了”。他已经三四年没有体检了,“可能医生看多了病痛,心里也看淡了,也总觉得了解自己的身体。自己有什么小问题,就自己随便处理下,或最多就是找下其他医生看下,拿下药吃下,并不会很重视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赵江宁医生说,王昭平时血压比较高,但没有正经看过病,顶多就是找同事开下药。面对着病人,再小的问题,医生都会讲清楚。但自己有什么不舒服,却得过且过。
骨干医生,健康状况堪忧
今年8月,“医米调研”发布了《中国医生健康状况调研报告》,在通过对回收的11697的问卷中,对样本人群的构成、集中问题的量化统计中,得出“7成骨干医生健康状况堪忧”的结论。
1、医生上周平均入睡时间
调研显示:81%医生在晚10点之后睡觉,40%医生在晚11点之后睡觉,凌晨之后睡觉的医生比例也达到8%。
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51%三甲医院医生在晚11点之后睡觉,基层医院的医生比例仅31%。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三甲医院诊疗量大,下班时间晚,进而推迟了医生的睡觉时间。
2、医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长
调研显示:我国34%医生日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此外,72%医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下。
医米调研认为:医生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工作强度三方面作用叠加,导致了医生睡眠不足,而低质量又“缺斤少两”的睡眠又会进一步影响第二天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3、医生上周值夜班次数
在问到“上周,您一共值了几天夜班?”时,78%医生表示上周值过夜班,61%医生值夜班次数不低于2次,更有超过20%的医生达到3次及以上。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69%和63%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值夜班次数达到2次及以上;此外即使是处于事业成熟期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对应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0%和46% 。
4、医生上周整休天数(全天休息)
调研显示:仅26%医生上周整修达到2天及以上。高达74%医生上周整修不足2天,35%完全无整修。
进一步数据分析显示:住院医师选择“整修0天”的比例最高,达到39%,相比之下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分别为26%和30% 。
5、医生一日三餐规律与否
调研显示:问到一日三餐时,26%医生选择“不规律”、58%选择“基本规律”。
进一步数据分析显示:三甲医院医生选择“不规律”的比例最高,达29%,作为对比,基层医院医生选择“不规律”的比例较低,仅20% 。实际上,一日三餐是否规律一方面是可控的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是不可控的时间安排。临床一线特别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在高强度工作量下,一日三餐很难做到规律。
6、医生每周锻炼频次
近四成医生基本不锻炼,超五成医生周均锻炼次数低于2次。
医生在职场上有“三高”,高强度、高负荷、高压力。
7、医生自评身体状况
调研显示:70%医生选择身体状况“很差”和“较差”或“一般”,只有26%和5%医生选择“良好”和“很好”。
其中,70后、80后医生选择身体状况“良好”和“很好”的比例最少,仅28%,90后、60%分别达到38%和35%。虽然只是医生自我评估身体状况,但是数字差距还是凸显了70后、80后,当下医院的骨干医生,堪忧的身体状况。
8、医生体检频率
调研显示:54%医生两次体检时间间隔超过1年,40%医生选择“一年1次体检”,年体检次数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