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让高层次人才有更多获得感
陈庆华(左二)曾福泉(左三)在两会访谈室接受泉州晚报记者采访(戴涵琦 摄)
本报讯(记者 吴宗宝 郭雅莹 实习生 卢可)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坚持党管人才,以“数控一代”试点示范、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努力探索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泉州路子。
多年来,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让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要怎样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高层次人才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昨日,记者邀请市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院长陈庆华,市政协委员、泉州市约克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福泉做客两会访谈室,与《泉州晚报》读者分享来到泉州干事创业的心得体会,并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建言献策。
嘉宾名片
陈庆华 市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院长
曾福泉 市政协委员、泉州市约克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1.人才体系日益完善 高层次人才拥有更多获得感
记者:作为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您能否谈谈哪些因素让你们选择泉州呢?
陈庆华:泉州是闽南重要的发源地,已连续18年GDP全省最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布局形成了新局面,尤其是全省石化产业的重心落户在泉港,对于石化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我长期从事化工新材料和环境保护工作,现有的产业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我干事创业的需求。于是在2013年,我带领工作团队来到泉港,成立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并且把部分实验室资源带到泉州。对我来说,这也是回报家乡的一种方式。
曾福泉:首先,泉州是一座拥有创新创业热土的城市,创业成本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较低。其次,我自己也是泉州本地人,在这里拥有很多人脉资源,尤其是从英国回来后感觉非常的亲切。再者,我非常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交通条件。当然,泉州人的骨子里还熔铸着爱拼敢赢的精神,这是我回到泉州的重要原因。
记者:近年来,泉州大力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您认为这几年引进人才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
陈庆华:相比过去,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省、市两级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比如《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等,给予高层次人才资金补助,吸引更多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在平台建设上,“泉州制造2025”模式初见成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研究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汇聚泉州,达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
曾福泉:可以说,泉州对高层次人才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企业界和老百姓对人才要素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于我而言,切身感觉得到更多人的尊重,知识和技术也受到了更多重视。我想这是多年来积聚下来的成效,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到这里。
据我了解,泉州市留联也积极与海外人才互动交流,让海外人才对泉州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2.营造宽松干事环境 实现人才社会价值
记者:能否谈谈怎样更好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高层次人才在生活上、精神上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曾福泉:泉州市委、市政府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引进人才过程中会依据本地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在生活上、精神上的关怀也必将多,市领导经常走进企业,嘘寒问暖,为企业牵线搭桥,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让我们得到了很大鼓舞。
陈庆华:对我而言,被选为泉州人大代表就是其中的一种归属感,因为我是人大代表,我就要义不容辞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而对于年轻人才来说,是希望在科研项目、技术应用等方面能够得到有关部门更多的支持。总而言之,应创造更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让高层次人才体现个人价值,同时增强生活保障与精神关怀。
记者:如何更好地促进高层次人才与泉州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陈庆华:我们一直在说行业产业链的构建,其实应该从创新链的角度来整合,我个人希望有“沙龙”模式自由交流互动平台,打破人才交流壁垒,组织开展互联网+碰撞式的研究来引导和技术推广,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福泉:在这方面,需要加强中大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沟通渠道。中大型企业的转型发展更需要的是高技术含量的知识。而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第一追求是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将技术转化成新产品和生产力,为企业和行业作贡献。比如,我到某个超市购物时,看到自己的新产品很多人在购买,我就觉得已经很好地融合泉州的经济发展。
3.发挥引进人才“催化剂” 充分挖掘本地“工匠”
记者: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您认为应怎样注重本地人才的培育?
曾福泉:本地人才应是核心,引进人才更像“催化剂”。由于本地人才长期服务于当地企业,能根据当地发展需求进行技术提升,可以慢慢成长为行业专家。很好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引进人才来引领带动本地人才,在短时间内补齐本地人才的短板。
陈庆华:我认为泉州本地人才的认定方式要打破传统观念,泉州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然而早期民营企业没有认定,也没有评职称,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是高端人才。所以,应充分挖掘、提升本地人才的价值,让他们享有一定的待遇和荣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新的一轮发展中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记者:怎样无缝建立“平台+项目+人才”关系,更好地发挥三者的联动效应呢?
陈庆华:我们可以利用现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人才获得国家项目,把项目落地泉州市区,让高层次人才有用武之地。一句话,人才是核心,平台为资源,项目是载体,“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后,才能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
曾福泉:平台的建立相当重要,它也应该是资源共享的。比如中科院海西装备制造研究院的建立,能够让人才拥有一个发展的载体,一些本地企业关键性技术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这样一来,人才和企业之间的衔接效率、价值作用就会更加凸显。另外,泉州这几年的平台越建越多,我认为应该坚持投入,让本地企业拥有长久性的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