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满满泉州味的二郎巷
2017-02-17 11:43:12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二郎巷,一条有着浓郁泉州味道的小巷。这里集纳了太多的泉州元素,也凝聚了太多泉州的人文历史,更重要的,这里记载着泉州城市拓展的痕迹,以及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变迁。

印象二郎巷 满满泉州味的二郎巷

古厝、“番仔楼”、供奉着观音和二郎神的庙宇……

二郎巷,一条有着浓郁泉州味道的小巷。这里集纳了太多的泉州元素,也凝聚了太多泉州的人文历史,更重要的,这里记载着泉州城市拓展的痕迹,以及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变迁。

如今,虽然二郎巷巷道两侧的水泥石板封盖住了当年用于排水的沟墘,但只要你愿意俯下身子,依旧能够听到从石下传来的潺潺流水声……

■本期执行:周湖健 朱淇齐 胡彦明

早春的泉州古城,依然寒冷,大街小巷满地的鞭炮纸、各家各户新换上的春联却让人感受到那还没褪去的新春喜庆。而选择在这个时候走街串巷,寻访古城曾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元素,挖掘属于我们泉州自己的藏宝图,别有一番感触。

这次我们寻宝的地理位置是“二郎巷”。为了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这条巷子的沧桑往事,我们邀请了泉州民间文化爱好者张和平老师一起寻宝东街。这位老泉州人,几十年来以高度的热情关注着泉州历史文化。如果你来逛二郎巷,常常能看见一个老人在某个古厝屋檐下,拿着画笔,认真地记录着独属于泉州的一景一物,那就是张老师。

今天,就让我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二郎巷”,去触摸那一砖一瓦,去感受这座古城独有的文化魅力……

二郎后街20号

二郎巷20号:隐于市的番仔楼

记者一行人从东街主街与二郎巷口的交汇处往里拐,不出十几步路,便是二郎巷20号。起初,被吸引的是门外那一堵闽南特色的红砖墙。

正是春寒料峭时,优雅华丽、生动活泼的暖红色,仿佛闽南人特有的热情,惊鸿一瞥间,将泉州红砖建筑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踏入低矮的门内,往里望去,眼前则是另外一番闽南风情:种满各种果蔬植物的菜地、青苔斑驳的古井、斜挂着的晾衣绳,还有墙根处正慵懒蜷缩着的小狗……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闽南小院内,一股市井生活的浓烈气息,迎面而来。

然而,最能唤起老泉州人共鸣的恐怕要数院子内这座二层楼高的番仔小洋楼了。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个院子的主人姓万。万师傅告诉记者,这座番仔楼应该是建于民国时期,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番仔楼的屋檐下,更细致地感受历史的流光溢彩。抬头仰望,位于番仔楼正门两侧,刻有“派衍紫云重新轮换,支分晋水克绍箕表”的楹联,似乎正讲述着一个家族的陈年往事和历史变迁。别具特色的红砖墙上,各种工艺精湛的砖雕凿刻,令人称奇。尤其是刻有佛教图样的符号,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当年主人的一片虔诚之心。更有特色的是在窗户四周的墙面,上面镶有一圈民国图样的烧瓷装饰,葫芦绿搭配着玫瑰红,色泽明丽鲜艳,却丝毫不显俗气,彰显着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独有的气派与尊贵。

二郎后街37号:

“袖珍小庙”藏于此

在张和平的指引下,我们从二郎巷往右的一条分叉小街里,在紧挨着一宾馆停车场处,发现了一座至今保留着古建筑风格、坐北朝南的庙宇。

这座古庙面宽约10米、进深约30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袖珍小庙”。门牌上清晰地标注着二郎后街37号。抬头一看,庙门的牌匾上写着“二郎古地”,走进去后,大殿上却悬挂着“庆同庵”的牌匾。大殿左右两侧嵌有“龙吟虎啸”的泥塑壁画;前殿里供奉着治水有功的“二郎神”;进入二进院落,后殿里则供着观音菩萨。

二郎古地?不禁让人联想到《西游记》里二郎神杨戬是否与此地有渊源?其实不然,二郎庙与庆同庵一前一后合称“二郎古地”。记者在入门右手一方碑记上找到了答案。这方碑记是上世纪90年代末,泉州佛教界资深人士李伯瑜撰写的。碑文中并未提及这座古庙建于什么朝代,只说庆同庵始建于明末。

据张和平介绍,当年建二郎庙的本意,是为供奉历史上治水功臣李冰之子李二郎。相传明末时期,泉州有个吴姓读书人到四川做县令。年老返乡时,吴县令见位于晋江下游的泉州经常发大水,就将兴修水利的四川灌口二郎神迎来泉州、建二郎庙,希望泉州百姓不再遭受水患,庙宇所在地也因此得名“二郎巷”。原本二郎庙并不与庵同处,但原址坍塌之后,附近的居民将神像暂时供奉在家中,后来又见庆同庵前乃吉地,大家就捐资立庙,请庵主一并管理,这个传统就逐渐延续了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庆同庵在特殊时期被绿化地占用,又有部分用地建设做化纤厂。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庆同庵又收回了部分被占用的土地,1993年开始按照原有的模样翻建。上世纪90年代末翻建完工后,同样是前殿二郎庙,后面庆同庵。现在门前悬挂“二郎古地”匾额,指的是历史上的境铺名。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的许月才查询到,此处原属于泉州胜果铺二郎境。如今庙与庵共存,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当年手绘的涂门水关

东门水关:东街口的一道独特景观

绕过二郎古地,我们在二郎巷后街与崇福路交汇处、靠近东街路口,发现这里竟还藏有一处古代防洪排涝系统兼具警备防御功能的东门水关。

“古时城池一般有护城河,有护城河就会有水关,水关是南方城市城楼建设必备的配套设施。”张和平介绍说,古泉州城有七个城门,各城门都有水关,连通城外的护城河,水流与晋江相通,可以调节水位,起到重要的防洪排涝作用。此外,因水关上面可以走船,是海上交通通道。从城门出入,走的是陆路,从水关进出城楼,走的是水路。而在战争等特殊年代里,水关则发挥着防御功能,破城的、突围的都可以走水关。

记者看到,现今的东门水关虽说仍发挥着疏通作用,但历经时代变迁,早已改颜换貌。除了一些老人,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里原是古代水关。年近七旬的张和平大抵还记得他孩童时的场景:六十年前,这里水质清澈,绿树倒映,是一条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河。沿河住户均枕河而居,居民可用河水淘米洗菜,还可在河边浣洗衣服。当时这岸边还有石阶梯,也没有铁围栏,孩子们还能下水关,去水浅处摸鱼抓小螃蟹玩乐消暑。

如今,我们已无法看到当年东门水关的原貌,其警备防御功能也已丧失,但这处水关遗址仍然是东街口的一道独特景观。

水心亭保留下来的石敢当

水心亭遗址:

“鸢飞鱼跃”已成空

根据许月才提供的史料,记者一行一直在寻找水心亭的遗址。当时,听到水心亭这个地名时,便让人莫名地有种如临仙境的感觉。经过多方询问附近的原住民后,大家终于找到了水心亭的确切位置。

曾经的水心亭小筑景观,早已荡然无存,四周都是新建的民宅,既不见亭子,也不见了石碑。经过了几番搜寻之后,终于在某个街角的屋檐墙根处找到了那个时期留存下来的一尊石敢当。这座石敢当,由白色花岗岩制成,呈黄褐色调,古朴奇特,颇有一种古巷遗风的味道。可以说,它既是吉祥物,也是路标。根据民间文史爱好者张和平的推测,这座石敢当极有可能是水心亭小筑景观中的一部分。也是如今唯一能够穿越时空、窥见水心亭的重要物证之一。

根据《泉州古园林钩沉》所记载,水心亭小筑为明代万历戊戌(1598年)进士张维修、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张维机兄弟所建。当时,张氏兄弟不满理学家朱熹的性理空谈,倾慕南宋永嘉学派代表叶适(学者称水心先生)反对性理空谈而提出的“功利之学”,因此将此亭命名为“水心亭”。传说中,原水心亭小筑的主景是一座方亭,位于二郎巷中端路东,周辟方池,湛然而深。而更特殊的,则是这池的水源:旱而不涸,潦而不溢。池上不架设桥梁,只竖“踏步石”于池中,错落成七星状,用以代桥。池水清漪,碧水一泓,颇有一番镜中流水般的雅致和情趣。位于水心亭东岸不远处,还有一方长方形石碑,上面刻有“鸢飞鱼跃”四个字,笔法近楷,带有蔡襄的笔意,而另有风格,似是摹拓外地叶适旧碑而刻。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上百年之后,浸透着文人墨客华彩与哲思的水心亭,早已湮没在时代的泥尘之中,只留下这一尊冷峻而古朴的石敢当,依然默默地守在墙根处,静静地看着泉州这座城市天翻地覆的变化。

感谢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许月才的支持

现在的东门水关

二郎巷20号庭院

二郎巷20号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