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合祀“三尊祖师” 永春天湖岩流转千年的人文记忆
2017-03-10 10:44:2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永春县下洋镇的天湖岩并不完美,景区内没有参天的古树,没有大片的湖水和潺潺的溪流。但是,这里有独特的风化壳地貌,千岩竞秀势恢宏;有清隐适幽的古刹,可供朝圣参禅;有流转千年的人文记忆,随时触及人心。

这座木石混合式的高大山门充满浓郁的闽南味

奇峰摩空 名岩珠藏

天湖山,雄峙于永春县下洋镇,控永邑东西之要塞,北上三明连闽北,南下泉州接通衢,早在明代何乔远的《闽书》中,就有天湖山“九十九峰,峭拔苍翠”的说法。天湖岩处于天湖山脉的九凤山巅,海拔1100多米,肇建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最先供奉着远近闻名的天湖黄公祖师,后来又并祀陈公祖师、刘公祖师,三者合称为“三尊祖师”。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永春县志》载曰:“天湖岩:亦名天池岩,在天湖山之巅。山势屈曲,九十九峰,前有大池。”这里奇峰摩空,层峦叠翠,旖旎风光早被古之文人收录于笔下,清代永春举人邱景云就有一首《游天湖岩》:“九十九峰青无边,夕阳欲下凝苍烟。林间黄叶落满地,一片秋光入画意……我将踏遍苞山巅,随云一住三千年。”对于天湖岩的惜恋,溢于文辞。

如今从下洋镇区到天湖岩只有八九公里的路程,交通十分便捷。车至山巅,一座高大的山门映入眼帘,这是一座“三间八柱”形态、木石混合式的山门,其内既有青石雕龙柱,也有镌联石柱,明楼的正脊上有双龙戏珠雕饰,也有翘脊元素,充满浓郁的闽南味。

跨入山门,一幢恢宏气派的寺庙建筑迎面而来,白石铺地,青石为墙,雄浑的殿堂构筑出一片肃穆安详之气,这就是天湖岩寺。在寺庙的前方,左右分峙着钟楼和鼓楼,正前方则是放生池,不远处还有戏台、管理屋。寺院后方峭壁上的古树,苍翠挺拔,参天蔽日。推开主殿大门,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由著名书画家张近生(张大千第二代弟子)题写的“天湖岩”匾额高悬头顶,数目众多的殿柱上镌有不同的楹联,如“天地生成开佛国;湖山长久住仙家”、“门迎四海宾朋共洗尘埃心地净;楼接八方游客尽收浩气丹田藏”、“天路崎岖通妙境名山蕴秀;湖光幽雅耀佛门古刹钟灵”等等,联文的描述令人对天湖岩有了初步的印象。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