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石匾 见证丰州古城的兴建与重修
在丰州“拱华门”下挖出的残匾。
东南网4月20日讯(海丝商报记者 苏明明 文/图)丰州,自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治所,至抗战内迁,历经1000多年,长期作为郡、县、州治所。可你知道历史上的丰州古城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吗?又是什么时候重修?
在丰州埔头村王先生家中,收藏着2块石匾,它们见证了丰州古城兴建与重修的两段历史。
寻回遗失的“夏侯城碑”
记者在王先生家中看到了第一块石匾,匾长165厘米,宽45厘米,厚8厘米,石匾上刻有行书“夏侯城碑”四字,饱满有力。
“小时候,我就见过这块石匾,当时散落在丰州慈济宫内。”王先生说,因石匾上只有四个字,大多数人不解其意,只当是一块普通的石刻。
直至2014年4月,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为全面了解南安古城基本概况,寻访文物古迹,组队开展南安古城踏勘。熟悉当地环境的王先生毛遂自荐,当起了向导。踏勘期间,王先生留意起古城历史遗存,那块石匾也从他的记忆深处被翻了起来。
当他们再次来到慈济宫,石匾却已遗失。原来,早前慈济宫重修,石匾被当成废弃材料处理掉了。王先生心里空落落,非常希望能寻回石匾。
没有一丝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该从何找起?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求助微信朋友圈,描述记忆中石匾的模样,重点提到了“夏侯城碑”四个字。王先生的微信朋友有上千人,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喜欢收藏古件,尤其是一些石雕、石刻。
惊喜发生在十几天之后。王先生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在清源山花博园一旧石料收购场,看到了那块石匾。王先生当即赶往收购场,经过讨价还价,将石匾买了回来。
专家认为,石匾是古人为记录夏知县兴建丰州古城功勋设立的。
见证丰州古城建城历史
寻回石匾,王先生欣喜之余,开始探究石匾背后的故事。
王先生曾问过慈济宫附近的居民,探访过丰州古城诸多文史爱好者,但得到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江夏侯主持修城,也有人称是夏侯(复姓)修城碑。从石匾的字体、阴刻手法、浮雕等方面,王先生推断石匾应是明朝之物,与这些说法不大一致。
王先生翻阅许多史料,终于找到了有力的佐证。他介绍,历史上丰州在明朝之前还没有古城,因当地民风淳朴,便沿外环河沟植柳为界,故称柳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来犯,因为没有城防,倭寇长驱直入,丰州民居荡毁无数。第二年,新来的知县夏汝砺目睹此景,多方筹集资金,历经9个月的艰辛,垒石为城,古城设四门,城墙外围,还设有护城河。
又有燕山黄氏族谱中写道,夏汝砺为南京户部侍郎黄养蒙门生,修城期间,黄养蒙因丁忧归故里。黄养蒙撰有《南安新城记》,文中对知县夏汝砺评价很高,也称夏汝砺为“侯”。“‘侯’其实是古代民众对一方父母官的尊称。”王先生说,匾中的四字“夏侯城碑”应该理解为夏侯纪功碑才对。
王先生又去请教踏勘小组的专家陈鹏鹏与杨清江,两位老前辈也一致认为,南安首次建城,抵御住倭寇的侵犯,夏知县功高,邑民受益,因此官民立碑纪功。“此碑应该是碑林中的题匾,就像一篇文章的题目,起提示作用。”
城门残匾佐证古城重修历史
王先生家中,还收藏着另一块与丰州古城有关的残匾。这块石匾只有左边的一部分,刻着一个大写的“门”字。残匾长165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由此可以推断出完整的石门匾有多大、多重。
这块残匾一旁写了“南安县知县祖泽茂立”,是丰州古城重修的佐证。根据史料记载,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知县祖泽茂主持重修丰州古城。
据了解,这块石匾是在如今的拱华门下被发现的。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踏勘小组整理了一份有关丰州历史古迹的资料,其中一份上世纪80年代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踏勘报告写明,这块石匾被埋在地底下。
“另一半刻有‘长寿’二字,被埋在地下2米深处,当地的一些老人也都记得石匾被埋的具体位置。”王先生请来十几人,花了大半天,才挖出了这块残匾。“另一半石匾埋藏的地方如今建有民房,不好挖开。”
王先生介绍,丰州古城首建时,北门称“拱华门”,后来修城,改称“长寿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当地驻军担心城墙与城门的目标太大,于是下令拆除。如今大家所看到的“拱华门”,是现代人在遗址上修建起来的。
采访当天,恰巧有人从同安赶到王先生家中,想购买他的藏品,王先生婉拒了。“如果想要研究,我很乐意提供一些材料,但卖(这些藏品)我是舍不得的,因为里面包含着故乡的历史。”王先生说。
听说丰州有重建历史古城的规划,王先生打算将部分藏品捐献出来,包括这两方石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