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经历几次沉与浮? 石狮市博物馆近年新收集的海底动物化石 在发现“海峡人”的石狮祥芝镇祥渔村,当地的渔民,也代代地流传着“沉东京 浮福建”的传说。“据说,当时在晋江深沪,有一条路,通往东京,人们常说那是东京大路。”祥渔村蔡水湖老人告诉海都记者,传说里的东京城,可能就位于现在台湾海峡的位置,经过几千上万年的海陆变迁,这个东京城沉于海底,福建浮了上来。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称,“沉东京 浮福建”有许多的解释,确实有一种跟板块运动有关系,“当然,这不是一下子就‘沉’下去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管“沉东京”是何种解释,似乎都与海底古森林和“海峡人”的发现,有着某种神秘的内在联系。其一,两个大发现的地点均在闽南海域,主要集中在澎湖一带至泉漳一带的台湾海峡;其二,三湾三片海底古森林,距今约7000年至4.3万年前,“海峡人”距今约2万年,时间跨度上存在高度重合。 有人推测,台湾海峡中的部分地带曾有数次出露成陆,因其优越的气候条件,曾养育着一片适合动物繁衍的森林地、沼泽地,也因此成为史前人类“海峡人”的家园,而随着几次沉浮,一部分树木、动物和人类在不同时期成了化石。不过,究竟台湾海峡几度成为陆地,这个远古人类曾经的神秘家园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破译。 “海峡人”已经懂艺术和数字 5月12日,一件经过精心包装保护的文物,在石狮市博物馆完成了转交,那就是1998年被发现的“海峡人”肱骨化石。今年5月18日至7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将在省博物院展出。这一件珍贵的一级文物,是石狮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成为这里唯一一件被借的文物。 据介绍,“海峡人”所发现的标本共有两件,一件肱骨化石,一件胫骨化石残段。虽然化石材料很少,却非常难得。这么说吧,尽管地球上存在过无数的生物,但形成化石并不容易,有人做过粗略计算:大约几十万个生物体只能有1~2个会形成化石;几十万个化石只能有1~2件会被发现。 专家们将“海峡人”出现时间,锁定在15000多年至20000多年前。结合此前的研究发现,“海峡人”被确定为晚期智人(距今约5万年前到1万年前的古人类,其人体结构与现代人并无太多差别,有高度发展的智能,尽管还没有文字);除了人骨化石外,从海底发现的动物骨骼化石表面,还发现了人类用石质工具刻划和砍砸的痕迹。 “海峡人”的时代,人类已经有了相当完整的语言体系,已经懂得了艺术,懂得简单的数学,他们明了数的概念;有“美”的追求,会制造相当精致的石质和骨质的工具,讲究工具的对称和美观;能磨制骨针缝衣,把贝壳或石子穿孔作为手镯和项链,还会在骨骼的表面上,通过刻划道道,来表示某种数的概念。 研究认为,“海峡人”过着集体的生活,由群落头头指挥,共同狩猎和采集,共同分享得到的果实。他们以台湾海峡为自己的活动天地,频繁地来往于闽台沿海和澎湖列岛——那时候的台湾海峡出露成陆地,没有海浪滔滔,没有冰川万里,而是一个郁郁葱葱的低洼土地,植被茂盛,物种繁多,简直就是人类和动、植物的乐园。 |
- 2017-05-09探秘惠女湾海底古森林:三湾同现古森林或解万古之谜
- 2017-04-28惠安净峰惠女湾发现海底古森林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