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高考
东南网6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曾小琴 陈晓婷 李昌乾 编辑 沈桂花 视觉 龚长旺)
把一段岁月看得更真切,需要足够的距离感。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过去了。明天,又是一年高考时。
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相遇。很多媒体都忙碌着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回忆、追思和总结那年高考日。不同领域的名家、名人、明星,也被请来书写诸如“高考改变命运”的命题作文,4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在这样的回顾中得到梳理和总结。
硬邦邦用数字和逻辑探讨高考,这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高考是千千万万曾共同经历过的学子共同的话题,“虐心虐身”地挤过独木桥的那段岁月,回首再述说,我们只想聊点温情的。
历史隐藏于细节中,隐藏于具体的人的故事。每一个小人物和小故事,都是一段岁月的切片。
今天的深读,我们邀请了5位经历过这头尾40年高考的节点考生,分享他们的高考故事,聊一聊那个年代相似又别样的心情,这些人的工作、生活、命运乃至价值观,被高考不同程度地改变,或轻缓,或剧烈,但无不耐人寻味。
40年,不仅仅意味着纪念缅怀,也意味着重新出发。
10月赴考,我的高考秋高气爽
综合 中国教育报 潇湘晨报 新华网
万事开头难。这5个字用来描述高考恢复的这40年,有道理,也没道理。
毋庸置疑,1977年的高考是40年来录取率最低的。据统计,当年考生570万,实际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仅5%。这也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的一次10月高考。今天,我们在这5%的录取人群里,找到了泉州人黄庆坤,那份难,他切身经历,字字是情。
事实上,这40年,可不仅仅开头难。2008年全国高考生达到1050万,成为高考这座桥上人数最多的一年。因为经历的人群不同,因为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政策、户籍籍贯等的不同,每一年的高考,喊难的人群不在少数。可每一个从步步维艰的高考岁月中走过来的人,对这段过去,都用了一个词:感恩。
40年前、30年前的高考都经历了哪些难?亲历者们有话说。
中国高考改革历程
1905年:科举废止,现代教育登上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有100多所大学,各校自主命题招考
1952年: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
1966年:停止招生六年,考场关闭十年
1972年:恢复招生,推荐入学
1977年:恢复高考,分文科理科,理科考7科,文科6科
1983年: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1983年:英语被列入高考科目,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
1985年: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试点招收保送生
1985年:试行机器阅卷
1989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尝试“3+1”方案
1989年: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试点招收保送生
1990年:会考制度在全国各省市推开
1995年:会考基础上试行“3+2”方案
1995年: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
1999年:开始推行“3+×”科目考试方案
2000年:多省市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一年两次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2年:实施“3+×”方案,考试科目多元化
2003年:全国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到6月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6年:多省市自主命题,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
2016年:20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多省外语一年两考
“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高考时间:1977年
学子:黄庆坤
职业:泉州机关干部
寄语:沉着应对 冷静思考 先易后难 认真作答
黄庆坤是恢复高考的首届考生之一。当时考场设在惠安二中,外围有部队士兵站岗把守。
当时考试时间是10月份,闽南的10月秋高气爽。黄庆坤的考室里约30个考生,有别于现在的高考科目,他们考的是语文、数学、政治,还有一个类似综合卷,涉及工业、农业基础知识,卷子还考了浮力、电磁场等相关的物理知识。
黄庆坤的这场考试,可谓一波三折。
作为恢复高考首届考生,黄庆坤并不是应届生。他是1974年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回到家乡接受了两年的再教育,担任家乡学校的初中理化民办教师、兼任夜校扫盲教师,还得协助公社、大队从事各种活动。1976年秋,因表现优秀,他被推荐可直接上大学或读中专。
1976年那个年代,大学生真是龙鳞凤毛。黄庆坤说,当时高考没恢复,上大学是靠推荐的,每个公社的名额是按指标定的。他所在的公社5万多人,只有4名大学生、22名中专生的推荐名额。4个推荐名额,一人特指退役军人,一人要求是女性,另一人代表贫下中农,最后一个是选出公认最优秀的。黄庆坤就是那最后一个优秀人选,也是当年惠安县“教革组”所有被推荐人考试里的第一名。
当掌声和祝福涌来时,黄庆坤却因体检查出色盲,与“大学生”擦肩而过,“事后我才知道,色盲报考文科生是不受影响的”。
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承想,梦又被点燃!次年,高考恢复。他一边教书一边苦读,与老三届高中毕业生(1966年~1969年)、1972年高中毕业生、1974~1977年高中毕业生一起报名。
这次考前填报志愿,黄庆坤特别谨慎。第一志愿,保险起见填了中专师范类,当时中专师范类不仅免学费,还能补贴生活费、供应口粮、奖学金等。为了避免再次因体检而出纰漏,他到处找人帮忙,买来各种版本的测验辨色力图册练习、背诵。最终,他如愿考入中专。那个年代,能考取中专,就意味着从农村户口转入了“国家粮”,为家庭赢来了一大“粮缸”。中专毕业后,黄庆坤并不甘愿自己的学历,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
“感激能赶趟高考恢复首班车,经历那么多挫折,我更懂得吃苦、珍惜、努力”,黄庆坤特别遗憾的是,因搬家多次,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资料,都找不到了。
“我做了回不听话的孩子”
高考时间:1987年
学子:珍珍同学
职业:省直机关公职人员
寄语: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笑一个,以平常心进考场,祝莘莘学子一切顺利!
1987年,全国实行夏时制的第二年。那年4月,国内所有时钟被拨快了1小时。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可奔赴在艺考初试、复试路上的高考生珍珍同学,根本无暇顾及。她是一名艺术生,报考音乐专业。这对当时大部分家长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陈旧的观念里,学音乐相当于“学唱戏”,学艺术等于“不务正业”。她所在的安溪一中1987届的考生有三百多人,艺术生只有八九人(包括音乐、美术专业)。
事隔30多年,回忆起自己的艺考之路,期间艰辛仍印象深刻。从小,珍珍同学就对音乐有极大的兴趣,从小学到中学,她都是学校艺术团的活跃分子,每场演出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父母曾想让她放弃音乐,专心文化课。从小乖巧的珍珍同学,做了回“不听话的孩子”,她想方设法偷偷学音乐。光靠兴趣无法应对高考,她急需专业老师的系统指导。同学为她引荐了恩师,至今她都深深感激这份恩情。
高考前,父母见她对音乐的兴趣和执著,也不再反对她报考音乐专业。
1987年3月底至5月,艺术生进行专业考试。当时,艺术生能报考的省内高校只有4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艺术学校、厦门大学和集美师专。为了参加福师大音乐系的专业复试,珍珍同学只身一人到了福州,“那时候的中学生,根本没有出过远门。”为了梦想,她一点都不害怕。
没想到,父亲因为不放心她独自出门,悄悄跟到了福州。“既感动又生气。”青春年少时总觉得,自己可以一个人考试,证明自己的选择和独立能力。
专业考试通过后,珍珍同学拿到了文考通知书,顺利参加了1987年7月的高考。“当时,艺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不计入总分的。”正好她的数学也不好,珍珍同学笑着回忆说,她其他科总成绩考了300多分,在艺考生中还算不错。那年,她顺利考入了福师大音乐系。
毕业后,珍珍同学被分配到安溪培文师范当了6个学期的音乐老师。之后,她被调到福州,成为一名省直机关公职人员。
珍珍同学到省直机关工作后又学了行政管理专业,现在的工作跟音乐专业没有任何联系。“但正因为学了艺术,才让我更加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珍珍同学一点不后悔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现在的艺考生们能够因为兴趣去学习,对自己负责、对艺术尊重。
三次高考,十年回首给我力量
“志愿的填报甚至比高考考试本身还让人焦虑。”上一个十年,不少考生因志愿填报失误而错失理想大学。庆幸的是,制度在改革、在完善、在进步。
比如,2017年1月,浙江公布新高考录取工作方案:打破文理界限,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考生每次可填报志愿不超过80个,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每一段路,最初走的时候总是荆棘满布,然后越走越宽、越走越好。高考也是一样,尝试了很多次、很多种改革方式,慢慢摸到更人性、更理性、更可行的那一条,比如这些年逐步改善的志愿填报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样是高考故事,后半程,听另外3位考生讲那难忘的过去。
高考不是一考定终身
高考时间:1997年
学子:三木(笔名)
职业:从事教育培训行业
寄语:人生丰富多彩,高考只是一次期末考,无关人生输赢。希望学子们放松心态发挥水平,考出成绩金榜题名。
1997年,厄尔尼诺引发全球大部分地区气候异常,那年夏天,泉州持续高温。泉州五中考场上,来自泉州七中文科二班的三木同学,正拿着笔,埋头做数学。炎热的天气和紧张的情绪,让三木沉不下心,“完了,肯定要考砸”。
这是三木万万没有想到的。身为数学科代表,数学是他备考时最有信心的。作为班里的尖子生,每次考试,再差他也是前五名。在考前的志愿填报上,他自信满满地填了福州大学金融专业,并且不服从调剂。
“上一般本科是没问题,发挥好一点,还能上重点。”三木说,1997年高校录取是分提前批、重点本科、一般本科、省级专科和地市级专科。福州大学属于一般本科,考前,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在哪。
可高考放榜的那一刻,他傻眼了。他考了600多分,达到一般本科的标准,但因为不服从调剂,只能读省专。省专他填报的是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投资经济管理专业。10多年寒窗苦读,却要去上一个他原本没有放在心上随便选的专业,三木一时没办法接受。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考定终身”的理念。
特别失落地过了大一,大二开始,三木重新发奋。他特别感恩那阶段的经历,“当时学的那些高数、微积分,毕业后就没有用过了。而我花了那么多时间,调整心态、重塑信心,使我之后的人生,可以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一家证券公司。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在证券公司,三木参加了不少高水平的培训,慢慢发现教育培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人或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很有意义,而且行业前景广阔。“只要人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有需要,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就不会差。”三木果断辞职,全身心投入教育培训行业。这一做,就是10多年,做得风生水起。
“其实,高考真的不是一考定终身,我毕业3年后,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三木说,不管遇到什么,经历了什么,只要积极调整面对,就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泛黄的准考证,记录了李昌乾经历的3次高考
我和三张泛黄的准考证
高考时间:2007年
学子:李昌乾
职业:媒体报业
寄语:考上了,不远处有别样风景;失利了,重头再战。要相信,经历是笔财富。
今年是李昌乾记者生涯的第四年,短暂却不失精彩。3次高考的经历尘封了10年,今天以文字呈现,愿它给你力量。
他是家族里第一位走出山旮旯的大学生,过程比同龄人艰辛太多,3张逐渐泛黄的准考证,把往事挤出心口。
2007年6月,骄阳、降水交替,过山车般的天气攻陷了紧张备考的情绪,重感冒让他错失本科。按父母的意愿,他选择了专科院校的初等教育。
故事本没有这样结束。2007年8月,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他不甘心,和3位同学来到建瓯芝华中学。
复读是希望,是实现理想的末班车。但不是每个人复读都涨分的,也有不少人成绩下滑了,复读生的竞争和压力更大。“这一年我如果顶不下来怎么办”成为心头一块石。
2008年6月,第二次高考。同批参与复读的4位同学,只有他上了本二线,其余都是专科。但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志愿没填好。遵循“梯度志愿”的填报政策,在查询录取情况时,错失第一志愿后,后续志愿均未录取。
躺在房间,哭了一天。傍晚,农田归来的父亲,双脚裹着泥蹲坐在门口,闷声抽了根旱烟,独步3公里找到一位乡贤,委托其在政府上班的弟弟能否提供帮忙。但事已成定局,无能为力。
10年之后,父亲奔走求助的那一幕,历历在目,记忆里的每一帧都戳痛他的心。
2008年恰逢北京奥运,丝毫未让他快乐半分。在后续专科院校填报中,也因为托大,与中国药科大学的专科院校失之交臂。
那年暑假,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他躲在房间、路边墙角里,在亲人的冷嘲热讽中度日。直至被迫第二次复读。
2009年,在上述乡贤弟弟的帮忙下,作为插班生,他进入建瓯一中。那年,全省高考改革用全新教材,面临“用一年时间读三年教程”的局面,压力与日俱增,他时常在深夜流鼻血。父母除了担心,远在浙江的姐姐辞职来陪读照顾。在姐姐的照顾下,他顺利迎来第三次高考。
很庆幸,高考改革后的首考,总体难度系数降低,加上推行“平行志愿”,他以第二志愿第三专业被录取圆梦。
我在考试 母亲在祈愿
高考时间:2016年
学子:翁铭骏
身份:中南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大一
寄语:祝福考生考出好的成绩
一米八四,鼻梁高挺,笑起来有酒窝,阳光帅气,这是翁铭骏给人的第一印象。
高考已过去近一年,一切仍记忆犹新。那天一早,父母开车送他,一路上有说有笑,只字不谈考试,因为相信他,因为不想给他压力。
进入考场前的安检,监考老师拿着金属探测仪在忙碌。每个考室约30名考生,3个监考老师,他在平时就读的泉州五中城东校区考,都是熟识的同学。
每考完一科走出考场,他都能在黑压压的人群里见到父母。他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考试,而是全家总动员。考完所有科目后,爱摄影的父亲在校门口架起器材,拍下他走出考场时的好多个瞬间。
考完后,听说某地家长为了考生能取得好成绩,家长们相约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他淡淡一笑“可怜天下父母心”,直到一次偶然,他才明白了这句话。铭骏听说,那天他刚走进考场,母亲就跑到关帝庙为他祈愿,一向拜佛的奶奶,也在家默默为他祈祷。
在铭骏眼中,作为90后的高考生,学习环境优越,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门心思钻进书堆和题海中。当然,作为独生子女,肩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心理压力也是挺大的。高考前,省质检后的几次模拟考,铭骏的成绩与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有差距,他还沮丧迷茫过。幸亏老师不断鼓励开导,才让他放下心理压力应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