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张富英:拥军就是心中的坚持

2017-08-01 07:42:28 王敏霞 何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张富英观看战士才艺展示。

东南网8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何金 文/图)

她,白手起家,从一个外来打工妹打拼成为企业家。

她,上高山下海岛,几乎走遍了驻泉部队,官兵视其如亲人。

她,发起成立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让民企拥军从个体分散办小事,向集中力量办大事转变。

她,就是福建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会长张富英。

第一次也是最简单的一次拥军

1993年,一列从河南开往福建的绿皮火车上,21岁的张富英满怀憧憬。

来到鞋业重镇晋江,和当时很多南下打工的年轻人不同,张富英没有一头扎进工厂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已经有几年鞋厂工作经验的她,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开放前沿,外贸大有可为。然而不懂闽南话,不懂英语,人生地不熟……面对困难,张富英选择了坚持。她经常肩扛两大袋各式鞋子的样品,穿梭在晋江的街道和酒店,见到老外就打招呼,连比划带猜,谈价靠摁计算器,一日三餐就是馒头咸菜……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张富英终于拿到了她的第一笔订单。

1999年,张富英终于有了一间外贸店面;2002年,承包了一家工厂的生产线;2006年,有了独立的外贸公司。而与拥军结缘,也是在这个时候。

当时,驻泉某部拉练经过公司附近,战士们个个汗透衣背。张富英马上招呼丈夫拿来开水和水果,送给路边休息的战士们。

这是张富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简单的一次拥军。从此,张富英与子弟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始了她的拥军事业。

2009年,总投资1.9亿元的亿仁鞋业正式成立。伴随着事业越做越大,张富英拥军的脚步从未停歇。

张富英做拥军,真心实在。这是很多部队官兵对她的评价,她已经把拥军当成了事业。

“只有亲人才会想得如此周到”

在与亿仁鞋业一墙之隔的某部农副业基地,到处都能看到张富英的拥军痕迹。“战士的衣食住行,处处都能体现她的爱心。”基地主任柯争华告诉记者,“战士们穿的户外运动鞋,食堂的空调电视,基地的自动大门,还有灯光球场、停车场,都是张富英出资购买捐献的。”

基地的前身是军垦农场,老场长林圣宗转业后接连遭遇家庭变故,妻儿相继过世。张富英知道后立即上门慰问,并持续帮扶至今。2013年,她发起企业家和部队困难家庭官兵“一对一”帮带活动,100多名企业家与困难家庭官兵结成帮扶对子,仅她一个人就帮扶了7人。对于扶持军嫂创业,张富英更是不遗余力。她组织企业家深入部队召开座谈会,用企业家艰苦创业的历程,激励军嫂转变观念,至今已鼓励扶持80多名军嫂自主创业。

在张富英看来,拥军没有前方后方,亦不分兵种和地域。

她是精神拥军的一个好榜样。对于部队官兵而言,相对于物质的慰问,对职业的理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张富英就是这样一位对部队对军人有着深切理解和崇敬的人。这份理解和崇敬,来自深入,源于贴近。

这些年,张富英走遍了几乎所有驻泉部队,她怀揣真情,爬高山、进海岛,走得近了,心就亲了。张富英把官兵的辛苦看在眼里,把官兵的需要记在心上。

有一次慰问看到一些女兵脸色苍白、身体不适,她给每个人都送去了暖宝宝;南平某部高山驻地雾气深重,日照时间较短,她带去了烘干机;某部位于偏僻的闽赣交接处,行军路难,她带去了防滑防水、有防臭鞋垫的户外登山鞋;到海训实训地,她和姐妹们带去饮用水和西瓜……

她是情感拥军的一位好母亲。2011年张富英把儿子也送进了军营,她更是把浓浓的母爱,惠及官兵。某特战女子队平均年龄不到18岁,这些坚强的女孩在军营经受住了残酷的磨砺,成为战斗尖兵。可在张富英眼里,她们还都是孩子,在中秋佳节,她发动女企业家到军营与这些女兵共度佳节。

由于工作关系,很多官兵和家人都是聚少离多,张富英就琢磨着尽量多为官兵们创造一些和家人相处的机会。她和部队沟通后,就结合军人荣誉工程,组织好军嫂、练兵先进个人赴厦门、安溪等地参加亲子互动体验游。好军嫂彭富梅和丈夫常年两地分居,为了解决丈夫的后顾之忧,她常年独自承担起照顾女儿读书的重担,一家三口出游在她看来简直就是奢想。去年赴安溪参加的茶园体验游,成为女儿上大学离家前最为珍贵的回忆。“细微之处见真情,只有亲人才会想得如此周到。”彭富梅感慨地说。

五个“雷打不动”就像一份铁的承诺

像亲人一样,如朋友一般,许多驻泉官兵都有张富英的手机号码,经常给她打个电话,讲述部队里发生的新鲜事。张富英也因此有了很多称呼,“张姐”“张姨”“张妈妈”……

她是文化拥军的一座好桥梁。驻军某团图书馆急需一批图书,她第一时间把价值5万元的图书送过去;驻军某旅想修建一个灯光球场,她立即签了一张10万元支票给予支持;某地人武部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电脑,她当即为人武部购置了8台电脑……

了解到回族战士李元想报考军校,张富英为他送来一套精心挑选的学习资料;听说政治处报道员吴达钻研摄影热情高,就送了一套专业摄影书籍;得知某分队官兵练习书法氛围浓,马上选购了一批名家碑帖送给大家……如今,在泉州,张富英已经成为文化拥军的一张靓丽名片。

泉州是一座富有双拥传统的城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回报祖国、反哺社会的一种自觉行动。张富英积极推动解决驻地部队官兵的生活难题。官兵的出行、饮水、子女入学等问题,她都挂在心坎上,积极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反映。

这些年来,张富英拥军形成了“五个雷打不动”:每年部队海训、海外演练支前雷打不动;每年八一、春节慰问海陆空部队雷打不动;每年支持好军嫂创业及表彰雷打不动;每年企业全力支持退伍军人安置雷打不动;每年到部队文化拥军雷打不动。这五个“雷打不动”就像一份铁的承诺,时时温暖着驻泉官兵的心。

联合2000多家企业共同拥军

走进坐落于晋江市西滨镇的亿仁鞋业有限公司,崭新的办公大楼、标准化的生产车间、整洁的职工宿舍……处处透出军人般的气质。

“如果没有拥军的经历,也就不会有公司的持续发展!”张富英认为,做企业,做实业,十分艰辛,但是,正是拥军给了她极大的动力。

随着拥军不断深入,张富英越来越感到拥军事业意义重大,仅靠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众人拾柴火焰高,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与身边的企业家联手,创建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

“可行不可行?”“能不能成?”“好办不好办?”想法一提出,丈夫牛占鳌接连提出几个疑问。张富英知道,自己无论怎么拥军,家人都会全力支持。可带动其他企业家一起拥军,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不讨好。

“拥军是件好事,认准了我就要去做!”张富英犟劲来了。那段时间,她来回奔走,积极发出倡议,向企业家讲述拥军的意义、部队官兵的精神风貌、侨乡泉州的拥军优良传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联系的60多名企业主全部报名参加。

张富英又马不停蹄地向泉州市双拥办、泉州军分区和民政部门领导汇报想法。企业联合拥军,对军地双方都是一件好事,审批一路绿灯。

2013年1月,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正式成立,会址就设在晋江亿仁鞋业有限公司,张富英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会长。协会成立之初,张富英率先拿出20万元,带头筹措协会爱国拥军基金。在张富英的感召下,当年加入的企业就达到180家。四年来,不断有企业加入,目前已经发展到2000多家。

拥军路上创新不止

2014年底,泉州河南商会在泉举行成立庆典,张富英当选为第一届会长。豫籍企业家在泉创办的企业有200多家,上规模企业百余家,对于拥军而言,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豫籍企业家纷纷加入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

“毫无疑问,她是泉州拥军企业家的领头雁!”驻军某部部队长楼正军说。

拥军之路,激情不停,创新不止。在张富英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企业家拥军协会一份几年前的会议纪要,要求设立泉州市拥军优属专项基金,要组织开展文化拥军、科技拥军、亲情拥军等活动,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每年推出2到3个精品拥军项目,要开展拥军企业与困难军人家庭一对一帮扶,要使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成为泉州、福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民间拥军组织……如今,几年过去了,在张富英的带头努力下,这份会议纪要描述的愿景全部一一实现了。

由张富英发起设立的泉州市拥军优属专项基金,初始资金500万元,如今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元。从重要节假日慰问到困难军人家属扶持,从奖励好军嫂到组织优秀军人家庭亲子游,基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亿仁鞋业有限公司内部,拥军氛围也是极为浓厚。张富英将拥军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纳入企业年度工作安排、纳入工作年度财务预算、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成立了亿仁鞋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目前这一企业拥军模式已经得到省和泉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认可。

拥军爱军,张富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也吸引了很多退伍军人前来亿仁鞋业就业。近五年来,每年都有30名以上退伍军人进入亿仁鞋业工作。对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张富英十分认可。“这些退伍军人纪律过硬、执行力强,素质和能力都很棒。”张富英说。

谈到眼下的拥军爱军,张富英兴奋地跟记者谈起了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老兵驿站”APP,通过构建一个电商平台,将拥军企业纳入,为众多退伍军人提供免费创业的平台。

“很多退伍军人受限于知识面、启动资金,就业、创业往往比较难。”张富英说,退伍军人加入这个互联网平台,在备案登记后,只需手机和二维码,就能开展市场营销,可销售该平台上所有企业的产品,按销售额提成。

据了解,这个“老兵驿站”APP平台,由张富英发起设立,投入资金已超过千万元。日前,该平台全面上线,目前已有1000多名退伍军人登记报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