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历史名人曾公亮留存泉州重要遗迹藏身德化菜地

2018-01-13 09:16:0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诗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历史名人曾公亮留存泉州重要遗迹——

千年古迹相安院藏身菜地

遗址所在地部分被村民开垦成为菜地

本报讯 (记者 陈明华 文/图)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内挂着“一门四相”的匾额,其中“四相”分别指曾公亮、曾孝宽、曾怀、曾从龙。据介绍,福建曾氏九世祖曾公亮的成长和供职均在江、浙、豫一带,在泉州家乡遗留的古迹不多,相安院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遗址。之后因为历史原因,相安院坍塌淹没在草丛中。前段时间,曾氏族人通过史料考据、现场勘查,终于在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相安角落的山中找到相安院遗址。

1月11日,经过现场考察,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泉州博物馆专家初步判断相安院遗址所处位置,认为具有保护价值。

现场 菜地里暗藏千年古迹

曾氏族人发现的相安院遗址位于浔中镇石鼓村相安角落的山中,距离村子不远。在上山路口,有一座相安宫庙。

在曾氏族人的指引下,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陈鹏和副研究员唐宏杰、泉州博物馆研究员陈建中等人,来到距离相安宫约100米的半山中。

记者注意到,相安院遗址占地数亩,部分被村民开垦成菜地。在遗址的中部,立着两根1米多高的石门柱。曾氏族人将堆积在石门柱前的鹅卵石和泥土清理掉,露出下方的5级石板台阶。台阶周围的地面是用鹅卵石铺就的院子。

专家分析,当时整个院子都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村民整理菜地时,把一部分鹅卵石挖出来,堆成一堆。专家对相安院门柱遗址周围进行清理时,发现数十片陶瓷残片。经初步鉴定,这些残片有的是宋代的,不过以明清时期的居多。

专家还发现一块半圆形的石头,石头弧顶上有一个孔洞。据当地村民回忆,类似的石头当时有四个。专家介绍,这个是宋代墓葬时所用的墓顶封石。

除了被开垦成菜地外,相安院另外部分遗址被长满树木的土层遮蔽,无法进一步进行考古活动。专家建议先将遗址中的土清掉,方便进一步勘查。

在相安院遗址右侧约百米处,有一个同样用鹅卵石修葺的古墓。据曾氏族人介绍,这个墓是他们的先祖曾宏的继妻林氏的。

部分遗址长满树木杂草

部分遗址长满树木杂草

历史 曾公亮为护祖墓建相安院

泉州曾公亮学术研究会会长曾文军介绍,他们的三世祖曾宏是唐僖宗时辅佐王潮入闽团练副史曾延世之孙,官内侍省使。曾宏墓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石山村,是德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曾氏族谱记载,宋嘉祐年间(1056—1063),三朝为相的曾公亮恐三世祖“曾宏墓”等没人看管,杂草丛生、年久荒废,于是奏请皇帝御批,建立“相安院”作为守墓者朝夕捻香燃灯的居所。并购置田地280亩,租给陈荣耕种,每年交给相安院粮食1.2万斤,用以供应历年春秋祭典所需。因此曾宏墓便有“丞相墓”之称。

宋嘉定八年(1215年),曾宏十二世孙,曾高中状元的曾从龙,官拜参知事时,特地前来瞻祭曾宏墓,并为相安院立碑和华表于路旁。明清以后,各个时代均有曾氏族人到曾宏墓祭拜。

据相安自然村的曾氏族人介绍,曾从龙为曾宏立的墓碑,如今还树立在公路旁,但华表已不见踪影。

“其实是先有相安院,后有相安角落。”据曾氏族人介绍,曾公亮修建相安院,请人看护先祖墓地,而曾氏族人并没有聚居在这里。大概过了300年,曾氏族人方才迁移到相安自然村。

从遗址中发现的陶瓷残片

意义 相安院遗址很有价值

在仔细勘查了相安院遗址和林氏古墓后,陈建中说,通过现场清理,可以看出这个古建筑的遗址结构还在,是规模和规格很高的建筑遗存。从目前收集到的陶瓷残片来看,具有冰裂纹特征的瓷片是宋代的,另外一些是明清时期的。这次还发现了具有宋代特征的墓盖石,都较有价值。

陈鹏分析,这个相安院的遗址和相关历史文献、曾氏族谱及相安院的相关记载相吻合。曾公亮在江浙、河南等地做官,其遗留在祖籍地泉州的遗迹并不多,而相安院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遗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曾公亮为了守护先祖的墓地,特意修建了相安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悌文化思想,值得发扬肯定,因此这个遗址应该好好地进行发掘保护。

唐宏杰表示,曾公亮是泉州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一家出了4个宰相、1个状元,各朝各代各级官员更是不胜枚举。和曾氏族谱记载的先代墓地地形图对比,相安院和曾宏继室林氏的墓地就在这一带,但目前山中杂草丛生,需要清理完后再进一步考察佐证。他认为,曾宏的后代,七世祖曾穆将他的墓迁移到此处后,曾氏族人人才辈出,逐渐成为泉州的名门望族之一。曾公亮的父亲八世祖曾会就是曾家第一个进士。

唐宏杰认为,对曾宏及其妻妾的墓地、相安院遗址进行保护,不论是对曾公亮的研究及泉州家族史的研究都很有价值。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