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灯人的花灯情缘 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每逢元宵佳节,泉州的花灯盛况总能吸引万千游客流连忘返。针刺灯、刻纸灯、彩扎花灯……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与花灯结缘的那些日日夜夜,在花灯制作者的心里总是格外难忘。 记者 李波玲 王柏峰 文/图 杨铭 走心走质不走量 泉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统花灯的创新者——杨铭,与目前大多数花灯制作者相比,显得有些特别。杨铭并不是职业的花灯手工艺人,也从未得到过哪位老师傅的真传,全凭自己对花灯的热爱,儿时起他便总是在课余时间找来大量资料潜心琢磨,自学传统花灯的制作手艺。这一做,从1978年至今正好满40年。 “走心走质不走量。”对于有固定工作的杨铭而言,制作花灯纯属兴趣爱好,每一盏花灯都是自己的心血,都值得用心去对待。杨铭不禁想起二十年前,花灯塞满了六七十平方米的小房子,连下脚的地都难找;如今房子变大了,自己仍坚持着这个原则。这次春节期间,他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一心扑在制灯上;节后上班,则白天工作、晚上加工。记者来到杨铭家中时,一眼便能看到客厅悬挂着的十多盏花灯,而他正在完善一盏生肖灯的最后工序。 杨铭希望,每年自己手中的花灯都可以争取出点新意。“这几十年来,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材料的可选择面更广了。”杨铭回忆,多年前,为了找到符合要求的布料,制作者可能得专门去街上买纯白色的真丝布料回来,自行染布再制作;更早时,得自己熬糨糊来粘贴。现在,各式材料一应俱全,杨铭偶尔也会通过网络购置材料,如LED灯。 做针刺无骨灯时,他沉下心来慢慢地做好每个面,成千上万个小针孔连他也数不来;做彩扎灯时,面对上千个接头,哪怕手磨出了茧,甚至被化学乳胶给伤了,他也从不半途而废……不论多少年过去,除了制作当年的生肖灯,将泉州元素融入手艺、紧跟时代热点,是杨铭常有的设计思路。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喜好,燃起孩子们对泉州花灯的兴趣,杨铭常常有创新。就像今年的几盏狗年主题生肖灯,其中有一盏红色的狗生肖灯,就是以杨铭曾经见过的布偶形象为原型制作的;此外,还有一盏孩子们熟悉的卡通玩偶形象史努比灯。 |
- 2018-02-26海丝艺术公园花灯展区:水上座灯“海丝神韵”明晚试亮灯
- 2018-02-26“泉州花灯”传承人讲解观赏门道 别再“走马观灯”
- 2018-02-25探访泉州鲤城花灯展区:720盏传统花灯争艳 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 2018-02-24探访泉州丰泽花灯展区:时尚闹元宵 科技添亮点
- 2018-02-24泉州:18条公交线路将延时或调整 4条免费公交直通花灯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