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产业变身经济“黑马” 快递渐成城市名片
——泉州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的背后
现代快递业由原来的人工分捡,转换为机械自动化分捡。(林劲峰 摄)
2017年,泉州快递员共揽收7.44亿件快件,其中80%以上为电商件,全年泉州快递业支撑电商零售额近1200亿元。
2001年左右起步,2008年起借电商兴起迎来大发展,2015年借泉州获批成为第二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的契机迎来发展春天……短短十几年,从边缘角色,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泉州快递服务业的发展令人惊叹。
“泉州快递服务业的发展,虽然有过曲折、彷徨,更多的是喜悦与收获。它见证了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见证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迭替。”近日,市邮政管理局局长薛军军及业界相关人士向记者细说了泉州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的背后故事。
(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杨婧 庄子瑜)
摸石过河 民营快递艰难起步 曲折探索中求生存
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2002年左右,泉州的快递服务业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在800公里之外的杭州市,民营快递业务在1997年左右已摸索着起步。老家在杭州市桐庐县的申通泉州公司总经理叶燕琼告诉记者,那时以桐庐人为主的民营快递经营者,在接受客户的委托后,天天跑火车站、机场,通过火车、飞机将物品快递到广州、上海等地。曾在海南干过一年快递的叶燕琼,敏锐地发现到其中蕴藏的商机,2003年毅然和爱人来到晋江市,开拓快递市场。叶燕琼在鞋企集中的晋江市陈埭镇莲屿路口租下一幢民房,一遍遍地跑鞋企、鞋材店。“当时几乎跑遍了陈埭每家鞋材店、鞋企,因为寄件时间较快,如晋江寄广州,今天寄,晚上寄大巴,明天可达,且价格比市场价略便宜几元,不少客户开始试着将样品委托给我们。”就这样,靠着快捷且周到的服务,叶燕琼负责的申通快递服务部业务由最初的每天二三十件,发展到2007年的三四百件。
2008年,电商悄然兴起,叶燕琼的服务部一天电商件达到两三百件。到了2012年,叶燕琼及其他快递服务企业的日收件同步猛涨至几千件,其中多数为电商件。
在喜迎快递发展春天之余,叶燕琼和同行始终有个心结。在2009年以前,因政策不明朗,民营快递一直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状态。“好几次,因为客户投诉,服务部被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快递件被没收,服务部只能暂停营业。”
柳暗花明 2009年变身正规军 成为泉州新兴行业
2009年起,与快递相关的利好政策和法规不断落地。特别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民营快递的合法地位。此后,成立不久的省邮政管理局开始受理民营快递企业总部的经营资质申请。叶燕琼经营的申通快递分公司也如愿拿到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和众多民营快递企业一样,喜变正规军。
“当时我们发现,制造业发达的泉州市,2015年快递业务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15位,完全具备支撑快递产业迅速发展的条件。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于2014年9月在国内率先出台了《促进快递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国家邮政局领导多次莅临泉州调研,为泉州快递行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这些因素,都让我们明晰了泉州快递行业发展的定位,那就是当全国的标杆,争取成为国内第二个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薛军军向记者介绍了当时争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的初衷。
发展定位明确后,泉州快递行业佳音频传。
2013年,泉州中心市区快递车辆通行难的问题首获破解。长期以来,因中心市区禁止货车进入,市区所有快递网点的收送件货车只能在深夜悄悄出入中心市区。根据当时省公安厅的相关意见,在市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的支持下,泉州邮政管理局、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发文,为100辆小吨位的快递货车颁发了通行证。与此同时,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邮政管理局逐步完成了全市1704家泉州民营快递企业以及分支、网点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资质核查工作,实现了快递业务持证经营的全覆盖。
乘风破浪 2015年获批示范城市 快递渐成城市名片
2015年,基于泉州良好的快递行业发展基础,“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正式落户泉州。3年来,泉州快递行业不负众望,快递业务量全国城市排名跃升至第10位,在多个领域发挥了示范作用。
薛军军告诉记者,3年来,泉州快递行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密切,特步、九牧、安踏、361°等企业纷纷携手快递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仓储中心,将产品的“全国件”变成“同城件”。据悉,目前全市现有较为成熟的仓配一体化项目11个 ,年服务制造业产值超过35亿元。
“快递下乡”助力精准扶贫,依托全市乡镇快递网点实现100%覆盖的利好条件,快递为县域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插上“翅膀”,打造“安溪铁观音”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全年支撑“安溪铁观音”产值超17亿元。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目前泉州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快递行业协会以及本地四家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了一个个快递行业的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成效初显。
快递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泉州建立了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的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共收录大客户协议10万余条、实名信息5.04亿条,实名寄件率居全省第一。全市各邮政快递企业配备安检机94台,通过安监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管,促进了企业“应检必检”。
成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3年来,泉州快递行业自身进一步做大做强。多年来,众快递企业用于企业自身车辆、设施升级、场地扩建等方面的投入超过7亿元。共有12家品牌快递企业在泉州设立区域总部,泉州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快递区域性中心,业务规模占全省45%。
“如果说,以前快递业只追求高速发展,现在则是质、量并重。今后将继续引导快递行业往安全、诚信、绿色方向,将快递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泉州城市名片。”薛军军表示。
相关链接
市民故事收快递从不好意思到寻常事
不知什么时候起,每天下班回家,到小区的智能柜取快递,成为家住泉秀街某小区林先生生活的一部分。“家庭用品小到牙签、牙刷、纸巾、儿童用品,大到彩电、冰箱甚至家具,都是在网上买的”,林先生笑着说。1997年起就关注网购的林先生,见证了社会对快递行业从质疑、抗拒到充分认可的过程。
2000年左右,林先生开始试着在网上购买一些不容易被骗的物品。那时快递人员不送郊区、农村等偏僻地方的快递,林先生只能顶着同事们充满好奇、疑惑的眼神,在工作单位接收快递。“那时感觉心里虚虚的,特别难为情”,林先生笑道。约2005年,林先生的一个快递件首次送到位于丰泽区北峰街道某社区的老家。“刚好我不在家,突然有人送一大包东西上门,我妈妈紧张极了。加上一时没能联系上我,老人愣是让快递人员把快递带回。”回想起林妈妈的快递初体验,林先生哑然失笑。如今,林妈妈已能熟练使用新家所在的小区智能柜,还能在替儿子寄快递时熟练地拿出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
与快递打交道十几年,林先生明显感觉这个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首先是投递越来越有效率了,“有些电商企业会在全国各地城市建仓储,有时晚上下单、第二天上午就收到快递,速度快得让人吃惊。”第二变化就是能到达的地方越来越多。第三个变化就是寄递方式越来越简便和规范,以前需要手工填写快递单,现在直接在网上就能操作。
同时记者了解到,与城市里便捷的快递服务有所差距的是,泉州尚有一些农村的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群众只能通过快递驿站等形式接收或寄快递。而这也是泉州快递行业发展今后需要突破的方向之一。
快递员故事我成为客户“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是有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吗?帮我公司送一个月的快递吧!”2001年,刚从晋江一家绣花厂管理岗位离职的欧阳勇生,在亲戚的力邀下,成为顺丰泉州公司第一批快递员中的一位。
“当时,包裹、快递业务还是国有企业的‘专利’,许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入职后,欧阳勇生天天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开拓市场。他最初印了200张名片,沿着涂门街店面分发,但收效微弱。后来,他跑到大洋百货的写字楼敲门,终于揽到了寄产品样、文件等物品的业务。每次收件时,欧阳勇生都会拿出一张A4纸,上面写满了无法寄达的国内省市名称。业务量少,能够寄达的范围有限,是当时行业的现状。如今,欧阳勇生同样有一张A4纸,上面标记的则是能够寄达的国内省市名称。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市民们对快递行业并不认可。欧阳勇生回忆,“那时,亲友们也不理解我,为何要当一名‘黑快递’。”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9年。许多像欧阳勇生一样的快递员迎来了《邮政法》的修订和电商的发展,不仅“黑快递”的帽子甩掉了,业务量也猛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市区幸福街,每天晚上9时至10时,好几家公司的快递员同时在店面前收揽件,小巷挤得连行人都挤不过去。”欧阳勇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已没有同事敢在快递行业最旺季的“双十一”期间结婚或者休假了,因为那时人手太紧张了。作为泉州顺丰公司的第一批快递员之一,欧阳勇生也获得有竞争力的薪酬。2009年,他如愿将老家的旧房子翻建成一幢漂亮的三层楼。
如今,欧阳勇生已成许多客户“熟悉的陌生人”,每天忙忙碌碌,收派件一两百件,业务量稳定。他打算在快递行业干到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