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网瘾猛于虎 防治不容缓

2018-10-30 11:04:3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青少年沉迷网游现象很常见

两少年离家出走六天,引发全城寻人,最后却被发现躲在医院走廊打游戏。25日,本报4版这一报道引发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热议。时下,孩子沉迷网络,特别是玩网游成瘾,已成为家长、老师、学校最头疼的难题之一,由此引发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因玩游戏而厌学退学,与家长冲突离家出走甚至扬言自杀,还有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网瘾危害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前,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网络成瘾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而早在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成瘾障碍纳入精神心理疾病一类。网瘾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何进行防范与治疗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吴志明/文 陈小阳/图

案例篇

为玩手游 他们结伴出走五天

近日,一条寻找两名失联少年的消息,引发全城市民关注。原来,10月19日,14岁的邓同(化名)与11岁的林飞(化名)结伴外出后失联。两人的去向和安危,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24日,两人在市区仁福骨科医院4楼走廊被找到,当时两人拿着手机正忘情地玩游戏。林飞表示,回家后家长不让玩手机,所以不想回家。

据了解,林飞是三明大田人,今年中秋过后开始沉迷手机游戏。邓同是四川人,小学4年级就辍学,也喜欢打游戏。两人相识后,经常结伴外出,到处蹭网玩手机。

沉迷游戏

休学两年“宅”家里

9月1日是入学的日子,从安徽来晋江务工的范先生的儿子阿泽(化名)却在家玩手机游戏。阿泽今年17岁,2016年快中考时,范先生发现他沉迷手机游戏,一怒之下夺走他的手机,结果父子俩打了起来。最终,范先生夺走并摔坏手机,父子为此冷战了好久。

后来阿泽考上安庆一所高中,但网瘾加重,最终休学。范先生夫妻四处为儿子求医未果。今年,范先生把儿子从老家带到晋江,帮他报了一家职业学校,但儿子不去。眼见儿子的网瘾越来越严重,整天躲在家里,他至今一筹莫展。

游戏被阻

刺伤母亲后闹跳楼

今年9月9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5月份发生在泉州的一件事。5月22日早上,洛江嘉琳广场小区一栋楼16楼,一名少年站在空调外机处要跳楼。面对众人的劝导,他不断变换危险姿势,还用铁片或瓷砖自残。所幸消防官兵采取强制措施将他救了下来。

据了解,少年姓李,14岁,江西人,因沉迷游戏,在与母亲沟通时发生争吵,用剪刀刺伤了母亲,因为害怕做出跳楼举动。

为买装备

多次盗窃寺庙被抓

2017年5月2日9时许,晋江龙湖派出所接到报警称,龙湖镇烧灰村某寺庙内的1000余元香油钱被盗。几天后,嫌疑人落网。

经查,犯罪嫌疑人彭某,男,18岁,重庆人,自2017年3月份起多次盗窃香油钱。经了解,彭某的父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晋江永和打工,家里经济不好,彭某迷上游戏“王者荣耀”,为了筹游戏装备费,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游戏交友

被骗事件时有发生

今年6月,晋江一名13岁少年拿妈妈的手机玩游戏。其间,一名陌生人添加他为微信好友,表示要交流游戏心得,结果骗走他6000多元。

记者从泉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了解到,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前不久,丰泽区也有一名少年玩“王者荣耀”时,为购买装备遇到骗子,被骗走数千元。

一些孩子通过网游满足交流的心理需求

数据篇

网瘾发病率近10% 留守儿童更严重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网瘾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游戏成瘾,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

另据《光明日报》近日报道,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10%。

新华社近日也报道,青少年已经成为游戏主力用户之一,而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游戏的时间则更长。各种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不少农村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全部。

和留守儿童状况相似的还有在外务工人员的子女。市区某小学王老师表示,他们学校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学生玩手机现象特别突出。

学生玩游戏普遍

有的班占三分之二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现象到处可见,不少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或周末玩手机游戏。

28日上午,在市区新华路一家书店里,两名少年各拿着一部手机,盘着腿忘情地玩游戏,不时小声地交流着,笑着。记者在一旁观察拍照许久,两人都未察觉。

27日下午,在市区东湖公园游船码头草地上,一名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低头玩《王者荣耀》,旁边一些小朋友在奔跑嬉戏,他都置若罔闻。

记者随机采访了市区20名小学生,其中有8名学生表示有自己的账号在玩各种游戏。其中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级有二十几个男同学都玩过手机游戏。

“我教过的班级,包括学校其他各班,学生玩手机游戏的现象比较普遍,三分之二的学生都玩过游戏。”市区某中学李老师说,学生一般是在放学之后、午睡或者晚上睡觉前玩。

分析篇

心理得到满足

随着青少年上网人数的激增,网瘾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青少年为何会喜爱网络游戏呢?

市第三医院心理治疗师庄晓军表示,人在玩游戏时,很容易进入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从现实的琐事中脱离出来。在虚拟世界里,玩家只要投入一定时间或者金钱,就能提升能力、经验值,获得即时的满足,从而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如学习、工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结果,且结果并不一定跟自己预想的一样。

此外,在游戏世界里,失败了可以复活、重新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降低了付出,成为一种看似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

“朋辈心理”作祟

泉州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医生贺佳认为,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一大原因是“朋辈心理”。不少青少年反映,周围的同学都在玩,如果自己不跟着玩,和别人就没有“共同语言”。记者了解到,一些火爆的游戏,甚至成为孩子们的社交工具。很多时候谁游戏打得好,不仅是游戏中的主角,现实生活中也是被羡慕的角色。

此外,痴迷游戏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以前依附于大人,现在要建构一个自我世界,而此刻手里的游戏,就像自己的世界,但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深陷其中。

亲情关系缺失

泉州心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徐雪娜则表示,现在整个社会的压力比较大,这种压力传递给家庭,再传给最终端的孩子,孩子的压力无处释放,就只能借虚拟世界转移注意力或者解压。

孩子网游成瘾,很多时候根本不在于网游本身,而是孩子的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家庭亲情关系的缺失。这样的情况在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得更明显。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缺乏关注和沟通,孩子通过网游获得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体验。

此外,一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手机电脑带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沉迷网络。

危害篇

导致身心问题 甚至危及生命

网络成瘾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沉迷网络,首先伤害的是眼睛。记者从泉州市区各大医院眼科了解到,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出现前提趋势,部分孩子在幼儿园即发现近视。

泉州眼科医院主治医师王蓉表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之所以会逐年增多,与电子产品的普及多有关系。每到寒假或暑假,眼科医院的日门诊量有三百到四百例,其中青少年儿童的屈光问题占到了五六成以上。

原本属于中老年人疾病的颈椎病,近几年来不时发生在青少年身上。“门诊中遇到过10多岁的小孩子,初中生、高中生也有。”福医大附属泉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俞海明说,这些常常跟电子产品、手机游戏脱不了关系,小孩子长时间低头玩手游,颈椎后凸变形。

此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上网还会增加植物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胃肠功能障碍的风险,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导致猝死。

贺佳表示,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注意力缺失,成绩下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还可能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奕荣博士表示,青少年长时间连续上网会引发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络游戏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这些症状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此外,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显著提高暴力事件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预防篇

应加强心理疏导

网络成瘾危害巨大,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为青少年建立起“防护网”“保护墙”。

记者走访了解到,泉州目前还没有专门为“网络成瘾”严重者戒瘾的机构,目前普遍的疏导方式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治疗。

“对于游戏成瘾的治疗,目前主要还是靠心理治疗。”贺佳说,单纯的游戏成瘾可能需要规范的心理治疗,但是如果有情绪或其他问题则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也少不了家属的配合,帮其进行饮食、运动、睡眠等全方位的生活调整。

心理治疗需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不同诱因进行分析,找出发病机制与背后原因,帮助患者调整自我认知。“先通过深入的沟通查找有兴趣的运动,帮其制订一个可行的运动方案,然后再配合饮食与睡眠调整,一步步修复其受损的脑神经。”贺佳说,同时通过心理咨询,逐步释放心理负担,勇敢面对现实问题。双管齐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游戏成瘾问题。

家长堵不如疏

如果孩子痴迷游戏,家长怎么办呢?庄晓军认为,家长没有必要将游戏妖魔化。游戏之所以能被大多数人喜欢,是因为本身确实有一些好处。

家长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或者游戏障碍的标签,因为临床上有严格的临床诊断标准,多数家长并不清楚游戏活动和游戏成瘾的界限。家长如果想让孩子离开网络游戏,要帮助孩子增强社交能力,改善孩子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帮助孩子管理时间,共同制定活动时间表,合理安排亲子交流、学习、游戏、运动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同时,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

徐雪娜表示,对于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更要用爱、用陪伴的方法来弥补爱的缺失,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引导孩子学会将游戏中的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用在学习和生活中;跟孩子多沟通,在生活和学习中时不时给孩子惊喜,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当孩子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荣誉感、满足感、认同感,自然就会渐渐远离网瘾。

如果觉得自己帮助不了孩子,建议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学校要补上网络安全课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奕荣博士认为,从学校教育角度考虑,应该补上网络安全这一课。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为家长们普及网络成瘾的危害,告诉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也通过一些亲子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家长和学生们了解更多。在布置作业方面,老师应尽量少布置利用网络的作业,除非是一些亲子作业。应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加强管理和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跟孩子沟通,让学生们自律地使用手机。

部门已出台“护眼”措施

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制定公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学校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近日,省教育厅等八部门也共同制定了《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严控电子产品使用,指导学生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记者走访了解到,包括泉州七中、泉州五中、泉州一中在内的市区大部分中小学都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入校。

其实,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公益学堂,如四点钟学校、暑期夏令营等。这些都有助于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使他们远离电子产品。

游戏企业应落实社会责任

陈奕荣博士表示,防范网瘾,游戏企业也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培育合理健康的游戏文化。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落实到游戏开发和运营全过程,在入口端进行分级管理、有效识别青少年、制定更精准的政策、定时强制下线……

“防治青少年沉迷游戏,应是社会整体联防。”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有关各方应共同构筑一个齐抓共管、协同互动的防范体系,才能真正有效抑制青少年上网成瘾现象继续蔓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