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晋江塘东理学家蔡鼎寻踪记
2018-12-21 11:28:0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明末,晋江十四都塘东(今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出了位理学大家,名唤蔡鼎,世亦称其为国师,南明隆武帝曾连续发三道诏书欲封其官职遭拒。

蔡鼎于卓望山上留下“慧眼”摩崖石刻

鼎阵破敌的传奇故事

在塘东村里,流传着众多与蔡鼎相关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大摆“鼎阵”、智破清军的传奇经历了。蔡鼎成年后,不喜考取功名,反而云游四方。他到各地时,遍观山川形势,对地方民风、民情、军备、边防等,了如指掌。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蔡鼎游走京师,畅谈时事,朝野官绅无不折服。是时,东北边疆多战乱,朝廷于是派兼备文韬武略的孙承宗坐镇蓟辽。孙承宗上任后,举贤用能,让江应诏制定军事编制,让袁崇焕建造营房,李秉诚训练火器装备,鹿善继、王则古处理军需物资,沈棨、杜应芳维修甲仗,孙元化修筑炮台……蔡鼎此时热血方刚,也想为国效力,遂投于孙承宗幕下,“征为参谋,赞襄区画”,成了孙承宗的一名军事参谋,为其出谋划策。相传,有一年后金派兵犯境。孙承宗十分忌惮清军的骑兵,便请蔡鼎献破敌之计。蔡鼎在观察地形地貌后,令人在两军交战的险峻要道上摆下一个“鼎阵”——将许多铁锅倒扣于路上,上面盖了一层薄薄沙土,而后用计引诱敌方的骑兵冲锋至此。结果,敌军战马一入“鼎阵”,马蹄打滑,骑兵摔得人仰马翻。这时,蔡鼎指挥三面伏兵同时杀出,把清军给杀了个片甲不留,取得一场大捷。

天启二年至天启六年(1622—1626年),孙承宗坐镇燕京,与天津、登莱等地守将遥相呼应,使得边界固若金汤,蔡鼎因其不俗的表现,亦被熹宗钦赐“白衣参军”称号。然而,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丁卯,(蔡鼎)上疏陈魏忠贤之奸,触怒潜避。”天启七年,忠耿的蔡鼎因上奏疏斥责阉党之首魏忠贤擅权误国,触怒了阉党,遭之构陷,并派人捉拿蔡鼎。性命攸关之际,蔡鼎无奈微服潜归故里,从此隐居于卓望山。

崇祯登基后,曾命人绘蔡鼎画像,于各地四处寻找,要诏复蔡鼎原职。此时的蔡鼎却心灰意冷,辞不拜命。崇祯帝见无可挽回,也就不再勉强,但对蔡鼎始终以礼相待,称他为“蔡布衣”,“进见赐茶”。蔡鼎返乡后,虽不慕仕途,潜心研学,却依然关心国祚,担忧边疆安危,“复见国患日深,屡揭送政府,极论边事”。他曾于中夜起观天象,慨然长叹:“人子事亲,虽病笃不能求药,冀幸于万一。”这时的他,恐怕早已看出明王朝的大厦将倾。

清军入关后,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南明政权在福州创建,隆武帝朱聿键在大学士黄道周等人的极力推荐下,欲请蔡鼎出山,尊他为“国师”,想请他出任军师之职。洞察世事的蔡鼎却早知大势所趋,南明政权已无力回天,因而一再推辞不出。结果,隆武帝“驰诏三聘”,蔡鼎皆一一回绝。蔡鼎年少时曾自题其门楣曰“来师门”,寓意“必来取法为王者师”,没想到果然一语成谶。不过,他最终没能真正成为辅国之师,空留遗憾,令闻者嗟叹。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