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央媒超过三十次聚焦——
泉州古城文化符号渐入人心
今年春节期间开张的西街游客服务中心,游客络绎不绝。图为游客在服务中心顶楼拍照打卡。(陈晓东 摄)
泉州古城越来越“火”了。
过去一年,数据为证:2018年春节,泉州共接待游客25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60亿元。2019年春节,游客数量上升到297.52万人次(仅开元寺就接待20.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4亿元。游客同比增长18.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2%的背后,是古城知名度的提升。短短一年,古城游成为泉州新的旅游增长点。春节期间,量身订制的海丝古城游成为国内网红路线,诸多街巷和文创空间成了新的打卡点,古城内民宿、酒店一房难求。
文化名家“走进来”。一年来,20多位国内知名作家齐聚泉州古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天津作协副主席、热播剧《潜伏》原著作者龙一的作品《刺桐古城花欲燃》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栏目《行天下》开栏之作,更多的作品在《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文学报》《大公报》广为流传。古城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鲁迅美术学院、重庆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家协会等全国13位知名画家专程采风创作,用文字和画笔讲述艺术家眼里的泉州故事。
古城题材“走出去”。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后,过去的一年,央媒超过三十次聚焦泉州,古城品牌打响、知名度提升。近日,央视名牌栏目《记住乡愁》剧组走进西街摄制,栏目开播四年来已经五次聚焦泉州。“泉州保留了非常正宗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无论是宗祠文化,还是海丝文化,多元包容文化令人惊叹。每一次在泉州都可以发掘到不同的拍摄主题。”多次来泉拍摄的《记住乡愁》摄制组编导王晓宇说。在海丝古城徒步游等大型活动中,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华网等央媒纷纷点赞泉州古城。
项目建设“次第开”。泉州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泉州的试点重点在6.41平方公里的古城展开,以七个一为代表的首批64个项目全部落地古城。项目涉及历史文化保护提升、管线提升、旧街巷整治、交通微循环提升等方方面面。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推动古城的保护和提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泉州古城文化符号日渐深入人心的背后,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古城保护提升版本的生动实践。精心培育、细心修整、用心呵护,唤醒了千年古城,催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条巷子、一座文庙、一个天台,我们不妨窥斑见豹,一品古城润物无声的变化。
一条巷子的重生 业态焕新 如鱼得水
这条巷子就是金鱼巷。今年元宵,金鱼巷迎来一件新鲜事:位于41号的德兰·书咖啡文化学院正式营业。这家以弘扬精品咖啡文化为主的咖啡学院,填补了古城精品咖啡业态的空白,契合了古城温润的气质,也为古城文化深度游提供了新的体验。
去年4月,泉州首个古城街巷“微改造”项目金鱼巷完工,271米的街巷凝聚了闽南建筑工艺的精华。道路和立面修缮保护只是开始,一年来,培植和引入业态、活化金鱼巷的动作不间断。如今,除了品尝到精品咖啡,在金鱼巷还有其他三家不同风格的蛋糕咖啡店,巷子里咖啡香浮,成为年轻人和游客们必定打卡的巷子。
精品咖啡的引入是古城商业业态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咖啡文化学院正式营业的同时,泉州人吴志超在古城经营的第三家民宿“吾问东西”也正式开门迎客。这家位于西街上的民宿,与东西双塔对望,独具特色的设计让每位住客都能在房间里欣赏到东西塔。“每到节假日都爆满,很多住客甚至提前半年预定。”吴志超说。从杨桃公馆、慢居·花喜到吾问东西,吸引他来古城的不仅是情怀与热爱,更是提前感知业态的新布局和古城的吸引力。
吴志超的选择代表着不少年轻人的方向,对于古城,他们从离开到归来。知名艺术家吴达新接手1915艺术中心,一场场别具匠心的现当代艺术展览提升了古城文化艺术品位; “西街一姐”郑达真,将“美好生活”系列茶馆、小酒馆、民宿运作得风生水起;文创青年将工作室搬到了这里,古城手绘地图、公仔、伴手礼等文旅产品层出不穷。
“以前感觉古城是沉睡的‘死标本’,逛半天就看遍了。现在这里是‘活文化’,有静态景点、动态文创、活态非遗,一条巷子就能玩一天。”住在金鱼巷的90后居民傅先生说道。
一座文庙的骄傲 保护得力 两膺春晚
“泉州府文庙两膺央视春晚、戏曲春晚分会场,获此殊荣的全国文庙仅此一座!”2019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泉州分会场在泉州府文庙录制,市府文庙管委会主任何振良激动不已:“泉州府文庙承载着灿烂的文明,挖掘阐释文物资源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
这座千年文庙,两度在全国人民面前美丽绽放,彰显了影响力和美誉度。更多的人,见微知著般地从保存完好的文庙风采中感受到泉州古城的人文魅力。
早在两年前,“古城更有古早味”的要求就写入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泉州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为抓手,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以低冲击更新的形式,注重人居环境改善,传承历史文脉。在古城范围内启动“一园”“一区”“一河”“一街”“一路”“一厝”“一站”的“七个一”工程,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推动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的核心无一例外坚持原汁原味、修旧如旧,邀请老工匠主导、老工艺重现更显匠心。
守护并非一味复古,在延续历史中更要创造历史。不久前,“鲤城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海上丝绸之路南亚研究中心鲤城区基地”“泉州市鲤城区锡兰文化促进会”揭牌,意味着古城与斯里兰卡在缔结友城、影视创作、文旅互促上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接续着与古锡兰的百年情谊,古城审慎而坚定地张开怀抱,以此为桥梁纽带加大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构建新时代的符号载体。
一个天台的颜值 “最美泉州” 处处发现
这个天台位于泉州开元寺对面的游客中心三楼,在全城引发了一场美丽“风暴”。
今年正月初三,泉州古城西街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天台刷爆了朋友圈。天台能直观欣赏东西双塔和西街全景,被誉为“泉州最美天台”。“天台一天能容纳约两千人次,春节期间有上万人蜂拥而来,最后为了安全只能限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座自带流量效应的天台,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拍照都要排队。
不仅颜值高,功能更齐全。买伴手礼、古城旅游文创产品,寻找古城导游,咨询古城旅游路线,在游客服务中心一站式齐全。二楼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古城文化专题展览,成为了解古城旅游文化的一扇窗口。
细致的配套服务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气度。“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一个集咨询指引、便民服务、基本救助、彰显古城魅力的鲤城区志愿者驿站就设在肃清门广场旁边,不断传递着文明新风和正能量。走在西街的大街小巷,古城讲解员的身影随处可见,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一批批讲解员向八方宾朋传播古城文化,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传统,意味着传递火种,而非崇拜灰烬。”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原所长夏铸九教授在考察泉州古城保护发展时曾说,这应是古城保护的精神。随后,“美丽古城、家园共造”活动在古城范围内展开,从“政府让我做”变为“我要做”,家园共造掀起了“自下而上”的文化共建潮流。居民自发保护和活化社区街巷,感受家园的美。家园共造的5支团队犹如一粒粒火种,传递着理念和决心,古城的凝聚力、民间对古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不断提升。
正如近年来举行的近百场展览一样,泉州古城正发生着“润物无声”的变化,古城文化的复兴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能够预见,在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明天,孩子们的童年仍有一段原汁原味的西街可走,有一座可以听久远故事的古大厝流连,他们的梦里会有燕尾脊美丽的弧度,也有当代艺术的光怪陆离,永远感受着古城的心跳。
(记者 殷斯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