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沙堤传芳”故事背后的宰相李文会
2019-05-17 10:41:47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李文会:字端友,惠安小岞人,宋时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即副相),是惠安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宰相。

其为惠安小岞人,南宋初官至枢密院参知政事、四川制置使;与当时的主战派、主和派皆有摩擦,故备受排挤,仕途起伏较大;为相时返乡,官民共筑沙堤相迎,由是美名流芳,族人遂奉“沙堤传芳”为堂号

李氏宗祠位于今惠安小岞镇后内村

本期人物简介

李文会:字端友,惠安小岞人,宋时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即副相),是惠安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宰相。

核心提示

南宋初,时局动荡。高宗虽称帝,偏安南隅,但朝野中以“迎回徽宗、钦宗二圣”为目标的大有人在,这使得高宗心悚不安又难宣于口。议和派、主战派、中立派此时轮番登场,互为掣肘,令政坛充满变数。恰在这一时期进入南宋权力中心的李文会,感受到了多舛命运迎面吹来的彻骨寒风…… □记者 吴拏云 文/图

筑堤迎相轰动一时

“曾闻沧海变桑田,七里湖中信有然。自昔秋盈千涧水,从今春到万家烟。东西往来通车马,南北纷纭起市廛。共筑沙堤迎宰相,亦应遗迹记前贤。”这是清代时,惠安庠生刘文元在途经净峰至小岞间的“七里湖”旧址时所作的诗句。

记者最近再访惠安七里湖遗址。谁曾想到,如今这繁华集市、纵横道路以及一片辽阔的田野,原本竟是碧涛荡漾的七里湖。不过,这一切变化归根究底还得从南宋宰相李文会返乡那时说起。早在南宋时期,惠安小岞仍是一个“孤悬于海”的小岛。据说,小岞与大陆间相隔有七里之遥,两者之间原由一段半月形海滩连接,此半月形地带即谓为七里湖。不过,七里湖虽名为湖,实则外通大海。每日潮涨,咆哮的海水便会淹没那浅浅的海滩,两岸行人过往全得靠舟楫载渡。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秋,李文会以参知政事(即副相)身份省亲返乡,这在惠安引起轰动。据惠安县李文会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银土介绍,当年为迎接李文会荣归故里,惠安地方官府发动民众挖掘当地凤山(位于今净峰镇境内)的沙土填于七里湖内,筑起一道宽阔“沙堤”,以便于车马通行。这条跨海的沙堤筑成后,长约7里,一端连接净峰,一端系于小岞。沙堤上古有渡头宫、渡头亭与下马碑等物。“下马碑上世纪末还在!”据李银土、李文成等老人回忆,下马碑十分高大,碑上大致书有“官员人家,至此下马”等字样。惜今渡头亭、下马碑皆已湮没无踪。渡头宫今位于净峰镇山前村内,宫中现有碑记载称,该宫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不过,李银土、李文成等人表示,渡头宫实则始建于南宋,最早的渡头宫约毁于宋末元初。后又于明洪武九年重建,村人在宫庙内奉祀起沈、林、庄三位明臣(又称三王爷),因而人们误以为渡头宫的历史始于明洪武九年。渡头宫大门迄今保留对联“渡通岞峡安登岸,头举桑田莫问津”。

1985年重印的《惠安县志·宋·卓绩》载曰:“李文会,字端友,小岞人。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拜殿中侍御史,历中丞、佥事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谪江州。复龙图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归乡,人筑河堤迎之……”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之十三·人物》则称:“是时李文会以故执政还乡,有司沿海筑沙堤以迎之。”宰相李文会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七里湖的命运,这个半月湖至此被填成陆路,后来更是渐渐部分成了集市,部分成了农田,部分成了通行的大道。由于这条跨海沙堤驰名遐迩,李氏族人倍感荣光,于是便以“沙堤传芳”作为小岞李氏的堂号,世代相袭至今。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