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水门巷+水沟巷:舟楫相望 水门关
2019-08-08 11:27:53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水门巷起于中山南路,西至竹街,斜通伍堡街,是泉州有名的巷子。

陆 水沟巷4号

清代铸锅“鼎寮” 好锅自此销往全国

这里曾是泉州有名的“鼎寮”,随着时光流逝,如今已荒芜废弃。

水沟巷深处,有一排略显陈旧的住宅楼,这里曾是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有名的“鼎寮”。闽南方言里,“鼎”指家用铁锅,“鼎寮”即铸造铁锅之处。遥想当年,一个个依古法造好的铁锅,从这里销往全国多地,远至东南亚。

“从兴桥一路往南,到水仙宫正前方西面,都是鼎寮的范围。”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出生于1949年,孩提时的他,在马坂巷刘氏古厝家中,一到夜间,抬头可见不远处的鼎寮和鼎寮上空的冲天火光。

“工人们铸模技术高,用耐火土加入剑麻等,高温煅烧,拓制锅模……”时至今日,刘志成依然记得,工人们满面烟火色,在炉火升腾中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他们从铁水的熔烧到锅刀锻磨、模型拓制、成品出具,都是手工完成。

这是一项重体力的技巧活儿。上千摄氏度的铁水,在耐火石中间翻滚,咕咚咕咚不时鼓起水泡,铸锅师傅用特制的容器,将铁水倒进锅模,再压制、取锅、冷却、去糙,一口锅就铸成了……高炉里火越烧越旺,映红了整个鼎寮;飞溅出的铁水,像星光般闪耀。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让人仿佛忘记了汩汩流淌的汗水。

不只是铁锅,弧形犁耙、三角形犁耙,也是鼎寮产的物品。在清朝中后期及往后的漫长岁月,鼎寮出品的铁锅,因其质优价美,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多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鼎寮才逐渐废弃,原址崛起一栋栋楼宇,铸锅厂里飞溅的火树银花,从此退出生活的舞台。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