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十年 聚力聚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让农村公路串起幸福民生路 乡村振兴,基础在交通。农村公路是农民出行的头等大事。“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十年前地处偏远山区的祥华乡出行的真实写照。晴天车开过就会扬起漫天尘土,雨天则泥泞不堪,自行车都没办法骑,有时只能人扛着自行车步行,“车骑人”。 十年来,祥华乡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提级改造,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71亿元,实施新建、改建公路29条(总里程数81.88公里),危桥改造5座、路面翻修19765平方米,路网结构持续优化,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梗阻塞“大动脉”;注重“大动脉”相通与“小血管”微循环相连协同推进,投入资金0.28亿元,实施通自然角落公路9条、高标准农田机耕路1条、茶山机耕路13条,总里程25.44公里,全面改善群众出行、耕作条件,夯实产业振兴基础;坚持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同步推进,完善乡村道路沿线生态护坡3.6万平方米、挡土墙1.2万立方米,同时推动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运作,委托第三方公司承包乡村道路155公里,借助养护公司队伍的先进技术和专业养护机械,提高道路养护质量、养护水平。 乡村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农村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铺就了老百姓的幸福大道。曾经尘土飞扬的农村土路摇身一变成了一条条舞动的漂亮丝带环绕祥华乡,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有效带动了茶叶种植、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蜿蜒在祥华大地,让人流、物流在城乡之间高效运转,给全乡“输血”,更让全乡实现了“造血”功能。 这十年 聚焦聚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产业如何振兴?祥华乡树立了正确的产业发展思路。十年来,祥华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优质、精品、名牌”茶业发展战略,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茶农经济收入年年增长。目前,祥华乡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家庭农场20家、种植大户2500多户,生产、加工规模位居全县之首。 十年来,祥华乡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起来、产业发展起来、群众动员起来、环境改善起来,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绘就了祥华人的幸福生活底色。 十年来,祥华乡紧抓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这一富民核心,成功举办铁观音(毛茶)斗茶大赛,带动茶园管理和制茶技艺稳步提升,推广“祥大师”主题IP、“铁观音”主题MV、“我和我的家乡•祥华”形象宣传片,提升茶产业的带动力、影响力和品牌力。 十年来,祥华乡紧抓深化茶旅融合这一发展之路,启动全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以“一茶、两山、三村”为主体,推出“山之灵”“水之秀”“古之风”“茶之韵”四条旅游路线,同时举办“最美厨娘”“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十年来,祥华乡紧抓打造特色农业这一强村之本,探索形成茶业加山药、红米、碳菇、茶油等各村特色的“1+20”圈状产业集群,构建“一叶领跑、多元增收”格局。此外,探索壮大乡村集体经济“1+4+N”模式,通过组建乡级主导、村级入股的“强村公司”,推动全乡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亩、农田示范区1921亩,并通过土地入股实现连片整治、流转,完成退茶还耕、荒地复耕950亩,增加每亩660元流转租金收益,有效确保粮食安全;精准引进茶业精深加工标准化园区项目,推动传统茶产业“粗放低效”向“现代高端”转变,加速推动祥华破局提格。 “今年来,祥华乡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四个优先’‘五个美丽’,坚持四‘联’推进‘1+3’专项行动和整镇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示范线、产业强镇建设,全乡经济社会提质增效。”祥华乡党委书记陈培源介绍说,“下一步,祥华乡将进一步坚持统筹发展、特色发展、聚集发展,做强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城镇,走好‘山外青山•茶香祥华’生态农业主导的发展之路。”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栉风沐雨。如今的祥华乡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楼房错落有致,清澈的小溪蜿蜒环绕城乡,宽阔笔直的柏油路蔓延到视线的边际,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散步......徒步在街道上,舒适而祥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续写华章。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祥华乡将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高举旗帜、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新时代增添浓墨重彩,奋力谱写祥华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