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民体验福厦高铁首趟列车 跨越山海见证速度奇迹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谢玉妹 林婕 | 时间:2023-09-28

福厦高铁线路全长277公里,穿越山海,将难上九重天的闽道与大海紧紧相连,串起了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五座沿海城市。中交二航局 供图

中国高铁技术再添新名片

“坐着高铁看大海”梦想成真

作为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段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路段。据了解,泉州湾跨海大桥段属FX-6标段,是全线重点关键控制性工程,由中交二航局承建。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3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项目建设期间,项目部克服梁体吊装重量大、落位精度要求高、海上施工环境复杂等难题,创新采用了顶推控制+拉索调整的无应力合龙技术。据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刘福星介绍,项目部通过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桥梁合龙施工三维场景,现场布置基于云端物联的数据采集网络,采用高精度传感器获取全天候关键参数,解决了合龙口人工观测实施困难和温差变化影响的难题,最终大桥合龙轴线偏差仅1毫米,相对高差0.5毫米,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

为助力福建打造绿色经济,福厦高铁建设和运营中绿色环保理念处处得以体现。据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厦铁路六标项目总工程师罗长维介绍:“泉州湾海域地处河口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防腐涂装的材料都是环保型的。在选线过程中,设计团队也全面调查了沿线植被、浮游植物类型,两栖动物、爬行类、鸟类等,通过绕避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措施,发展建设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在桩基施工的时候,泥浆采用固液分离和泥浆循环技术,解决了桩基施工时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同时,福厦高铁采用基于数字化信息建模的BIM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将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全线、全专业的“三维数字福厦高铁”;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智能机器人、对环境友好的耐腐蚀钢材等技术和材料,提高了泉州湾、湄洲湾和安海湾三座跨海大桥智能建造水平;运用智能调度指挥系统,通过高效调度和控制,确保列车运行的正点率和运行效率;应用高铁灾害监测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安全隐患,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福厦高铁的开通,完善了我国沿海智能高铁建设体系,为高速铁路建设由沿海向深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坐着高铁看大海”成为现实。同时,也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智慧型交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是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跑世界的又一闪亮名片。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