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学习晋江供销社精神 将爱心善举持续传递
企业管理者 “爱心长跑接力,值得学习” “供销系统的人日常工作比较接地气,与普通群众打交道多,那种‘群众基因’应一直传承下来。”丁先生是晋江一家企业的管理者,看完上周五本报《环湾生活周刊》关于晋江供销社现象的报道后,他感慨道。 其实早在2012年,本报报道英林供销社接力照顾李池池的事迹后,丁先生就开始关注供销社这个群体,“当时特别有感触,并因此去参加一些慰问老人和困难户的行动,还几次和朋友收集旧衣服送给需要的人。因为亲自参加过一些爱心活动,所以这次看到报道后,对这种爱心长跑的接力举动感触挺深,不容易,值得学习。” 丁先生的儿子小丁在政府部门工作,他对父亲的日常爱心举动颇为赞同,“走群众路线,就要从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众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工人 “自己要先行动起来,才能带动别人一起做善事” 林永明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闲暇时,他常常来到医院、养老院同身患重病或者残疾的病人聊天。“通过聊天让他们有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自然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不仅如此,他还会免费提供一些自己研究的食疗药方给他们。“刚开始别人都会笑我傻,用一些很奇怪的眼光来看我。”但坚持久了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变得开朗,收获了不少快乐。 今年42岁,身为晋江人的他,也深受乐善好施精神的影响。回顾这些年的爱心之路,他发现无论对待何事,自己变得更容易满足。“可能我更理解晋江市供销社一系列爱心之举的不容易吧。”他说,在供销人做这些善事的过程中,一定也同他一样,遭受过别人的指指点点,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社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自己要先行动起来,才能一点点带动别人一起做善事。”林永明说,这是自己多年坚持从事爱心活动最深的感悟。 学生 “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我很欣慰” 1995年出生的陈莹莹还在念初中的时候,就跟着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参加志愿活动。“先是清理公共场所卫生,后来参与了一次玫瑰义卖,募捐的钱全部捐给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就是这次义卖,让莹莹的心被震撼了。“参与的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这件事,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莹莹没有想到,只是一个义卖活动,帮助的对象也是陌生人,大家却都有一颗热忱的心。 从那以后,她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比如帮助自闭症儿童等等。“家人曾反对过,觉得耽误学习,但后来也被我感染,一起参加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让莹莹开始感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会觉得很欣慰,也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送爱心款给英林镇一对同时身患癌症的母女,当女孩接过爱心款时立刻哭了。“3000元其实不多,但希望有更多的3000元汇集到一起,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此前莹莹也听说了英林供销社接力照顾李池池的事情,深受感动的她更加坚定了要帮助他人的决心。如今莹莹已是厦门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课余时间她就做义工,每当回到晋江,都不忘看看那些她一直在帮助的人。“可能一开始别人不认可,但只要坚持了就会得到肯定,也会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好事。” |
- 2014-03-28晋江供销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