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给乡村儿童带去更全面、更多元的文化知识,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荧荧之光,聚爱成行”索迹实践队前往永春县蓬壶镇壶南小学,开展“红色引领,科技启航”暑期支教夏令营。此次活动携手蓬壶镇团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开展普通话推广及数字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
为推动科教融合,实践队利用学院研发的AR红军长征软件,通过扫描“红星照耀中国”地图上的关键地标,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了解红军革命历史,创新引入红军长征泥塑创作等教学形式,深化学生对红色思政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还借助学院研发的AR虚拟簪花、AR真武庙导览软件,将文化遗产以全新方式呈现,带领孩子们云体验闽南地区传统簪花艺术,参观真武庙古迹遗址,让孩子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感受诗词的魅力,体验数学的逻辑之美,探寻生命的多样性,揭秘自然的奥秘……实践队员们融合学科特色,发扬专业优势,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课程,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夏令营还邀请了颜家班木偶戏继承人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木偶戏表演,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唤起孩子们对闽南非遗的传承热情。
在推广普通话系列课程中,实践队帮助孩子们纠正普通话的错误发音并巩固练习,还引入了普通话手势舞,录制推普宣传视频,让孩子们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普通话,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实践队深入蓬壶镇壶南村、仙岭村等地开展普通话推广调研工作,并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营造语言环境、开展专项培训、优化教育资源、引入科技力量等多项建议,助力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普及。
围绕“数字文化振乡村”这一主题,实践队深入蓬壶镇仙岭村开展数字文化开发与传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坚持农村科技创新,拓展山区小康之路”这一题词景观石进行数字化记录及重构3D模型,运用摄影测量和3D建模技术,对沈家大院等历史文化遗址的石狮、石碑等文物进行精细地数字化采集与重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也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广阔前景,以及农村科技创新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暑期支教夏令营活动,索迹实践队以红色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科技为动力,赋能乡村教育;以文化为载体,提升育人成效;以实践为导向,体悟伟大变革。在实践中探索,在磨砺中成长,未来,大家将继续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赖钰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