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伯正在熨衣服
□早报记者 颜雅婷 周长锋 胡彦明 实习生 杨梅丹 通讯员 姚德纯 文/图
永春县达埔镇东街105号,是家小小的裁缝店。店铺里,有一名九旬老人坐在一台老旧的缝纫机前穿针引线,他的老伴则在一旁拿着针线缝衣钉扣。这两位老人是92岁高龄的潘智徊和他的老伴、86岁的叶素心。在将近70年的婚姻生活里,夫妻俩一人缝衣,一人钉扣,一辈子的相守融于这一件件手工缝制的成衣上……
潘老伯和老伴相识于上世纪30年代,他俩都住在达埔镇东街上。过去,潘智徊的父亲就在街上开裁缝店。潘智徊少年时,就跟着父亲学缝纫技术,“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老百姓平时很少做衣服,要到春节前,生意才开始好起来”。潘智徊与叶素心喜结连理后,叶素心也跟着丈夫、公公学裁缝手艺。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在这家小裁缝店里,潘智徊和妻子叶素心则是“你缝衣来我钉扣,夫妻恩爱苦也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镇上的人们仍习惯找裁缝做衣服,“他们多喜欢汉装,布便宜,但汉装的扣子要自己做,当时只有比较富裕的人才会定做中山装。”那会儿,潘智徊主要负责裁剪和缝纫,而妻子就拿着针线一针一线地在汉装上缝制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