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奇闻异事 > 正文
八年轻人创意无限 将泉州景观建筑做时尚桌游

2013-05-10 09:4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无论在网上还是在民间,都出现了像“闽南语正字促进会”、“闽南建筑同好会”、“Hello泉州—固执的传承者”等等一些热爱泉州本土文化的青年人团体,他们正在不断地学习、积蓄、实践,等待泉州文化重拾辉煌时刻的到来……

设计师林夏莲

形象可贵,精神更需传承

“Hello泉州”的团队成员有七八个,他们有IT行业能手,有平面设计师,有服装设计师,有雕塑工艺师,也有媒体业者,不同专业出身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对泉州文化无比热衷,用他们的团队理念说,就是“固执的传承者”。2009年,一本由泉州晚报社编辑出版的《泉州味道—古城廿四巷读册》书籍吸引了几位年轻人,他们在把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网站与网友们分享的同时,萌发了“在泉州传统文化中发现时尚”的念头,建立了一个为泉州文创人士提供网络交流的平台,借由这一公益平台,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并且利用各自的业余时间亲力亲为,做出了一系列将泉州文化“浓缩再现”的尝试。

“我们所做的尝试,和一般意义上的工艺品设计不太一样。”“Hello泉州”系列设计负责人苏毅告诉记者,“传统的工艺品设计注重的是作品的外观形象,从介质本身的意义上说,它只是一种单纯的展示性商品或者作为纯粹的旅游工艺品。我们所做的设计,超出了传统的‘以物示物’的范围,更多注重的是文化方面的承载。”2012年,他们推出的《梦回刺桐城》系列,就是一个范例。把泉州宋元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按比例进行缩小,经过工艺师的精细雕刻,以仿石材质的微型工艺品形式重现开元寺、承天寺、洛阳桥、小山丛竹等景点内的文物景观,同时赋予这些微观作品一些实用功能,比如手机座、微盆景花盆等。而这些作品更大的妙处在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摆放空间的大小来拆分和组装这些作品。对于孩子而言,还可以将它们当做提高动手能力的积木。“我们针对这套作品专门编辑了一本小册子,介绍了泉州宋元时期的大部分优秀建筑和雕塑,同时附上它们的地位及寓意,这样一来,人们可以通过观、触、读来了解当时的泉州文化。因为它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人们不会把它们像一般工艺品一样仅仅作为摆设或束之高阁,通过每天的使用和面对,或许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毅告诉记者,就是这套作品打动了王蔚明,使得他回去以后念念不忘,通过电话结缘,产生了后来再次访泉时的一次交流。

好作品总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苏毅告诉记者,也有人认为这个系列的选题有些“冷门”,比如阿育王塔、宋代二塔等不知者众,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泉州的好东西,被遗忘的确实不少,把那些众所周知的文化地标再拿出来包装,从市场的角度看也许更畅销,但我们想做的,是推广泉州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气质,直到有一天,这些东西能够深入人心、让外地人熟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营销。”这一观点恰与王蔚明不谋而合。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