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一馆一书,由记忆孕育创造力
筹备中的门里博物馆力争一鸣惊人
□本报记者 陈士奇 庄建平 陈起拓 张九强 通讯员 王双季 寇婉琼 陈志明 文/图
在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已不是“历史资料”的标志,而是城市的根基、城市的品牌。泉州城市的厚重历史文化毋庸置疑,如何做大博物馆群体,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各界人士纷纷提出建议,并以行动做出表率。
【民间办馆热潮涌动】
自1992年上海批准第一家民办博物馆挂牌成立以来,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各地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已达535家,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3589座)的15%。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类型、藏品品类等方面弥补了国有博物馆的不足,在公共文化建设及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股办馆热潮正在民间兴起。
筹备中的门里博物馆负责人曾少池说,门里集团总裁陈冬喜欢收藏,作为泉州人,他也希望能够积极回馈家乡,于是,办个博物馆就成了理想的选择。根据规划,该馆投入逾2000万元,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实现24小时恒温恒湿,并在安防、消防、人员等方面大手笔投入,每年运营费用需500万元左右,致力于打造成泉州市乃至福建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层次最高的民办博物馆。曾少池表示,届时将借鉴世界上顶尖的博物馆场馆设计理念、用符合现代的图文互动趋势和新颖的展示手段,将藏品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材质特征、文物价值完整呈现,使博物馆的艺术感染力更加立体,焕发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热爱。未来,如果条件成熟,他希望能做一个上万平方米的博物馆。
“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好地将‘中国白’陶瓷文化传播出去。”谈起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初衷,金煌陶瓷博物馆馆长陈金煌如是说。在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了两大系列100多件德化白瓷。庄重典雅的古瓷,犹如远古的风徐徐吹来,带着山川窑口的余温,荡涤着观者的心灵深处。
“泉州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博物馆,需要有人来保护、推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更多的民间办馆力量正在涌动,推动着更多藏于民间的瑰宝展示在公众面前,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