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禅寺就坐落在古官道旁,显得清幽、雅致。
古官道上留下历史足迹
冷水井村与营边村相接壤,在两村之间,有一段古官道,这是古代泉安大道(泉州—安海)的必经之地。这条古官道上有两座桥,一座称“小桥”,一座称“大桥”。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去看,“小桥”所在地已经是一片工地,无处寻觅桥的踪迹。而与“小桥”相接的古官道,就架在农田之间,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植被,已经无法行走。所幸的是,我们走在低处的田埂间时,可以从侧面观察到这截古官道用花岗岩石条垒成的路基还裸露在外。望着这些沧桑的石块,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南宋幼主逃亡时响起的仓促的脚步声。
在营边村的东南方,有一座东西朝向、历史悠久的“福慧禅寺”。寺院伫立在古官道的路边,显得清幽、雅致。而“大桥”就在这座寺院的正南方。这座桥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是由一名陈姓的户部官员主持建设的。据说,福慧禅寺也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建造的。
据史料记载,“大桥”长有45.6米,宽4.5米,但由于道路的历史变迁,桥的长度现在已经大幅缩短了,桥头和桥尾都有部分被埋在土里。“大桥”的桥基为提高抗冲击的能力而采用了筏形基础,桥墩采用方形墩则是为增加桥的稳定性,这在宋代是比较先进的造桥技术了。有专家指出,通过这座桥不但可以研究宋代桥梁艺术,还可以研究当时开采石料的技术。
“‘大桥’建成后,整体呈南北走向,中间高而首尾低,远远望去像座拱桥。人们站在桥头看不到桥尾,便戏称此桥为‘隐龟桥’。‘隐龟’是闽南语驼背的意思,这一名字虽为戏称,却逐渐传开了。”黄水山说道,“‘大桥’与‘小桥’相距不到500米,却各自连接着一截古官道,应该是对研究泉州古代桥、路建设很有帮助的遗迹。何况,在这上面还留有幼主赵昰南逃时的历史足迹,更值得我们多加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