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南宋泉州:市舶司岁入百万缗 刺桐城可闻万国音

qz.fjsen.com 2013-12-20 09:17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南宋末年,泉州港超过广州港

■后渚古船震惊世界被誉“当时最好海船”

■朱熹三代人在泉为官讲学,“民风更变”

■建造安平桥,为全国最长梁式石桥

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在泉州生活了半年,写下《光明之城》手稿。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土一艘南宋沉船,震惊世界。这艘载重200吨、被誉为“体现当时世界最高超造船技术”的海船,见证了南宋时期泉州港和刺桐城的辉煌。

南宋,因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被后人诟病,但宋廷南迁带来的江南大开发让泉州获益良多。特别是泉州比广州更靠近京城临安的地理优势,使宋廷十分重视和扶持泉州的海外贸易,泉州市舶司成为南宋两个市舶司之一。泉州港由此赶上并超过广州港,甚至,中国与外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为基点。

这一时期,泉州的人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来泉经商或定居的外国人更是遍及亚非欧。《光明之城》的作者雅各·德安科纳在刺桐城里,遇见过印度人、犹太人、法兰克人、亚美尼亚人等,能听到100多种口音。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大人物不能不提——朱熹。不仅一代儒学大师朱熹本人,他的父亲、儿子均在泉州为官讲学传道,留下了众多史迹,特别是那句泉州人备感自豪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至高评语。

□早报记者 蔡紫旻

泉州市舶司复原图,泉州市舶司为南宋两个市舶司之一,与广州市舶司并驾齐驱。

宋廷南迁 泉州地理优势显现

两宋时期,泉州港经历了三次飞跃,其中两次在南宋,分别是:南宋初年,泉州港赶上广州港,并与广州港并驾齐驱;南宋末年,泉州港超过广州港,由此进入极盛时期。

宋廷南迁,使泉州更加靠近当时的政治中心和消费中心,加速了泉州港的发展。

宋代从海外进口的货物,大部分是香药珠宝等奢侈品。由于统治阶级对海外进口物品实行严格管制,乳香等香药为政府专卖物资,由市舶司全部收购。海外舶来品调运到京师,沿途要耗费巨额费用,因此统治阶级希望进口香药的港口尽量靠近京城临安。

按照南宋规定,泉州市舶司调运到杭州限三月程,广州限六月程,所以泉州比广州更便捷,可以减少舶货调运的耗费。因此,南宋朝廷格外重视和扶持泉州的海外贸易,泉州港一举成为靠近消费中心的核心港口。

朱熹在泉州讲学期间创办小山丛竹书院

皇族定居 香料畅销进口大增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随迁宗子及妇女349人,带来罗、绢、纱、绫等新产品,传入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技术。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袭魁坊睦宗院东设立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两年。

南外宗正司和西外宗正司迁入泉州和福州后,大批皇亲贵族定居泉州和福州,许多士大夫避难入福建。主要供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享受的海外香料宝货,在福建特别是泉州有了更大销路,这也是泉州吸引海外舶商贸易的一个因素。史载,建炎四年(1130年),福建香料进口大大增加,泉州抽买乳香达86780斤,成为全国主要的香料市场。

而南宋泉州港的发达,也与泉州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先进,以及有许多熟练识别天气、运用指南针导航的纲首、舟师和船员有密切关系。

泉州港在南宋的兴盛,也有外部原因。宋代东南亚地区经济的空前繁荣,以及阿拉伯人海上贸易的兴盛,二者都需要一个巨大的海港,泉州港位置居中,并有优越港口历史基础,能同时符合东南亚地区和阿拉伯人海上贸易的需要。

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土一艘南宋沉船(即后渚古船),震惊世界。这艘船复原后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专家称其“体现当时世界最高超的造船技术,是全球最好的海船”,成为泉州“国宝级”文物。

1976年,泉州东海法石的农行东海营业所(当时俗称农村信用社)在挖水井时,发现类似船板的松木,又一艘南宋沉船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座城市发现一条宋代古船已是震惊世界,而泉州有两条,意义更加非凡,足见泉州港在南宋的辉煌。

后渚港出土的古船见证南宋泉州港和刺桐城的辉煌 (潘登/摄)

岁入百万 占南宋四十五分之一

南宋初,泉州已经赶上广州,和广州并驾齐驱,其标志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福建市舶司得到朝廷批准,改变“福建市舶司每年止量支钱,委市舶监官备办宴设”招待外国商人的旧例,“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蕃舶之际”,“支破官钱三百贯文,排办筵宴”,由“本司提举官同守臣犒设诸国蕃商等”。此处的“广南市舶司”所指便是广州的市舶司,这意味着当时泉州市舶司已和广州并驾齐驱。这一规定,在南宋一代没有改变。

由于泉州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诏罢两浙路市舶司,因为“福建广南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惟两浙冗囊可罢”。泉州市舶司至此成为南宋两个市舶司之一。

在南宋的官方文献中,泉、广并列,或称“广、福市舶司”,或称“泉、广市舶司”。泉州市舶司的收入,据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说:“绍兴末,两舶司抽分及和买,岁得息钱二百万缗(音同‘民’一缗为一千文)。”当时南宋朝廷每年财政收入估计约为四千五百万缗左右,泉州市舶司的年收入有百万之巨,也就是说,泉州市舶司的年收入占南宋全部财政收入的四十五分之一左右。

安平桥建于南宋,是全国最长的梁式石桥。(潘登/摄)

朱熹三代 为官讲学传道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的评价。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主簿,泉州成为他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此后朱熹常到泉州各地讲学,绍兴二十八年,他在泉州讲学时称泉州为“温陵”。

其实,朱熹一家三代都与泉州颇有渊源。

史载,朱熹年幼时就曾跟随父亲朱松到过泉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于是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为首任石井镇官,工作之余,他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

乾隆《泉州府志·风俗》载,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邦,与朱熹的教化有着密切关系。《泉州府志》称,朱熹“过化”后,泉州“民风更变”,民间婚丧喜庆悉“遵朱子家礼”。他在泉州讲学期间,在城内创办小山丛竹书院,亲自讲学授徒。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之子、担任通判的朱在受邀在晋江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制仿州县学宫。朱松讲学的石井书院,是晋江县最早创建且至今犹存遗址的书院,其与小山书院、温陵书院和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四大书院”。

修桥成风 建安平桥全国最长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泉州出现修建石桥的热潮。据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历代造桥总数为260座,其中宋代105座。仅南宋绍兴年间(1131至1162年)建造的著名桥梁有:安平桥、东洋桥、石筍桥、普利大通桥、玉澜桥、苏埭桥等。泉州城区也建有许多桥梁,如通淮桥、镇南桥、花桥等。

因此有了“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的说法。

宋代泉州所造石桥多为梁式,布局大部分建造在近海,有的深入海湾,以沟通市区和港区、码头的联系,便于海船装卸货物。

晋江县安海华侨黄护与僧祖派捐资建安平石桥(俗称五里桥)。桥未成,两人先后去世。绍兴二十一年,知州赵令衿主持续建,次年竣工。安平桥桥长2255米,是全国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的桥墩下采用睡木沉基,即使用巨大松木二层纵横层叠,作为卧椿,桥墩叠砌于上。

《诸蕃志》载 “澎湖隶属晋江县”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太宗第八代孙赵汝适掌泉州市舶司,他一方面参考有关图籍,一方面询问到泉州经商的胡贾,写成了海外交通著作《诸蕃志》。书中详细记述泉州与58个国家和地区交通贸易概况及风土、物产。据《诸蕃志》载:“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除了介绍58个国家和地区的方位、山川、途程、风土、物产之外,赵汝适还在《诸蕃志》里详细记载了泉州海外交通情况。书中显示,凡记载中国与东南亚、东北亚诸国、印度、阿拉伯及北非各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为基准。

当时泉州港海商交通航线有泉州至占城,泉州至三佛齐、阇婆、渤泥,泉州至印度及阿拉伯,泉州至东非、北非,泉州至菲律宾,泉州至朝鲜、日本等航线。国内航线则有泉州至广州,泉州至澎湖、台湾,泉州至浙江,泉州至江苏、山东等航线。

《诸蕃志》中记载了外国人在泉州的生活情况,以及外国人在泉州建有丛冢等内容。书中记载,进口香药在泉州民间应用已经很普遍:苏合香油,出产大食国,可以治大风病,“蕃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

而当时泉州海商用酒、米、面粉、纱、绢、漆器、瓷器等货物与海南商人交换当地土特产。发船时间为岁末或正月,五六月回舶。如果载槟榔则四月至,槟榔盛产于南洋诸国及海南四州,“泉商贩大率仰此”,“泉、广税务,岁收数万缗”,可见贸易量之大。有意思的是,到海南的闽商,如果遇到“风飘荡,赀货陷没”,则入黎族少数民族地区耕种。

刺桐城内 可听百种异域口音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八月二十五日,意大利东部沿海城市安科拉的犹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抵达了当时世界最繁荣的港口城市刺桐(即泉州)。他在刺桐生活了半年,并用古意大利文写下《光明之城》手稿,记述自己在泉州所见到的外国人。

雅各在刺桐见到的外国人包括法兰克人、萨拉森人、印度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英国人,来自阿拉贡、威尼斯、热那亚、安科拉、比萨、亚历山大里亚、巴拉士、佛兰芒的布鲁格等地。这些人操着各自语言,在刺桐城内能听到一百种不同的口音。

在刺桐,外国人有自己的客栈和仓库。人们分区居住,宗教信仰自由,风俗习惯得到泉州当地人的尊重,外国人有自己的教堂、学校和墓地。基督教徒经常与偶像崇拜者(即泉州当地佛教徒)联姻,也产生了很多中外通婚的后裔混血儿。

雅各所见的外国人在泉州的情况,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吻合: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宋朝“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赀累巨万,列居城南。”而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蕃商杂处民间”。

泉州的官民尊重蕃商的生活习惯。宋代大食蕃商施那帏“侨寓泉南,轻财好施,有西土气习,作丛冢于城外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

南宋末年(1276年),原籍阿拉伯的海商蒲寿庚以福建广东招抚使的身份“主市舶”,当年十二月,蒲寿庚降元。虽然听起来不那么光彩,但蒲寿庚此举客观上使泉州港得以幸免于战火。泉州港在元军占领泉州的第二年即开港,而蒲寿庚降元后提出尽快恢复市舶司制度被元廷采纳,由此,泉州迎来了最为辉煌的元代极盛时期。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