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陶瓷”:德化休闲新时尚
一群孩子正和家长一起用陶土捏各种造型。
东南网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敏 树红霞 通讯员 寇婉琼 文/图)在瓷都德化,越来越多的人在陶瓷文化熏陶下,喜欢上了“玩陶瓷”。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体验一把制陶过程,或约上好友画一画瓷画,玩一玩泥雕,渐渐成为德化休闲新时尚。
心情好了,朋友多了
周六,下午4点,位于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曾映雪工作室,不时传出欢笑声。
原来,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映雪正在指导几名学生在素瓷瓶上画画。画累了,她们就放下画笔,泡泡茶,毫无拘束地聊天说笑。
正在画花的陈朝霞,是当地一家银行的高管,学瓷画纯属业余爱好。
“我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看到课本里的插图,就在旁边学着画。”陈朝霞说,后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长时间不接触画笔,这点爱好渐渐淡忘了,直到与曾映雪相识。
“今年初的一个周末,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在瓷都广场举办送艺下乡活动,曾老师现场送画,恰巧我买菜路过,就请她给画了一幅画。由于她当时没带印章,后来我拿着那幅画到学校找她盖印。走进曾映雪工作室,看到那么多美得无法言喻的瓷画,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陈朝霞说,后来就拜曾映雪为师,跟着学起瓷画来。
让陈朝霞感到欣慰的是,接触没多久,她就找到了画瓷画的感觉。
“真没想到,自己可以画得这么好。更没想到的是,周末画一画瓷画,放松心情,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工作起来效率就更高了。”陈朝霞说,她还因此交到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
“在我的工作室,业余学画瓷画的有31人,他们当中有学生,有企业管理人员,还有公务员。”在曾映雪看来,这些来学画画的不是她的学生,而是她的艺友,一群爱画画、爱艺术的朋友。
在卓越陶吧,一名小男孩正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做手拉坯。
休闲也可以很专业
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的蕴玉瓷庄见到寇文策时,他正在雕塑一件少女瓷雕,动作轻松而娴熟。
“捏少女雕塑,重心在脚厚跟和腰部。先用泥土支撑住,后期再作修改,一般手要靠着身体,要么就用披肩支
撑。”谈起陶瓷雕塑,寇文策显得很专业。原以为他是一名陶瓷雕塑艺术大师,哪曾想他只是一名“玩陶瓷”的爱好者。
由于从小在德化长大,对陶瓷文化耳濡目染,加上工作中接触过不少陶瓷工艺方面的大师,所以他决定业余时间跟着苏献忠学雕塑。
因为没有太强的美术功底,寇文策学起来没少碰壁。“刚开始做人体雕塑时,每到一定的高度,泥巴就塌下来。”于是他向老师、师兄弟请教,反复捏,坚持两三个月后,捏的泥人终于立了起来。
“雕塑对土的感觉很重要,对泥土的湿度、软度都要把握到位,这些只有靠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说起雕塑技巧,寇文策一点也不含糊,俨然一个行家。
“我从2011年开始学雕塑,第一年就拿到了省陶瓷协会举办的陶瓷创新大赛铜奖,第二年得了银奖,今年得了一个铜奖、一个银奖。”说起这些“玩”来的成绩,寇文策显得异常兴奋,还给记者秀了手机里的作品照片。
除了上班,寇文策都泡在苏献忠的工作室里,玩泥巴,找乐子。“感觉非常充实,再也不会因为下了班不知道干什么而烦恼了。”寇文策说,退休后他准备专门来做陶瓷,争取成立一个自己的工作室。
享受别样的休闲时光
如今在德化,陶瓷不再是专业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别样的休闲生活。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卓越陶吧。七八个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正在做各种各样的陶瓷体验。大一点的孩子在老师傅指点下做手拉坯,小一点的围在桌子旁,盘泥条、印手模,依着想象塑造各种各样的造型。
5岁的圆圆是第三次来了,揉、搓、捏,泥巴在小手下变换着不同的形状。圆圆的妈妈告诉记者,上月体验过一次后,她总想着来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的周末过得有意义。
“手拉坯的工艺,不仅考验制作人的耐心,还考验毅力和细心。”卓越陶吧总经理颜宝敬告诉记者,周末每天接待100多人来这里玩陶,不光有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会结伴来此度过休闲时光。
小林就是其中一位。来陶吧学陶艺,是她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相比于小孩子的认真劲儿,小林显得轻松悠闲。在缓缓旋转的拉坯盘上,她随意给泥坯塑形,一会儿盘子,一会儿碗,一会儿杯子,她却并不在意,任由泥土在手下恣意变形。
“玩陶,就是玩心情。”小林说,她并不在乎是否能有制成品,有时候花几个小时,最终还是一把泥巴摊在那,但她享受的是手指间的快感及制陶过程中的那种默契。
记者走访发现,在德化,除了一些专业的陶吧,很多陶瓷企业也增加了陶瓷体验项目,手拉坯、陶艺DIY、陶瓷彩绘……陶瓷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走进德化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