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黄少萍在“二次创业·拓展民综改革”大会上的讲话

qz.fjsen.com 2014-02-11 10:53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二、改革创新,唯一正确的选择

泉州35年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政企合作、坚持改革创新。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泉州要发挥新时期福建“东部”的引领作用,仍然必须坚持政企合力、改革创新,政府只有更“给力”,企业才能出“大力”。

(一)始终聚焦创新驱动,擦亮民营经济强市品牌。坚持民营经济这一根本,激扬创新精神,推动民企做大做强,是泉州历次企业家大会的主旋律。刚才,我们隆重表彰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泉州市政府质量奖、科技重大贡献奖、创新奖”的企业,也是要强化这种导向。我们鼓励广大企业家再接再厉,用好“1+7”政策体系,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互动融合,让泉州传统产业更有生命力、新兴产业更快成长。首先,突出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新型企业联盟。泉州素有抱团发展的好传统。近年来,全市广泛开展“万家企业手拉手”活动,企业订单对接、协作配套更加深入,不少企业还与合作伙伴共建产业链、分享价值链,引领专业化分工新潮流。这次我们出台了新政策,如对新设企业联盟,将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企业通过联合兼并、交叉持股等整合资源,将给予税收留成50%奖励,等等,就是要通过资金支持、税收返还、金融创新、示范企业评选等手段,加快培育一批新经济平台、跨界产业联盟和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其次,突出整合营销资源,打造区域电商品牌。泉州是“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之一,100多个全国驰名商标不能分散、淹没在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平台中,我们不能只是电商规则的追随者,还应该是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这次出台的鼓励电商发展10条措施,目标就是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以突破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等瓶颈制约为重点,引导众多工业、商贸、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市场、外贸企业等,通过自建或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携手打造泉州原产地频道、品牌馆、专业馆,促进网络营销由“散”到“聚”,凸显“泉州品牌之都”形象。第三,突出工业设计,打造“智慧制造”品牌。这是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现实、最有效的突破口。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8个、文化创意示范基地78个,但设计与制造对接不深、企业重视不够、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将放眼全国,努力引进更多工业设计专业院系、高端机构和人才,重奖重大发明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园、泉州工业设计城的影响力。我们计划,每年全市举办1~2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设计大赛、专业展会,每个县域举办1场以上特色设计活动,以此吸引最前沿的设计理念、设计产品在泉州转化应用,推动更多企业摆脱模仿惯性,加快从制造向创造转变。

(二)大力激发市场活力,擦亮创业型城市品牌。“做梦都想当老板”的精神追求,流淌在一代代泉州人的血液中。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村村点火”,到新时期的文化创意园、电商园、孵化基地等蓬勃兴起,泉州创一代、创二代、知识青年的创业梦想,始终像求生的欲望在燃烧!据统计,全市登记民营企业7.8万家,还有近20万市场主体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拿到“身份证”,其中晋江就有5.5万。如何给这些创业主体更好的舞台,如何让更多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集聚泉州,上海、江浙、广东等地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转变政府职能,变革政企互动方式,更好营造公平环境,让城市的创造活力不断释放,让城市的创业品格更加鲜明。我们将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职能的“当头炮”,用准入门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今年起,全市全面推行先照后证、零首付、三证合一等一揽子便利化措施,着力清理前置行政许可项目,并“倒逼”相关部门简化、取消审批事项,让企业告别“跑不完的路”、“盖不完的章”,让这批创业主体尽快成长为新一轮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将努力为大中小企业提供更有力的要素保障。在政策扶持上,坚持中小微企业和“巨无霸”并重,大力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培育“科技小巨人”行动,研究出台规模以下工贸企业转规上等政策,每年发布一批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并给予要素保障“一事一议”、税收返还等优惠。在土地保障上,用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三旧”改造等政策,加紧解决城镇更新、“优二进三”等过程中企业搬迁安置、用地功能转换等遗留问题;采取工业用地使用年限弹性化、分阶段出让、用地增容不增价等举措,尽可能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发展空间。比如,这次行政中心搬迁,相关市直部门腾出的办公用房,我们就将优先用于支持电商创业、工业设计、中介服务等楼宇经济发展。在金融财税支持上,完善由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更多采用税收增量返还、贴息补助、风险补偿等普惠性激励,让广大企业享受“无差别”待遇和支持。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