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德化全力做好山区县城乡统筹文章 唱响富民大戏

qz.fjsen.com 2014-02-13 16:25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德化全力做好山区县城乡统筹文章——

城乡共舞唱响富民大戏

东南网2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寇婉琼)近日,谢利英的儿子被确定纳入当地新农合保险。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她,手续正在办理。

外来务工人员谢利英是德化县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待遇均等化的受惠者之一。2013年底,德化出台文件,将符合条件的非德化户籍外来务工人员的配偶、子女纳入新农合参合对象。

德化是全省首个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谢利英是全国人大代表,循着她的故事展开的,是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探索。

舞好城市这个龙头,使之成为集聚产业、人口的大平台,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谢利英夫妇都是江西人,在德化佳美公司上班已20年。她的儿子去年患胸椎结核,做手术花去大量积蓄。因没有办理相关保险,很多费用需自支。去年11月,县领导去慰问时,她说起外来工的家人因病给家里经济带来困难等问题,有的保险在老家,跑回去办理费时费钱,如果在德化能享受相关保险服务,就省去很多麻烦。

县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着手调研,不久,文件出台了——在德化连续务工5年,即可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

“德化陶瓷企业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有了这样的文件,我们可以安心在德化工作生活了。”谢利英说。

“农民扔掉了锄头,进得了城还要让他们生活得好。”德化县县长欧阳秋虹说。

为改变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发展滞后的状况,德化更早地走集中发展之路,撬开城镇化大门。1985年,提出“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陶瓷业”;1992年,在全省首次提出“小县大城关”,随后又提出“建设一流瓷城,增强辐射功能,实现百亿强县”的目标;2006年,明确了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耕地和山林向集约化经营集中的发展方向;2011年,提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县和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县的目标;2013年,被列为全省首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

如何做好城乡统筹这篇文章?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说,做大做强城关是关键,只有城关优化了,生产生活功能完备,才能推进产业汇合,集聚乡村人口,成为全县发展的龙头。

首先要夯实产业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德化西洋瓷打进欧美市场,传统陶瓷产业迅速复兴。目前,全县拥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主要集中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关龙浔、浔中两镇,形成产业集群。有了这样的产业集群,就避免了县城的空心化。一批又一批经商务工人员从德化乡村和省外加盟到德化陶瓷产业,推动产城融合互动。陶瓷产业占德化县经济总量、税收收入、就业总数的半壁江山以上。

其次,让进城人员有活干有房住,能融入城市。近年来,德化先后在城区周边规划建设“造福工程”1450套、保障性住房7775套,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职工宿舍4040套。

在进城人员安居工程建设中,德化大胆创新。2013年底,出台首批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住房供应实施方案,本县户籍在城关务工3年、县外户籍在城关务工5年的人员,均可申请限价房。

同时出台的还有林权换房政策。在水口镇湖坂村、龙门滩镇硕儒村、桂阳乡洪田村试点“以林权换收益、以收益换保障房”,村组将商品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有偿转让到县办林场的,给予进城农民限价房购买指标。

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德化加快城镇化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德化逐步推进本县进城农民、县外人员与县城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推动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并轨。

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德化县城对本县农民和县外人员的吸引力大增。目前,德化县约七成人口集聚县城,还有上万县外人口在德化经商务工。“工作、生活在这里,我们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谢利英说。

城镇化步伐加快了,对农村不能撒手不管。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德化加大对乡村的资金、项目扶持,促进乡村转型

大量农民进城了,乡村怎么办?

1月20日,记者在国宝乡祥云村看到,500多亩葡萄园已搭好钢管,等春天到了葡萄苗抽枝攀藤。

这个去年新建成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由郑建设等4位股东投资。“我栽种了四五个品种,其中玫瑰香、醉金香是由台湾引进的。”郑建设说。他的计划是,把园区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国宝乡党委书记徐永生说,今年7月,这里将举办葡萄采摘节。

这是国宝乡土地流转的一个成功案例。随着农民不断涌入县城,德化乡村渐有空心化之势。以国宝乡为例,该乡人口1.2万人,但目前常住的仅3000人,且多为老人。

欧阳秋虹说,“大城关”战略使陶瓷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人口大转移,农民纷纷“洗脚上岸进城”,德化城区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不足1万人增至20多万人。

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发展空心化?德化给出的回答是,以统筹城乡的理念,让农村有活力,让乡村美起来。

“统筹城乡,就要在加快城市化的同时,发挥城市的带动、反哺功能,有效整合、科学配置农村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彰显乡村特色。”吴深生说。

德化重视规划建设新农村,致力促进“县域强”“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通过财政扶持、招商项目进乡村,资金、项目、信息、经营能手下到乡村,促进农村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转型,生成了一批颇具现代特征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等项目。

农民大量进城,加上持续追求绿色GDP,破解“林瓷之争”,农村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在高城镇化率的背后,德化还有一项令人羡慕的指标——森林覆盖率达77.7%。

守着“绿色银行”,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德化县林业局副局长李金宝说:“这几年森林资源流转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向林业。”近期,德化出台意见,提出从2013年至2015年,每年统筹300万元作为加快转变林业经营模式扶持基金,发展壮大林产业。

目前,德化通过各种形式,已流转森林资源5.1万亩,新建涉林专业合作社126家,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6家。

森林流转转出座座“金山”。去年,德化被列为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县。造林保生态,林下也生财。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德化农民新的致富渠道。近三年来,德化推广林下套种中草药,形成黄花远志、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新三宝产业”。

同时,依托自然和生态优势,乡村生态游正成为当地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引资数十亿元,正深刻改变德化的乡村产业格局。

□记者手记

统筹城乡的山区实验

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统筹,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主政者,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晋江提出全市一城,石狮试点全域城市化。

答案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只有切合实际、富有成效,才是合乎科学发展的统筹。

和晋江、石狮等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像德化这样的山区县,城乡条件、资源、基础差别大,统筹城乡发展,不能简单地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德化县城拥有规模上百亿的陶瓷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集聚功能;乡村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在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中,该县既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产业跃升,又带动乡村转型,更为可贵的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该县努力推进土地管理、林权制度、住房保障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这是颇具历史意义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德化的实践,为其他地方,特别是山区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