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活动回眸

qz.fjsen.com 2014-02-18 09:1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上元灯熠 文都春来

元宵花灯展,充分诠释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戴涵琦 摄)

本报讯(记者 朱娟娟 叶舒雯 孙灿芬)“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用这句话来形容连日来的刺桐城,再合适不过。

风靡多日的“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系列活动,在四海来宾眼里,是承载泉州文化的展览柜;在国内观众看来,是异域风景的瞭望台;在文化人士手中,是传统牵手现代的试验场;在广大市民心里,是咱厝盛大的狂欢节。

这是一个句点,“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这更是一个起点,在海内外泉州人的携手推动下,“东亚文化之都”的光华神采,令世人期待。

本土融入世界:用好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契机,让泉州沿着海丝之路走向世界舞台。

传统牵手未来:文都建设,在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艺术创作和传播路径的革新。

艺术涵养人民:“开门办节”、“开门办展演”模式,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参与其中,乐“享”文化盛会。

泉州元素 世界舞台

仿佛从“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暨中韩日三国城市文艺展演开始,就注定了一个世界级舞台拉开了帷幕。

清净寺前,身着阿拉伯、波斯、高丽等异域服饰的人们摩肩接踵;开元寺内,飞天乐伎手持洞箫、琵琶、香炉,轻歌曼舞……在光影交织的舞台上,你很难说得清,这是泉州的,或是世界的。而随后韩国光州的激情鼓点,日本横滨的动感电波,更让东南一隅的这座古城,成为东亚文化交相辉映的舞台。

“过去,泉州人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对自己的认知,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在开幕式文艺展演总导演蔡湘江看来,荣膺“东亚文化之都”,是多年来泉州在文化领域获得的首个国际官方认证。这样的认证,将让泉州人更有意识地增强名城意识,沿着海丝之路走向世界舞台。正如他所言,短短几日间,包括来自韩国光州、日本横滨的60多家新闻媒体将镜头对准泉州,海内外影响巨大,打响了泉州面向世界打造多元文化都市的第一炮。“过去我们站在泉州看泉州,今后应当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无论是文化事业发展或是文化产品创作,都应当自觉瞄准东亚,放眼更广阔的世界。”蔡湘江说。

更为细致的构想已经落笔。“要想在国际上更好地推介泉州,需要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让人觉得,有一个非去泉州不可的理由,而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忙搭建这个平台。”蔡国强和他的泉州当代艺术馆,成为开幕系列活动中备受瞩目的焦点。这个闯荡世界却仿佛从未离开家乡的游子,饶有兴致地踱步在多个活动现场,感受故土的点滴变化。“今天泉州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它正在创造崭新的未来。”在蔡国强看来,以“文都”建设为契机,打造一座富有泉州特色的世界级艺术馆,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让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泉州,成为国际当代艺术最具创意的前沿舞台。

更为广阔的蓝图正在铺开。“开幕系列活动之后,我们将致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按照国家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发挥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亚文化之都’的示范作用,深入实施古港转型升级行动。”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镇国介绍,这些举措包括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闽南红砖建筑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举办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城际联席会;办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峰论坛、第四届泉州国际木偶节、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泉州分会场等活动,凸显泉州海丝起点的世界影响,将泉州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区。

承接传统 开启未来

一颗在泉州梨园戏台上辗转数十年的荔枝,最后由一位稚嫩的小女孩捡起。开幕式文艺展演上的这一幕,别有深意。当3D声光电技术映衬着拍胸舞者的酣畅舞步,当芭蕾演员踩着南音的曲调翩翩若仙,人们明白,今日泉州,传统与未来的手,正在紧握。

“对于泉州木偶剧团而言,借这次活动之机开启了传统表演与3D视频技术结合的新尝试。”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大部分观众接受了这一有新意的创作,这将启发剧团今后开展更多尝试。他告诉记者,再过两个月,新的泉州木偶剧院即将运营,在承担传承任务的同时,实现艺术创作和传播路径的革新,将是运营好剧院、发展木偶产业的新课题。无独有偶,在此次开幕系列活动中,泉州刻纸非遗传承人黄丽凤也进行了新的实验,完成了一座呈现闽南古建筑元素的立体纸雕。

“开幕系列活动只是序曲,文都建设会像一根杠杆一样,撬动泉州文化产业,把泉州本土文化和文创产业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连日来,“多彩西街——源和1916文化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如潮的观众。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郭劲松认为,“文都”建设为文创园区发展带来大好机遇。“未来,我们将结合‘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打造泉州文化版图中的源和1916艺术区,综合旧面粉厂、旧麻纺厂、当代艺术馆等建设和改造,做大园区产业体量,实现全面提升。”

在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总经理曾国恒看来,开幕系列活动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唤醒了市民的文化自觉。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文都建设将为文化产业带来质和量的大幅提升。"‘文都’给了我们坚持做文化推广一个更好的理由。曾国恒介绍,经过近几年的文化推广工作,不仅走入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参观的市民越来越多,园区内文创产品的销量也逐渐上升。

而更多的文化界人士认为,无论在传统文化保护,还是在新兴文化产业开发上,开幕系列活动都拉开了一道序幕:让文化根植于城市肌理,成为生活中呼吸的空气,让传承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为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艺术盛会 人民节日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这更是一个人民的节日。在更广领域,此次开幕系列活动“开门办节”、“开门办展演”的模式,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参与其中,乐“享”盛会。

作为十四大项开幕系列活动重要组成,元宵戏曲精品展演从正月初七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七,多达27场次,泉州本土的南音、梨园、高甲、提线木偶等,与外来的无锡锡剧同台争艳;传统题材的《陈三五娘》、《董生与李氏》、《连升三级》,与现代音乐舞蹈诗、交响音乐会、原创音乐会交相辉映,让市民各取所需。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精彩不说,门票还不用买。

“梨园剧团此次上演了8场次,加上我们邀请的姐妹剧团无锡锡剧团表演的两个场次,总计达到10场次。”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助理谢子丑告诉记者,展演过程中,全场400多个座位中,每个场次上座率都达到了八成以上,这样一个数字对于传统戏曲展演来说是比较高的,“以公益演出的形式敞开大门搞展演,不仅让剧团收获了口碑与好评,还培养了不少着迷传统文化的新‘粉丝’。”

市民看演出,门票免费;企业参展,同样也收到了免费入场的“礼包”。位于西街旧面粉厂,文创集市上售卖的富有泉州特色和文化元素的书籍、伴手礼等吸引了众多目光。“hello泉州、大拾堂、大鱼……好多本土文创团队都来了,这既是一个面向市民的创意市集,也是创意团队间相互交流的聚会。”hello泉州文创团队负责人苏毅表示,很高兴看到泉州人对自己城市的文创产品日渐接受,更开心感受到了政府对文创产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开门办活动,就是要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发动起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徐佳灵介绍说,也因此,在往年惯例基础上,今年的花灯展,宣传部、青商会等部门还联合发起了“企业品牌花灯展”,有效营造了氛围,也为泉企参与活动、宣传自身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李贤义、许明金等乡贤为泉州南音南戏发展基金捐赠资金;王明贤、蔡国强等诸多泉籍艺术家策展泉州当代艺术展,举办专题演讲会等等,都表明了我们凝聚海内外三千万泉州人力量共建‘文都’的决心。”

“就连志愿者的招募,也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团市委宣传部负责人黎灵寿介绍说,与以往通过学校组织不同,参与此次活动的近150名志愿者,统一通过“泉州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和微信招募,青年人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真切反映了他们对泉州开展“文都”建设的骄傲和自豪。

开门办节,最欢乐的无疑就是举城百姓。“在金鱼巷吃元宵圆,去源和1916和旧面粉厂观展、听音乐、逛文创集市,然后在新门街观灯、看戏曲展演,真正过了富有文化味儿的一天。”微博网友“@可以代表林然”感慨地说,特别是主办单位将活动地点相对集中,方便了市民参与,更显贴心、温馨。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