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斯红 实习生 林素晶)又到了一年体检季,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来了个8岁的小男孩。他的体重70.9公斤、腰围101厘米,体检结果显示胆固醇过高。
体检中心每年都会遇到不少像这样的小胖子,去年就有一位11岁女孩体重达72.2公斤。该中心高级营养师林小梅介绍,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逐年上升。去年,她选取泉州地区2060名(1386名男生,674名女生)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为样本筛选,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6%和6.7%。其中,男生的总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黄文益医生介绍,该中心每个月也会有一二十个超重肥胖的青少年前来体检。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带来的身心影响不言而喻。那么,该如何科学地控制体重?运动和饮食要注意什么?看看营养师和医师都怎么建议的吧。
不吃早饭吃夜宵
胖得内向又自卑
案例:患者小平(化名)
11岁,女孩
身高152厘米;体重72.2公斤;腰围96厘米
去年9月30日,11岁的小平被带到180医院体检,按标准测算,她的体重应在55公斤内。但她的体检结果令人担忧:她高血脂、高尿酸、甘油三酯偏高,并患有轻度脂肪肝。
原来,小平从小就偏胖,喜欢吃面条、面包等面食和炸鸡翅、醋肉等油炸类的肉类。除了主食外,她还喜欢吃饼干、糖果等零食,爱喝冰红茶和可乐。生活习惯方面,她临睡前要吃夜宵,早上不吃饭,中午吃得很多,晚上也如此。
吃得多又不爱动,连体育课都不爱上,小平因肥胖、营养过剩,生理期提前,发育期吃得更多。肥胖影响了她的心理状态,“内向、自卑,跟人说话不敢正视”。
父母一开始并不干预饮食和生活习惯,直到意识到孩子不对劲,才带到医院体检。
通过3个阶段的营养干预,小平用3个月时间减肥30斤,目前体重维持在57公斤。今年1月体检时,她的轻度脂肪肝没了,血脂、尿酸、甘油三酯也都恢复正常,整个人的状态变好了,也爱和同学出去玩了。
肥胖评估标准(BMI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的值)
遗传和饮食陋习
都是肥胖的原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博士黄惠斌介绍,大部分肥胖的青少年都为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黄惠斌介绍,肥胖父母的子女中有70%肥胖,如父母一方为肥胖者,子女中50%为肥胖。而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当,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主因。
林小梅介绍,传统饮食中的陋习如大吃大喝、逼迫式劝饮食、重肉轻蔬,高脂快餐、饮料、甜点和薯片等“垃圾食品”,家长营养知识的缺乏、过度喂养、过早添加辅食,体育活动少、运动量小,以看电视、玩游戏等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增多等,都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此外,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身体会释放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也会令体重难以减轻。
肥胖影响记忆力
肿瘤癌症风险高
青少年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冠心病、心衰等问题,黄惠斌说,肥胖也会增加肿瘤、癌症的发病率,还会影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林小梅介绍,超重肥胖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导致推理、感知、记忆能力下降,思维速度减慢。超重肥胖的女孩月经初潮提前,月经紊乱;男孩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成活率低。此外,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影响,容易自卑,女孩更为明显。
药物减肥不提倡
少油多鱼要运动
黄惠斌介绍,通过药物减肥,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现在临床上已经基本不使用;控制体重,还在于平时的饮食和运动。
青少年正在长身体,食物要以粗杂粮为主,可以多吃鱼。黄惠斌提醒家长,做菜时要少油、少油炸类,零食、碳酸饮料、甜食等也要控制,吃饭时要让孩子细嚼慢咽。运动要做到出汗、半小时以上、心率每分钟超过100下,但不提倡持续、高强度的运动。一般每个星期瘦下0.5至1公斤为宜。
减肥温馨提醒
减少外出就餐
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三餐定时定量
坚持运动,从简单做起
随时关注体重的变化
定期体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