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榕古道三女神顺济宫 或见证妈祖文化陆路传播

qz.fjsen.com 2014-04-27 09:00  曾小琴 陈斯红 谢杨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沿着该石道步行,便可通往石拱桥

市民发现一座完整废弃石拱桥,村民称是泉州古时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

东南网4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曾小琴 陈斯红 谢杨 文/图) 在泉州洛江马甲田园间,来此游玩的市民陈先生偶然发现一座完整的废弃石拱桥,该桥通往孝贞牌坊和顺济宫。一贯对历史感兴趣的他随口一问,村民称这就是泉州古时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4月25日,陈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希望在记者的帮助下,能揭开这座拱桥的真实历史,看其是否就是村中代代相传的泉榕古道。

对此,泉州文史专家郑焕章表示,史料中并未明确记载,还不能确认这就是泉榕古道,但若真如村民所猜测,那么此古道的历史将比洛阳桥还长,至今已有近千年。

【发现】田间藏古道遇河建拱桥

4月26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洛江马甲蔡内村,穿过成片农田,顺着村民手指处望去,并未见到所说的拱桥。“换个角度看看”,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从侧方望去,才发现有一座窄小的石砌拱桥,隐藏在杂草覆盖下,桥下可见溪流水涓。

村民杜先生介绍,由拱桥连通的两侧古路,就是村民代代相传的泉榕古道,洛阳桥未建造前,这里是泉州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

“过去,古道是石阶路,路面被来往的人踩得光滑”,杜先生弯下身指着石阶说,“每个台阶都有一米左右宽,窄的也有半米。”当时修缮古道时,刚好碰到一条溪河,于是便建起拱桥,杜先生回忆,他们小时候常到桥下取水。

道光《晋江县志》写道:“其南尤陡绝,势如隔限前后,故曰‘朋山岭隔’。古洛阳未有桥时,避险者从此到白虹山,左入仙游以通省会”。随行的泉州文史专家郑焕章称,史料并未明确提到这条道路是泉榕古道,且泉榕古道作为主干道,应该比较宽阔,至少能行马,而这条路比较窄。如果这条古道建于洛阳桥之前,那么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由此可猜想当时从泉州城到福州,需翻越清源山,通过双阳、河市、马甲、罗溪,再进入仙游,才可到福州。

已废弃的石拱桥,被野草覆盖,下有溪流,村民称此路段就是代代相传的泉榕古道

【求证】依据1:族谱记载,孝义牌坊立于泉榕古道

村民口中的古道是泉榕古道吗?为此,热心村民带着一行人,重走古道遗迹,试图寻找佐证。

沿着古道行走,跨过拱桥,步行100多米,可见孝贞牌坊,牌坊上清道光皇帝的圣旨碑、石柱、柱上的龙、麒麟等雕刻依然清晰可见。

村民杜丕量介绍,牌坊是用于纪念明朝村民杜氏祖姑杜晦。杜晦曾是一名农村女子,为照顾家庭,终身未嫁。她去世300多年后,清道光皇帝下旨彰扬,并立牌坊在要道上,供人瞻仰。“古时候,牌坊前,骑马者要下马,坐轿者得下轿”,杜丕量称,前几年遍布海内外的族中后裔花500多万,为她建陵园,仿制贞义坊,新建贞义祠,弘扬其孝道。

杜丕量翻出杜氏族谱介绍,族谱内提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林中士蕉林公将杜氏祖姑事迹上表皇帝,道光皇帝闻讯后,下圣旨立坊。后来,蕉林公奉旨在泉榕古道后梧段建“孝义坊”,供世人瞻仰。

郑焕章认为,这条古道是否为泉榕古道,杜氏族谱可作为研究参考。

跨过石拱桥,步行约100米,便可见孝贞牌坊立于道旁

依据2:泉榕古道流传泉莆界碑故事

杜丕量还讲述了一个有关界碑的故事。

相传元朝时,晋江县和仙游县要立界碑(备注:以前马甲属于泉州府晋江县北部),双方主官约定:鸡鸣时,双方派人从自己的县城同时出发,两人相遇之点,就是碑界所立之处。当时,晋江到仙游必经泉榕古道,双方各派人监督对方,以公鸡打鸣为出发时间,后来,两人相遇时,界碑竟在仙游界内(此处现俗称“百二亩”)。

百思不得其解,仙游主官以为是晋江方面做了手脚,可一查,问题出在鸡鸣时间不同。原来,泉州沿海一带,公鸡打鸣以海水涨潮为准,一般凌晨两点就开始啼叫,俗称“水涨鸡”,而莆田公鸡则是寅时啼叫,即凌晨5点左右,其间两者相差近3个小时,因此造成路途差距。

去年刚翻建的顺济宫与泉榕古道关系密切

依据3:古道建顺济宫供奉三女神

蔡内村拥有七八百年历史,而且去年年初翻建的顺济宫,与这条古道密切相关。

负责宫庙翻建的杜旋归老人称,宫庙内供奉了3位女神,分别是“海上女神”妈祖林默、陈靖姑和苏夫人。陈靖姑,唐代人氏,是闽北、浙南一带民间信仰的“陆上女神”,“马甲地处山区,山势较险峻,古时野兽、蛇虫多,供奉陆上女神,以镇境保平安”。而苏夫人信仰发源于泉南紫帽山。据村民所说,苏夫人信仰早年传播到马甲。

因蔡内村与莆田仙游相邻,古驿道交通便利,附近有河流,途经者众多,因此先人在此盖宫殿,供奉3位女神。历代以来,妈祖的封号最高,直至于“天上圣母”,因此,这个宫殿便以顺济宫命名。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介绍,与其他妈祖宫庙所不同,蔡内顺济宫同时供奉3位女神,确实不多见。他猜测,一般而言,人走到哪,信仰就带到哪,信仰的传播,很多是沿着主道。李玉昆进一步解释,经过主道者,多在此歇脚,于是建宫庙于此。如辽宁锦州妈祖庙,便是浙江和福建茶商所建,而宁波妈祖庙,则是泉州一船商曾在海上遇难时发愿,后来安全脱离,捐出自己的房子建了宫庙。

“所以很有可能,这里先有古道,后才有顺济宫庙”,李玉昆猜测,这条古道很有可能便是泉榕古道的一部分。

相关新闻>>>

 

泉榕古道已荒废多时

“其南尤陡绝,势如隔限前后,故曰‘朋山岭隔’。古洛阳未桥时,避险者从此到白虹山,左入仙游以通省会。”道光《晋江县志》记载,洛阳桥建成之前,泉榕古道是泉州通往福州驿道的必经之地。古道旁有一座供奉妈祖等三尊女神的顺济宫,或许见证了妈祖文化是如何通过古道陆路传播的。

历史悠久顺济宫 百年签诗牌仍存

现址位于洛江马甲蔡内村的蔡内顺济宫在原址几经修建,如今已焕然一新。蔡内村83岁的老人杜祥鹏回忆,村内老人代代相传,原本的顺济宫大概修建于宋末元初,距今700多年,是泉州内陆地区较早的顺济宫之一。

史料记载,“顺济”二字缘自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在海上遇风跪求妈祖救护,脱险后回国复命,徽宗皇帝闻奏,赐庙额“顺济”。南宋期间泉州天后宫建成后,初也称顺济宫。后来历代皇帝对妈祖有过多次褒封,随着封号改变,元、明时期妈祖宫多改为天妃宫,清又多改为天后宫。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坤说:“顺济宫极有可能修建于宋代。”目前泉州一带称为顺济宫的妈祖宫,还有一个可能始建于宋、元时期的蟳埔顺济宫。

在蔡内顺济宫内,保存最完整的是辗转到杜丕量老人的父亲手中的签诗牌,长长的木牌上写着27首顺济宫签文,木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宫外,曾有明朝嘉靖年间七省巡按陈瑞山所树的旗杆和所立的碑座。

主祀三尊女神 或见证妈祖陆路传播

顺济宫主祀三尊女神——天上圣母妈祖、顺天圣母陈靖姑和衍圣崇福夫人苏姑,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妈、二妈和三妈。 李玉坤分析:“这不是唯一一座同时供奉三尊女神的庙,但其他地方的庙大多是把当地守护神一起供奉。而这三尊女神不只是守护神,可能是一种宗教文化传播的见证。“在顺济宫内石柱上,村民们将原本的几对对联雕刻上去,其中一对写道:“自宋迄清数百年馨名益著,由莆及晋四六都人物安康。”杜祥鹏老人揣测,这应该是妈祖文化通过陆路传播的见证,上联写的是传播时间,下联则写传播地点。村民们认为,妈祖文化通过这段陆路传播,与从顺济宫前穿过的泉榕古道不无关系,但泉榕古道今已不存在。

杜旋归老人带记者一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依稀可见早已被磨圆的石头铺就的古道。“古道宽度大概只有80厘米到1米,两个人迎面走来都得让一下。”老人边走边说,连接古道的,还有一座连名字也没有,但可能已经存在上千年的石拱桥。“当时人们在古道上来来回回,人走到哪里,信仰就传播到哪里,而且陆路信仰传播很多是沿着交通要道。”李玉坤说。杜丕量老人提出,顺济宫祀奉陆上女神陈靖姑,很可能和蔡内地处山区,山势较险峻,猛兽虫蛇多有关系,所以人们在往来的旅途中供奉陆上女神,镇境保平安。

□早报记者 许钹钹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谢玉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