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蔬菜滞销频现媒体紧急“救火” 破解路在何方

qz.fjsen.com 2014-04-28 09:31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4月26日,在本社的牵线搭桥下,1万斤滞销的沙土萝卜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

三明莴笋滞销。

石狮大厦萝卜滞销。

永春石鼓黄瓜滞销。

哈尔滨大白菜滞销。

河南中牟芹菜滞销。

……

农产品滞销潮在这个春季一波接一波。不止泉州如此,全国多地均有类似现象,给菜农们带来无尽焦心和疑虑。

是什么原因造成农产品频频滞销?农产品滞销该如何解决?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有无对策和建议?早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现象】

蔬菜滞销频现 媒体紧急“救火”

记者发现,在蔬菜滞销之后,媒体的身影出现得最为频繁、积极。在报道滞销现象的同时,媒体不光呼吁各界介入帮找销路,还自觉上阵,无偿、公益地为菜农当起促销员、经销商,以解燃眉之急。

三明莴笋滞销 泉州义购30万斤

两周前,三明市大田县吴山乡梓溪村种植大户老林因为自家60多亩莴笋滞销,急得满眼血丝。他的36万斤莴笋丰收了,却遭遇市场寒冬。

由于天气反常,南北方莴笋的成熟时间碰在一起,市场供过于求,莴笋滞销。当地收购价低至0.2元/斤,可成本价每斤就要0.6元。眼看老林去年的10余万元贷款就要血本无归,省纪委在梓溪村挂职的邱宗存4月16日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该信息传递给外界。

随后,此信息经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后,省内各地纷纷伸出援手采购义卖。其中,泉州社会各界的采购量最大,达30万斤。

蔬菜若滞销,农民伤不起。

沙土萝卜卖不出 本社牵线买光300亩

一周前,登上央视《舌尖2》的石狮蚶江大厦村萝卜,一夜走红的背后却爆出已连续三年滞销。当地菜农辛勤劳作,将萝卜种得又大又白,却8分钱一斤的低价都卖不出去。

菜农程水平等人承包种了700多亩萝卜,亩产近万斤,每亩投入1000多元,但最终一亩卖500元都没人要。三年前,沙土萝卜开始滞销,今年最严重。本地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一大袋60斤也只卖5元,除去运输费和人工费用,菜农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

经本社《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和泉州网及本社各媒体的微博微信等联合宣传、牵线搭桥,原本滞销的300亩沙土萝卜,最终几乎脱销。

永春石鼓黄瓜 丰收年遭遇滞销

4月24日,永春石鼓镇400多亩黄瓜,因今年雨水不多而格外高产。然而产量上去,菜农却发愁原本每斤5毛方能保本,眼下却只能卖2毛。

原来,除了永春石鼓黄瓜大丰收,今年湖北也是旺季,供销关系失去平衡,价格才跌得离谱。永春石鼓乡镇原本有6家蔬菜收购点,其中湖北的菜贩规模最大,然而今年这名湖北男子回湖北收购黄瓜,收购商走了,黄瓜就更加卖不出去了。

经媒体报道,各路爱心人士纷纷赴永春采购。

哈尔滨的白菜 价格跳水烂地上

无独有偶。连日来,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多地蔬菜滞销,农民的白菜每斤一毛都没人要,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市民“菜篮子”菜价居高难下。

今年开春以来,哈尔滨市主要的白菜生产基地——阿城区白城、南城两村的2200万斤窖储白菜遭遇滞销。路边、房后、沟塘,腐烂的菜帮、菜叶随处可见,在菜农眼里,这烂了一地的都是钱。

此外,河南中牟今年再现芹菜“跳水”、江苏镇江莴笋丰产却遇滞销……

延陵一位种植户在收割蔬菜

【分析】

四大因素导致农产品滞销

蔬菜滞销,原因何在?

就此,记者走访了一些菜农和蔬菜批发市场。在专业人士看来,蔬菜销售总体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有时,在某些地方,某些品种又难免出现滞销。

蔬菜滞销 四大因素作怪

对于泉州及周边某些地方农产品滞销现象,泉州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众盈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庄国渊等人一直予以关注,并积极安排采购销售。4月26日,庄国渊和公司高管一起分析、解读了蔬菜滞销的成因,在他们看来,滞销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一是气候原因,气温升高蔬菜生长快,风调雨顺收成好,都可能导致蔬菜供大于求。

二是农民市场意识淡薄,盲目种植,某个品种卖出好价钱,其他人就“一哄而种”。以茄子为例,泉州市场的茄子,根据上市时间,产地分别来自海南和本省的平和、莆田等地,基本可以维持市场的相对稳定。一旦某个种植户大规模种植,那么,这个平衡就可能被打破,有的地方的茄子就会出现滞销。

三是同一个品种,南北方同时上市,也可能滞销。比如,三明大田的莴笋此前出现大面积滞销,为何,因为北方的天气也暖和,北方莴笋长得快,两地莴笋同时上市,从而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泉州市农业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认为,除去上述因素,农民销售渠道单一也是重要原因。如有些地区的萝卜,常年专门外销日本,一旦两国关系紧张影响贸易,或者对方不再引进我们的萝卜,菜农很可能因找不到销售渠道而发愁。

亏本买滞 批发商的抉择

近来,无论是三明大田的莴笋,还是石狮蚶江的萝卜,或者永春石鼓的黄瓜,这些蔬菜出现滞销后,众盈批发市场的经营户第一时间获悉后,往往都会介入采购,尽可能降低菜农损失。

众盈目前有20多家经营户从事蔬菜批发,公司副总经理吴建明本身也在做批发。他介绍,大田菜农莴笋滞销,就有批发商赶过去大量采购,由于莴笋供大于求,以至于批发商也面临滞销问题,卖不出的莴笋坏掉后,作为垃圾整车清理出去。

石狮大厦沙土萝卜、永春黄瓜滞销后,众盈的批发商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吴建明到永春的菜园采购了10多吨黄瓜,每斤采购价0.2元,再以同样的价格批发出去。“肯定亏本,因为批发价没有算进物流等成本。”

亏本,批发商为何还要大量采购?吴建明说,菜卖不出去,菜农积极性受挫,可能不再种植该品种,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这种菜接下来价格上扬。并且,批发商也需要有稳定货源,帮助菜农挽回损失,以后也才有可能得到菜农支持。

会种地,还要会销售。

【样本】 防滞销 菜篮子基地的卖菜经

鲤城延陵蔬菜公园是泉州市区周边一带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也是泉州市菜篮子基地之一。每天,从这里上市的蔬菜等农产品维持在20吨左右。

昨日和前日,记者走访了该蔬菜种植基地,试图揭开从菜园到餐桌,当地菜农如何保证蔬菜销售渠道的畅通。

“三条腿”走路 保障销路畅通

前日傍晚,吴蒲生和老伴将收割的花菜称重后,三担(300斤)花菜被堆放在凉棚处。昨日凌晨两三点,小贩将菜运走。至于价格,按照双方长期协议,随行就市。

60多岁的吴蒲生是鲤城区延陵蔬菜公园的一家种植户。近来,他们家的蔬菜以花菜和丝瓜为主,两者套种,待到花菜上市尾声,丝瓜也就开始上市了。

在延陵这片种植面积达700亩的蔬菜基地,菜农有100多户。从这里上市的蔬菜种类较多,每天产量大体维持在20吨左右。如此大的产出,是否会影响销路和价格?

“我们靠‘三条腿’走路,很少出现滞销的情况。”浮桥延陵社区居委会委员、延陵蔬菜公园负责人吴荔明说。

他介绍,当地蔬菜销路一是市场批发,这是主销渠道。即菜农每天蔬菜大规模地送到位于南环路的泉州最大蔬菜批发市场——众盈农产品批发市场,再通过批发商发往泉州及周边一带的各大市场。二是农超对接,这里出产的蔬菜进入商场超市,省去了中间批发商环节,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具有一定价格优势。第三就是小贩上门采购,通过他们的渠道直供酒店、食堂等。

由于销售渠道多样化,延陵蔬菜公园的菜农基本不愁销路。

品种多样化 紧跟季节防滞销

“延陵长期以来就是种菜基地,菜农都很有经验。哪些该种,哪些少种,大家都摸得很透。”吴荔明说,通过品种多样化,可以避免某个单一品种由于量大而滞销。

对于滞销,吴荔明认为,滞销原因之一就是品种单一化,比如萝卜,产量本身就高,当其大规模上市时,难免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形。要避开这个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品种多样化,既要有主打品种,又有其他品种作补充。

在延陵,菜农通过多样化种植,来避开某一品种集中上市。这里品种繁多,其中又以花菜、西红柿、黄瓜、小白菜、菠菜、空心菜为主。

此外,菜农一般不种周期较长的萝卜,而是根据季节、气候的转换来种菜。如8月至10月,正是蔬菜秋黄不接时,菜农就种植小白菜、菠菜等生长周期在30天的水叶菜进入市场。

也曾遇难题 天气反常乱了节奏

俗话说,靠天吃饭。这句话对农民尤其菜农来说,体会则更为深刻。

由于天气原因,延陵菜农也难免遭遇滞销。今年春节后,延陵的花菜也一度滞销。

“天气暖和,花菜唰唰唰地长,根本来不及收割。”吴荔明说,今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气温较往年偏高,花菜长得快,原本通过种60天、80天、90天、120天不同生长周期品种花菜形成的时间差不管用了,早熟的花菜大批上市,价格一下子跌下去,菜农蒙受损失,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甚至让菜烂在了地里。

【反思】政府菜商菜农该如何合力?

媒体公益解燃眉之急→政府推动南菜北运→菜商敏锐接轨市场→菜农合作抱团发展→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

应对农产品滞销,政府部门有何举措或建议?

记者就此采访了泉州市农业局产业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以及泉州市经贸委市场秩序科科长、市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林文荣。

媒体公益

媒体公益吆喝卖菜解燃眉之急,菜农十分感激,但治本仍得靠市场。

三明市大田莴笋滞销,经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后,省内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后滞销莴笋被一抢而空,其中,泉州各界爱心认购达30万斤;

石狮大厦村沙土萝卜滞销,经本社各媒体联合宣传后,推出“大厦村萝卜直销”活动,最终滞销的300亩萝卜几近脱销;

永春县石鼓镇的黄瓜滞销,经媒体报道和牵线,成千上万斤黄瓜被销往泉州各地的商场和消费者手中……

媒体“吆喝”卖菜,已经成为近年来缓解滞销的新途径。专家认为,虽然这些措施可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但光靠社会舆论和媒体介入一定是不能治本的,不能简单奢望能根本解决滞销问题。“如果量不大,通过爱心摊位或媒体宣传可以帮助解决,但若量非常大,恐怕本地也一时难以消化。”林文荣说,个别地区个别品种的农产品滞销偶有发生,不可能次次都通过媒体或爱心摊位等形式解决。

南菜北运

泉州滞销蔬菜,可直接找一级批发市场外销;全国蔬菜均可通过“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等方式互通。

一周前,洛江区虹山乡的三四十亩甘蓝菜滞销,虹山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找到市经贸委市场秩序科,希望帮忙牵线与泉州蔬菜批发市场取得联系。在了解和沟通后,次日,泉州蔬菜批发市场便前往虹山乡,统一收购甘蓝菜,再通过批发商等渠道,仅两三天便把菜售完。“流通就等于畅通!”林文荣说,“通过批发商,使滞销农产品进入流通渠道。”

从事与农业相关产业的人大多知道,上半年全国的胡萝卜大多来自南方,而下半年则来自北方,这与南北地区的气候有关。而这也正说明,全国范围内的菜蔬,均可通过“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等方式互通。据介绍,泉州种植的西红柿、青椒、花菜、胡萝卜等品种大量外调,其中以胡萝卜为最。泉州市农业局产业发展科统计,全市大面积种植胡萝卜,其中仅晋江就有3万余亩,惠安、南安等县(市、区)各有数千亩。通过积极推动南菜北运等,不让菜农利益受损,影响种植积极性,进而形成较大的市场波动。

接轨市场

申请列入菜篮子基地,变农民为企业家,必须重视市场,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农产品怎样与市场接轨。

申请列入“菜篮子”基地,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目前,泉州有省、市级“菜篮子”基地115个,其中有56家无公害蔬菜基地。作为基地,既是菜农,更兼具菜商身份和作用。作为泉州“菜篮子”工程的组成部分,“菜篮子”基地可享受扶持政策,如保障价格平稳,防止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也可保障流通的顺畅,确保基地生产的蔬菜有销路。

“基地遇到困难时,将得到帮助。”林文荣介绍,申报“菜篮子”基地,一须有明确的经营和管理主体,二须取得无公害产地或产品认定,三须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连片种植200亩以上。据悉,列入“菜篮子”基地后,可在政府部门领导下积极开拓市场,参与各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活动,提高基地产品在直供市场的比重。

比如叶菜的栽培,从种植到收成,一个周期大约35天。如果叶菜市场价格走低,就应及时调整种植品种。不“闭门造车”,埋头干活的同时关注市场行情,方能灵活地安排农业生产。

抱团发展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抱团闯市场,避免因流通不畅而导致农产品滞销或烂掉。

农民会种地,但不一定会销售。让经营有方的合作社代为售卖农产品,可以极大地避免农民因流通不畅而导致农产品滞销或烂掉。

泉州市农业局产业发展科介绍,目前泉州正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由合作社代卖农产品,如此一来,农民“抱团”闯市场既省钱又省力。仍以萝卜为例,家家户户种白萝卜,及至收成时,农民只需将萝卜“捆绑”交由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农产品销往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

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农民购买种子、播种、储存、销售等工作制定详细计划,给农民专业指导,尽量避免农民未来种植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合作社也是“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的桥梁,通过它可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缓解农产品滞销的一种方法。

信息化进村

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建成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泉州市农业局透露,今年5月,南安将召开试点“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现场会。这也意味着,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有望在南安迈开步伐。

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后,首先将把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12316”打造成众所周知的热线,通过这条热线把农产品相关信息上传、共享;其次是建成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解决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不畅问题。

■他山之石

德国农产品罕现滞销

德国农业高度发达,罕见农产品滞销。这与合作社有莫大关系。德国的菜农、果农、粮农、养牛专业户都各自组建了合作社。而各合作社之间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在生产加工、收购、销售、信贷等各个环节建立了自成一体和联合经营的业务网络,从而产生较好的规模经营效益。

美国“一条龙”经济

以美国为例,农民在种植开始前,会通过国家气象局对未来一年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通过网络对国际农作物市场的销售行情进行比对,确定好当年的种植项目。在农作物成熟后,利用机械化工具进行收割,然后运往加工企业进行储藏,最后在价格合适时销往市场。这样的“一条龙”经济,真正做到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媒体找经理”。(早报记者 刘波 张素萍 胡彦明 庄丽祥 文/图)

■专家观点

“手牵手” 惠农也惠民

纵观近几年,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事件屡有发生。市场在起作用是明显的,但这并非主因,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外部表现形式。诚如有些专家所分析,与我国农产品生产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农民多以眼前价格决定来年生产量等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市场作用是通过一系列“偶然与必然因素”传至消费末端,引起价格的波动。

市场一头挑着农民的菜园子,另一头挑着市民的菜篮子。从菜农利益上讲,菜贵也“受伤”,因为一旦贵到一定程度,就预示着不久就会跌至低谷,源于利益驱动的种植养殖迅猛跟进。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的无缝对接,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为。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手牵手”——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在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健全过程中,有时“携手”,有时也“掰手腕”;向发挥决定性作用迈进的市场,不排除会“失手”误伤消费者,甚至会造成市场秩序一时紊乱。

小菜篮,大民生。很多地方都有菜篮子工程,进行着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并且在农产品直销上尝试创新。这些举措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抗拒市场的风险能力依然不强,更完善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农民的市场意识与市场能力也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政府在完善市场体系上、在信息流通机制上、在惠农与惠民政策上都需“更上一层楼”。

政府的“有形手”与市场的“无形手”是市场经济的“左右手”,双方得“携手共进”,有“一盘棋”的思想,相互协调,共同担负维护市场公正公平秩序、平衡各方面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

(媒体评论员 王旭东)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