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带徒提升产品附加值 “大师经济”的德化样本
名师带徒推动陶瓷技艺传承 2日,在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德化青年艺术家曾凯杰以《山居清流》瓷画作品捧回了艺博会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的银奖。曾凯杰当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师傅”曾映雪。 曾映雪是我省唯一的一位瓷画类工艺美术大师。作为德化职业技术学校陶瓷工艺美术专业部主任与德化陶瓷学院客座教授,20多年来,她潜心研究陶瓷彩绘的技艺并付诸实践。在教学之余,她签约了12名学徒,曾凯杰便是其中之一。 “你看,这尊观音的面部,如果线条再修整一下,形象是不是更饱满呢?”4日,德化县山花陶瓷有限公司雕塑车间内,省工艺美术大师、艺术总监郑雄文对学徒雷丰华说道。 1990年出生的雷丰华从德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德化县山花陶瓷有限公司学 艺。他希望郑雄文正式收他为徒。“县里正式确认我们的师徒关系,这给了我终生从事陶瓷传统技艺的信心。”雷丰华显得十分激动。 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之困,德化瓷烧制技艺也不例外。 “通过‘名师带徒’形式,推动陶瓷技艺的师承,培养更多的陶瓷工艺美术青年人才。”德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建生坦言。 据了解,2011年10月,德化县出台陶瓷技艺“名师带徒”制度。当年12月,首批16名工艺美术名家与145名徒弟签订协议书,师傅通过口传心授、手把手教等形式传授传统工艺美术技艺。 “名师带徒”,提供了一个人才兴瓷的德化样本。 德化陶瓷生产能够世代相传、千年窑火不断,主要得益于民间师徒薪火相传。但民间行为往往趋向随意,具有不确定性。“名师带徒”制的出台,能促使师徒增强责任感,激励、引导工艺美术工作者投身艺术创作。 如今,德化县共组织28名大师与200多名学徒“结对”授艺,对于徒弟职称晋升或作品获奖的给予师徒同等奖励,这也激发了年轻人学艺的积极性。 研发创新大师经济风生水起 今年年初,泉州市举行2013年度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团队授牌仪式,许瑞峰、陈金通、苏玉峰、曾映雪等8位大师工作室和林建胜大师领衔的聚玉堂大师创作团队正式授牌命名。 “大师创作团队是一个创作交流平台,也是一个研发创新平台。”作为创作团队的带头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着力于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的传承,他的工作室以“名师带徒”方式运作,发挥大师在带徒传技、工艺推广、传承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传统瓷雕接班人。 在聚玉堂艺术馆,陈列着100件汇集着创作团队近20人历时四年共同完成的大型系列瓷塑作品《华夏贤哲——百子瓷韵》,这些形态各异的陶瓷人物雕塑作品栩栩如生,精湛的技艺让很多参观者惊叹不已。如今团队已有120多件作品进行版权登记,还研发了“玉黄瓷”、“玉红瓷”等新瓷种。 “以大师工作室的名义接单,由工作室团队参与制作过程,既能发展陶瓷工艺,也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林建胜看来,瓷雕艺术需要大师,大师将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在发展“大师经济”导向的引领下,德化县密集出台了多项举措,涵盖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品牌打造、版权保护等方面。据介绍,德化今后将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紧缺专业人才,争取每年培养600名以上高级技师,到2020年培养100名省级以上陶瓷大师、100名陶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0名优秀陶瓷文化创意人才。 |
- 2014-05-04瞧,德化这匹脱缰的马
- 2014-05-02跃马“瓷”骋 德化女艺术家分享“百马争春”
- 2014-04-30南安水暖欲对接德化陶瓷工艺 酝酿深度跨界合作
- 2014-04-28德化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 2014-04-17文化引领园区带动 德化打造“文化瓷都”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