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泉州老旧石头房隐患多多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

qz.fjsen.com 2014-05-09 08:23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连日来,早报记者深入泉州各地,探访石头房现状及改造最新进展——

老旧石头房隐患多 期待早日“破茧成蝶”

高龄石头房外墙脱落

■核心提示

盛产石头的泉州,以石建房的历史悠久,遍布全市各地的石头房数量十分庞大。按照泉州市相关规划部署,全市62.14万幢、总建筑面积达1.61亿平方米的石结构房屋,力争在五年内分三步基本完成改造。目前,关于石头房改造的具体实施细则、改造补贴标准等仍在酝酿当中。

据悉,早在几年前,结合新农村建设、危(旧)房翻修,部分乡镇(村居)的石头房改造已在局部推行。连日来,早报记者根据石头房分布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选取石头房密度较高的若干个试点村(居),以现场走访的形式,了解各地石头房历史变迁、居住现状、改造计划等,摸索今后石头房改造的模式,探讨可能出现的各种共性问题,以期助力泉州正在全面推进的石头房“蝶变”工程。

□本期执行 早报记者 江晓媛 林福龙 赵鹏云 庄丽祥 文/图

走访1

三四十年前石头房 隐患不少急盼改造

计划

考虑成片改造 进一步规划

地点:鲤城区鲤中街道西郊新村

简介:坐落在市区西隅的西郊新村可谓是中心市区最大一片石结构房屋集中地。据西郊社区书记朱永红介绍,社区内现有楼房80幢,共计1220户,常住人口3750人,流动人口1532人,其中,石结构房屋为27幢,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涉及住户630户,居住人口2000多人。

“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大多数房屋没有卫生设施,排水排污不畅;部分楼房出现明显倾斜、位移、裂缝,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朱永红介绍说,社区里因楼板渗漏引起的邻里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前日,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小区,发现小区的楼房最高为6层,外墙斑驳,地上几处积水恶臭难当,在小区内一幢房屋顶层阳台,墙体甚至出现脱落缺角问题。

“太可怕了,我告诉我儿子千万别从这里走过,真砸到就倒霉了。”脱落的墙体位于小区一条主要通道的拐角处,许多市民都要从这里经过,居住在旁边一栋一楼的魏女士介绍说,今年春节前,这个围墙就开始脱落,脱落块从六楼掉下“砰”的一声,吓坏了她,从此她就吩咐儿子千万别从那边走过,“太危险了,后来又掉了几次,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脱落掉下东西。”

魏女士的家就住在这栋脱落墙的旁边,“我们家10年前装修过,屋里还是比较干净的,但是因为我们楼上租给人家,拖地板的时候拖把没拧干,我家的厨房和浴室的顶棚都在不断掉皮。”魏女士说,由于屋内潮湿,10年前她家遭了白蚁,因为窗户和门都是木质的,都遭到白蚁攻击,门窗都打不开、关不上,还是姐姐出了2万块钱给她们装修,没想到如今天花板还是变成这样。

据社区干部透露,社区对居民的意见进行过摸底调查,70%—80%的居民愿意改造。针对西郊新村石头房问题,小区的石头房改造市里一直在筹划酝酿中,目前考虑的是成片改造,但具体如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规划。

走访2

背山临海小渔村 石头房子占九成

计划

房屋置换 建“高甲文化特色街”

地点: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

简介:岑兜村位于石井镇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全村设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217人,613户。据村支书洪安平介绍,全村房屋中石头房占了百分之八九十,达560多栋,总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

今年75岁的李素盆,家在村子与山体交接处,一层石结构房屋,屋顶是条石结构,一下雨就漏水。岑兜村地处沿海,由于沉降的关系,她家的墙壁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因为房子本身就很多裂缝,已经很不安全,我儿子担心下大雨时山体滑坡将房子推倒。”李阿婆说,其实当年建起这一层房子已不易,“当时我们经济也不好,这里石头很便宜,建的时候还是邻居亲戚们来帮忙才建起来的,根本就没有考虑什么安全性。”

在村里穿行,可以看到村里的石头房还真不少,洪安平说,因为村里石头资源丰富,开采方便,所以村里的石结构房屋非常多,占到了全村房屋的90%以上。

在岑兜村,像李阿婆家这样居住在漏雨的石头房里的居民不在少数,有一些石头房也因为长年采石炸山而导致墙体开裂,很危险。据统计,目前已有10来户居民向村委会递交了石头房翻建申请。

面对这么多的石结构危房,村委会早已规划出美好的蓝图。“我们规划清理出村里的一块坟地,建设供农民居住的公寓,让处在危房中的居民住上安全的房子。”村主任洪朝阳介绍,首期规划先让石头房较集中的一个片区进行房屋置换,居民迁往新建公寓后,腾空的区域内,规划建设成“高甲文化特色街”。

崇武古城保护区内,石头房不能翻建改造,不过在年底前,村民们有望搬进集中建设的自住小区。

走访3

一幢挨一幢 原地翻建零星改造

计划

掀起改造热潮 全面开花

地点: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

简介:东埔三村是一个传统的沿海渔村,全村占地仅约1平方公里,但有1300多户、4800多人口。该村目前有六七百幢石结构房屋,有70%的人口还居住在这些房屋中。

站在村中的制高点“四十一品亭”,举目望去,村里的石头房一幢紧挨一幢,犬牙交错,基本没有一条宽敞、平直的道路。如今,村里的很多石头房正在集中翻建,仅有两三米的村道,往往被沙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占去不少。由于历史原因缺乏统一规划,除了村委会一带有环卫、绿化、文体设施外,村里的基础设施比较缺乏,脏水、垃圾随处可见。

前日下午,天空中不时下起小雨。记者在村民邱金锁的家中看到,他家瓦片屋顶的客厅已塌下一大块,由于连续几日的降雨,一块塑料布难以挡雨,地面上湿漉漉的。邱金锁说,这幢石头房建于20世纪60年代,占地115平方米左右,有6个房间,原本住着4户人家,已搬走2户,如今还有2户住在里边。目前,他们已提出申请对这幢石头房原地翻建,建成两幢楼,“再不建,担心随时会倒下”。

据东埔三村村主任邱建清介绍,去年9月,石狮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沿海五镇石结构及危险房屋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该村掀起了一波危旧房改造的热潮,目前已完成审批翻建的有109栋,涉及125户、500多人;有35栋石头房还在提交申请,涉及48户、180多人。

走访4

位于古城保护区 不能够翻建改造

计划

集中建设自住小区 年底搬进新套房

地点: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

简介:惠安崇武潮乐村也是一个传统的渔村,位于崇武半岛上著名的崇武古城,全村陆域面积仅0.51平方公里,有1626户、5931人,常住外来工近千人。潮乐村是国家级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七届福建省文明村、泉州美丽乡村等。目前,该村的村民住房中,有80%是石头房,遍布古城内外,且这些石结构房屋非常密集。

村民石良芝家住古城内,门前就是一条传统的石板路。她家的石头房只有一房一厅,占地仅40平方米左右,且已建成好几十年。石良芝说,她一家有4口人——夫妻俩和一对儿女,如今两个孩子都有20多岁了,女儿在外打工,儿子参军入伍,平时只有夫妻俩住在石头房内,“孩子们回家后,就没地方住了,只能在外边租房住”。

像石良芝家的情况,在潮乐村并不罕见——石头房存在安全隐患,且位于古城保护区内,不能翻建改造。但是,他们的房屋又因占地面积太小,即使政策允许,也很难原地重建。况且,石良芝家收入来源比较少,丈夫长期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她平时做环卫工收入微薄,因此翻建的费用也拿不出。

不过,石良芝的“苦日子”快熬到头——最快在年底前,他们家就能搬进村里集中建设的自住小区。

因地制宜 盼解“石改”难题

针对石结构房屋改造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安、惠安、石狮等地的几处样本村(居),发现各地在推行改造时,热情高涨,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先行先试,找到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出路。

焦点1

规划很好 资金难筹

经验之谈

一张图纸管到底

未来广阔前景可期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今后五年,泉州拟采取三种方式对石结构房屋进行改造——推行成片改造、允许零星改造和修缮加固。也就是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子。

“既害怕房子倒下来,又担心个人翻建破坏村镇大盘规划。”针对目前村里石头房屋数量和安全性问题,南安石井岑兜村书记洪安平无奈地说。

“我们村是闽南高甲戏的发源地,2013年荣获‘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高甲戏发源地岑兜展示点’称号,村里现在就有一个高甲戏陈列馆,我们想利用这个优势,把腾出来的地建设成一个‘高甲文化特色街’,发展与高甲戏相关的特色经营,吸引闽台两地特色小吃入驻。”洪安平说,在建设中,规划拟对旧戏馆(高甲戏陈列馆)进行保护性改造,对周边环境及道路进行整治、美化,绿化,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水平。

面对美好的规划,他坦言,目前规划还都是“纸上谈兵”,真要实施,还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但是只要坚持这个总体规划,逐步推进实施,相信再过几年,岑兜村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焦点2

土地奇缺 难批难改

经验之谈

多户拼厝自建房屋

化解土地紧缺矛盾

由于很多石头房扎堆的村居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又高,几乎已没有新的宅基地可批。面对这种困境,惠安崇武镇潮乐村找到一条全新的解决之道。

据该村村主任张朝南介绍,潮乐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以海为田”的传统渔村,随着村里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改造与村民生活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村里已没有现成的土地资源可用。为解决村庄环境差和小部分村民应建户“居住难”问题,村里拆除了4个旧厂房宿舍,迁出荒料场,整理出12亩建设用地。若按农村“一户一宅”方式批宅基地,这些地块只能批给40户左右,但村里有近200户需要解决或改善“居住难”的村民户。于是,该村从人口和土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原有的“一户一宅”住房安排批建方式,集中建设安居小区。可村民自筹的资金还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而且此类安居小区既非房地产开发项目,亦非小产权建设项目,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为此,潮乐村单独成立开发公司,村民自筹3000万元建设款作为启动资金,并让村办企业和镇里的集体企业做担保,这才让银行贷款有了转机。潮乐村的这一“新做法”,化解了困扰多年的土地资源紧缺与村民生活用地需求的矛盾,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关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福建日报等作为优秀典型报道。

昨日,记者在该自住小区旁看到,该小区4幢13-16层的小高层已经封顶,正处于外装修与配套设施安装、建设阶段。据了解,该小区占地8000多平方米,2012年8月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就可交接新房,届时可入住207户村民。由于小区临近村里的小学、文体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等,因此受到当地涉石头房改造村民的热捧。

焦点3

公共配套 缺斤少两

经验之谈

旧房翻建改造中

劝说村民留出路

成片改造还是允许单栋先行翻建,各地都已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记者走访中发现,相对于成片改造,零星改造虽然赢在了时间这个起跑线上,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市民住在石结构危房中的问题,但成了一把双刃剑——配套设施跟不上,是它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在石狮鸿山镇东埔三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里和村里在审批石结构房屋翻建的同时,还统筹考虑到村道的改善,将道路两旁翻建的房屋尽量往后退,腾出更大的空间,改善村道的宽度,在石结构房屋改造的同时,使村里的配套设施跟着提升起来。

但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虽然村里已有不少石结构房屋旧貌换了新颜,铺上亮丽外墙砖的框架结构房屋,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但居民新房外,不少仍是泥沙路,部分地方还可见污水横流,一些在村子较深处的房子,小汽车甚至电动车都开不到家门口。

东埔三村村主任邱建清说,由于该村地势有一个坡度,石头房成片改造难以实现。但在零星翻建中,村里通过多方劝说,让村民尽量留出村道的空间,“起码让小车能通过”。村民邱马谅家就位于村道旁,他家的石头房已经拆除,目前正在翻建新房。邱建清说,邱马谅家的石头房原先就有一部分在村道上,经他们劝说,邱马谅答应在翻建时“让”出马路,但允许他在二楼出拱,整体建筑面积不会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根据上述《意见》,石狮就地翻建房屋占地面积(含建筑垂直投影面积,下同)按不大于原批准用地面积翻建,原批准用地面积大于150平方米的,按占地面积不大于150平方米翻建,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半,每层限高3.5米;2005年4月1日前已建成,但无法提供相关土地建设审批文件,符合该房屋是申请人(即现居住对象)唯一居所的,允许申请改造翻建,占地面积不大于原占地面积;一宅多户或一宅一户多个兄弟的,可分户进行翻建。

■相关链接

鲤城

新塘片区危旧房改造、华塑片区危旧房改造、兴贤路北侧片区改造、延陵片区危旧房改造、向阳新村片区危旧房改造、西郊新村改造、县后街危旧房片区改造等石结构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今年将启动。该区主要提倡成片改造,位于成片改造范围内且近期政府拟启动实施改造的石结构房屋,原则上采用货币补偿和就地就近安置。

丰泽

新前社区、新铺社区、南埔社区等3个石结构房屋片区改造,纳入今年丰泽区石头房改造试点;5年内完成25个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区。这是日前丰泽区委、区政府下发的《丰泽区加快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中提出的。

计划中称,位于成片改造范围内的石结构房屋分三种情况处理,未列入成片改造范围内的石结构等危旧房屋,允许就地翻建(以拆除重建为主)。如业主无意向或无法申请自行翻建的,由政府提前拆迁安置或收购。

石狮

去年9月,石狮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沿海五镇石结构及危险房屋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5年时间,基本完成沿海石头房改造加固任务。另外,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风貌保护控制区域的,要按照相关保护性规划进行改造翻建;位于5年内改造、近期重点建设以及26米以上(含)主次干道红线范围区域内的,不得就地翻建。

南安

《南安市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意见》就改造方式、资金来源、改造优惠政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据了解,南安石头房有三种改造方式:成片改造、就地翻建、加固改造。改造资金以村民自筹为主,镇村筹集为辅,市财政适当补助,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