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港黄氏造船世家古法造船 载不动岁月变迁

qz.fjsen.com 2014-06-02 08:24: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融入血脉,传承造船术

雨过初霁的海面上,水天一线,烟波浩渺。峰尾镇的一处海澳边,二十多艘漆迹斑驳的渔家木船沿岸间次排开。

渔船上传来锤击木板的咚咚声,不时划破海天之间的宁静。55岁的黄唐阳带着工人正抓紧时间,更换旧船上已经腐蚀的船钉和船舷边的部分斜骨架。

对于从少年时期就师从父亲学习造船技艺的黄唐阳而言,这样的维修补损只是雕虫小技,建造整船才算得上“有用武之地”。黄氏造船世家已经传承了整整11代,目前他们在峰尾渔港船厂内,带领“沾亲带故”的十几位工人,仍旧沿用祖传古法,一斧一锤地手工打造木质渔船。

峰尾镇是闽南渔业重镇之一,船一直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

具。造船技艺随之得以在这里祖辈相传,源远流长。而运用古法造船技艺而建造的福船,不乏荣耀的历史。

宋元时期,此种福船常年穿梭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往来沿线各国和“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数百年间,因其质优一直受到贸易商贾的青睐。据黄氏族谱记载,明清时期,黄氏以擅造福船而“载誉班门,驰名内外”。其祖先曾为郑和打造官船,并参与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的战船制造。

提及家族技艺的过往辉煌,黄唐阳的父亲黄初宗颇为感同身受。79岁的黄初宗说,记忆中祖父因技艺精湛,常被邀请到福州、厦门甚至浙江的温州等地督建远洋大木船,在沿海一带颇负盛名,曾建造过千吨装载量的福船。

深得长辈真传的黄初宗与三个儿子,也有过属于自己的骄傲。“这是‘70后’,我爸爸造的第一艘装了马达动力的船,没有用电锯、电刨,最多时动用了64名小工;那艘是‘90后’,当时因为爸爸生病,由我和工人完成的,是那个年代私人订做船只的豪华版,现在还能用呢……”黄唐阳的三弟黄唐平从家庭珍藏的照片中找出得意之作,展示父子造船绝技的“年代秀”。

“就算是闭上眼睛,船体每个部位也都历历在目。”黄唐平说,家族自成体系的造船术在兄弟仨的手上也锤炼了四十多年,使他们对木船制造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与现代化船厂道道工序各司其职不同,用古法造船,除动力马达外,整艘船自始至终每一个构体都需要自己动手切割、打磨、拼装。“看着几片木板一步步慢慢变成大木

船,那种欣慰和喜悦,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

在黄氏族人眼中,数百年的技艺传承早已融入家族血脉中,造船是生活的一部分,船也是有温度的生命体。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