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在冲刺 共同呵护“生态泉州”

qz.fjsen.com 2014-08-15 11:22:3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创建在冲刺 共同呵护“生态泉州”

洛阳桥周边水域种植的红树林(陈晓东 摄)

朝着2014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泉州正在奋力冲刺!从2003年2月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至今,泉州十年磨一剑,奏响“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动人和弦。在生态市创建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响了全方位呵护“生态泉州”的攻坚战。

□本报记者 谢曦 林铭珊 殷斯麒 实习生 张霜娇

流域整治

补偿机制“四两拨千斤”

2005年,泉州市开始在全省率先启动上游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资金带动项目,全面推进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工作。补偿额度从2005年的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如今每年2亿元。几年来,共下达补偿资金5.24亿元,通过补偿资金的带动,上游地区共投入流域整治资金约41亿元,实施整治项目400多个。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其中有70%以上用于上游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上游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填埋厂、焚烧发电厂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

自补偿机制实施以来,上游地区省控监测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上游各县(市、区)域交接断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标准,晋江上游水质保持良好,基本达到实施上下游补偿机制的预期效果。

另外,泉州市还建立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奖励机制。每年拿出300万—500万元对“两江”上游以外地区的年度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奖励性补助,采取“以奖代补,多做多补,少做少补,不做不补”的办法,提高项目责任单位的积极性,促进年度重点项目顺利完成。

德化县水口镇湖坂村山水美景 (陈志明 摄)

生态修复

今年新增红树林180亩

近年来,泉州市海洋部门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在泉州湾滨海湿地治理互花米草3352亩,种植红树林2252亩,其中2014年新增治理互花米草和种植红树林各180亩。如今,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有人工种植红树林7500多亩,为我国东南沿海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且位于环泉州湾城市的地理中心,取得巨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加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的同时,自2011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局每年下达近100万元海漂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在泉州市滨海旅游区、海洋保护区、重点渔港、养殖集中区等海洋生态敏感区设立海漂垃圾整治示范点。目前各海漂垃圾整治示范点均已成立保洁队伍,建立起长效保洁机制。

从防治渔业生产污染入手,全市已清退不符合规划海水养殖5530亩,清退不符合规划养殖网箱1482箱,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推广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已累计清理废旧渔船193艘,在全市2600多艘60马力以上的捕捞渔船上配置了“两桶”(废油回收桶、生活垃圾收集桶),实行渔船废油和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岸上统一处理,有效减少了渔船污染物的排放。

洛江区河市镇九品莲花生态园种植的荷花 (陈晓东 摄)

农村卫生

考评机制激起县域赶超热情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环境卫生又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根本问题。今年,泉州市继续安排1500万元环境卫生奖补资金,按每月“一评一奖一公布”的办法,持续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每月对全市10个县(市、区)共150个乡镇、317个村和62段道路进行抽查考评,有效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升。而各县(市、区)也安排财政预算,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经费的投入。

为进一步强化卫生考评,全市大部分县(市、区)都成立了考评机构,初步建立了考评机制,部分乡镇也逐步开展卫生考评工作。以考评为主要抓手推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机制正在形成。

考评机制的效应也在释放,各县(市、区)在农村环境卫生上,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晋江、惠安两地针对排名靠后的状况,由分管领导亲自制定并督促落实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措施,考评排名正往前靠。

永春县五里街镇高垅现代农业示范区 (陈晓东 姚德纯 摄)

生态农业

提前完成氨氮减排

“十二五”目标任务

农业面源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是农业生态环境整治的一大重点。泉州市共有37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被列入污染整治对象,共关闭整合56家,其余320家均采取改进养殖方式或全过程综合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或者零排放。至2013年年底,泉州市农业氨氮比2010年减排11.9%,提前完成“十二五”农业氨氮减排10.9%的目标任务。

在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进程中,泉州市各级农业部门致力于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导向,泉州市致力于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生产实践与应用中总结并实施“畜牧—沼气—果(蔬、鱼)”、“稻田养殖”、“观光农业”、“生态庭园”、“生态深水网箱养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有效解决农业(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显著提高了种养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只小鸟在红树林中栖息(陈晓东 摄)

微博“问政”

市政微博构建

良性互动机制

生态市创建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为进一步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2012年2月,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和直属事业单位在新浪网开通“泉州市政”、“泉州考评”等10个官方政务微博,尝试微博“问政”,构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你来揭短处、我来改问题”的良性互动机制。目前,“泉州市政”微博已拥有粉丝5万多人,发布信息3700多条,连续两年被福建新浪评为“泉州最具服务精神政务微博”,今年还跻身“2014年度闽南政务微博”前十排行榜。

在开通微博的基础上,泉州市还创新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及环境卫生问题“有奖举报”制度,开创了市民举报市容市貌问题有奖的先河。对所举报的问题经核实后给予第一举报人20元至200元不等的话费奖励,并直接充值到举报人的电话号码上。迄今为止,累计发放奖励金额近20万元。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